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34-35
在市场的刻意炒作下,拉菲经过渠道上各种力量的层层推动,价格一路拉升。面对月月涨价,且市场跟风者越来越多的现状,国内酒商们的普遍反应是“拉菲在中国市场上呈现出了过热的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波尔多的列级酒庄在国内市场一度受到追捧,特别是全球闻名的顶级酒庄拉菲更是成了法国葡萄酒的代名词,其副牌酒小拉菲也坐享其名,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其实。在拉菲暴炒前小拉菲基本是几百元级别的酒,跟随主品牌拉菲“鸡犬升天”后,甚至达到了几千元的价格水准,其上升空间确实不容小觑。然而这是在列级庄市场火热之时。  相似文献   

3.
微@酒圈     
《新食品》2013,(3):91-91
再看拉菲来时路 @musicache:高处不胜寒,拉菲的单人舞业已落幕,相信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拉菲”。与其说是拉菲拉动了国内市场对名庄酒的追捧,不如说是这种闷骚式的追捧成就了当年拉菲;低处乱糟糟,拉菲显然是寂寞的,它的疯狂却为葡萄酒拉开了价格区间,剩下的就看百家能专媸个什么程度的“鸣”了@红酒-陈柏龙  相似文献   

4.
时叶 《新食品》2007,(30):13-13
目前的国内市场上,红酒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拉菲。但中国真正懂得红酒的人并不多,而且在市场上也没有所谓的代理商,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代理商。因此,拉菲没有大户或者散户间的利益差异,有的只是手头货量的多少、以及价格高低的区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杨征建 《新食品》2011,(10):I0017-I0017
拉菲作为高端进口葡萄酒的代名词,在受市场热捧之后。遭遇假货泛滥、价格虚高的危机,再加上之前被央视曝光假拉菲亮相糖酒会,让其声誉再受影响。对于经销商而言,将宝完全押在拉菲上已变得不再现实。那么,除了拉菲。还有哪些名庄酒适合中国市场?经销商具体该如何操作?  相似文献   

6.
《福建轻纺》2014,(6):8-9
正一提白酒,国人立马蹦出的是"茅台";一说红酒,第一个想到的是"拉菲"。同样价格贵得令人咋舌,同样是高端酒的领头羊,如今茅台和拉菲一起面对销量持续低迷的尴尬境遇。今年的端午节红酒预订市场,100—400元的红酒成为主流。更让市民欣喜的是市场上出现了几十元的  相似文献   

7.
杨玉国 《美食》2012,(2):27
作为红酒市场上最著名的晴雨表,拉菲眼下正经历一轮罕见的暴跌,最高跌幅达45%。即使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拉菲的价格也出现7八年来的首次下调。不过,也有"好消息"。造假丑闻缠身的拉菲,可能因此而因祸得福。据说,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下跌,专门制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在2011年卖出了  相似文献   

8.
朱浪 《新食品》2010,(16):35-36
进人7月以来,广东市场以拉菲为代表的法国名庄酒价格如同盛夏燥热的气温,一路扶摇直上。以2007年拉菲正副牌为例,两三个月内价格上涨15%左右,副牌产品杜夏米隆,价格也有10%以上升幅,甚至连过去与拉菲联动性不强的五大名庄之一玛歌副牌红亭、白亭,也出现了价量齐升的状况。名庄酒价格飙升的幕后推手何在?  相似文献   

9.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37-39
机会还是陷阱? 在调查中,我们除了发现拉菲的火爆,也发现一些经销商正在淡出拉菲的销售。他们认为拉菲除了投资因素外,根本不具备真正大规模操作的市场价值。这是为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食品界》2015,(5)
<正>从2011年中期开始,拉菲价格骤然降温。只过了几个月,市场便出现大量抛售的拉菲红酒。2011年前后,一瓶1982年的大拉菲在国内最高能卖到8-10万元。现在,同样一瓶1982年法国大拉菲,只需要4.5万元。如果你可以等上一两个月,通过一些法国葡萄酒的经销商还能拿到更低价格,价格还能再便宜。是什么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名酒逐渐回归了公道的价格?"给我开一瓶1982年的拉菲。"这是周润发在电影里的一句台在  相似文献   

11.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29-30
按照酒水营销人的传统观点。判断国内酒水市场上某款酒是否成功,主要标准是该酒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品牌拉升度。如今,和上述三点似乎并未沾上多少边的拉菲,无异成为了酒类市场上一个异类成功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1,(1):85-85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波尔多5大名庄之首的拉菲放出了其2009年波尔多期酒价格,其增幅令所有人目瞪口呆——450欧5/瓶,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对比拉菲经典年份——2005年份的300欧元/瓶,拉菲2010年期酒上市价格已经整整高出50%!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3,(2):75-75
@天使投资人吴瑞德: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如需普及还需时间培养,暴利时代也已成过去,应理性对待市场。@新浪财经:【进口葡萄酒泡沫破灭拉菲价格腰斩】小拉菲葡萄酒的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700元一瓶小拉菲被一路炒高至近8000元后遭“腰斩”,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2,(11):99-99
根据新京报2012年5月10日的报道,面对国内假拉菲泛滥以及公众对拉菲酒的认知误区,本月底,拉菲集团出口部总监将来华打假维权以及对公众进行拉菲酒“扫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拉菲消费市场。但价格炒作让“冒牌拉菲”、“山寨拉菲”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5.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28-29
价格狂飙 仅仅1年半时间,82年拉菲的价格就上涨了近三倍;仅仅30多天,拉菲2001年份的价格就由2007年6月的3600元上涨到7月的5200元……如此疯狂的价格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杨征建 《新食品》2011,(6):I0019-I0019
拉菲作为世界最贵的葡萄酒拍卖纪录的保持者,法国列级酒庄之一,在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享有盛誉。甚至在许多对进口葡萄酒行业不甚了解的人看来,拉菲就是法国葡萄酒的代表。随之而来的。就是假冒产品、水货盛行,加上拉菲的副牌、管理庄产品、商业品牌等,拉菲本身产品体系的复杂性,也给许多商家带来不少的困惑。如何区分拉菲的产品系统成为...  相似文献   

17.
拉菲的启示     
汪歌 《新食品》2007,(28):18-18
拉菲是什么? 拉菲,既不是国外金发碧眼美女的爱称,也不是国内一夜成名的明星的艺名,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其实,不知道拉菲并不意味着什么,即使在国内的酒水圈,知道拉菲其名的人也是少数,不过,本期关注《疯狂的拉菲》的发表对业内来说,是具有某些启示意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言志 《新食品》2012,(12):110-111
2012年,波尔多名庄酒进人多事之秋.先是年初“拉菲系”(拉菲、拉菲副牌、都夏米隆)整体价格的回落,引起国内商家对名庄酒的集体观望;接下来是茅台等中国高端白酒价格的大幅跳水。再次引发酒行业多米诺骨牌式的恐慌;5月份波尔多名庄酒期酒的低价发布,成为压垮国内商家和媒体紧绷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波尔多名庄酒似乎在中国面临价格全面崩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食品》2012,(13):100-100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听到周围做酒的朋友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两件事:一是拉菲的价格又降了;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又来检查了。这两件事一件事是有国际市场背景的,另一件则完全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事儿。  相似文献   

20.
肖竞 《新食品》2007,(28):36-37
对于拉菲价格的不断疯涨,作为上海酒饕会会长、拉菲销售商家的阕光伦在感到愕然的同时,也尴尬地发现自己卖82拉菲的利润并没有随着“水涨船高”。这是为何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