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拦河闸弧形闸门闸门大、重量大、制作工期短的特点,介绍了制作方法、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对拦河闸、北岸总干进水闸闸底板补强采用固结灌浆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的观测计算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以拦河闸为代表)经过除险加固以后2004、2006、2007、2008、2009年的扬压力与除险加固实施之前2001、2002年的扬压力,用准确翔实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比对,最终得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安全性已显著提高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云丽¥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工程管理局三盛公水利枢纽,自动化项目,开放系统应用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自动化系统网络覆盖范围以三盛公水利枢纽为龙头至河套灌区第四分水枢纽,全长180km整体采用的是开放系统。该自动化项目是80a代提出的,经过几年构思研讨,并进行过多...  相似文献   

5.
最近,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被命名为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于1961年,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目前黄河干流上仅有的一座大型问坝型水利枢纽。工程集灌溉、防洪、交通、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能为一体。运行37年来,累计净引水量1993亿m3,灌溉面积59万hm2。灌区粮食总产由建闸前的2.45亿kg,增加到目前的15.3亿kg,为自治区工农牧业生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多次受到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表彰、奖励。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被命名为内蒙古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三盛公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以农牧业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建于六十年代初期。计划灌溉面积1800万亩,目前已灌溉面积约600余万亩。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土坝、拦河闸、三座灌溉进水闸及渠首电站等。土坝长2100米,高6~8米。拦河闸共18孔,每孔净跨16米,宽325.84米,最大泄洪能力为8670秒立米,北岸总干渠进水闸(以下简称进水闸)共  相似文献   

7.
三盛公水利枢纽拦河闸闸下铅丝石笼于 1994年发现冲坑后 ,于 1995年对冲坑部位进行了抛石维护。为了确保今后工程的安全调度 ,对冲坑从 5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 ,得出绕流对多年锈蚀的铅丝石笼的冲击破坏是形成铅丝石笼发生冲坑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盛公枢纽已安全运行38a,合理调度运用是其重要的因素。介绍了枢纽拦河闸闸门调度方式对减沙、防冲、全面治理的演变原因和过程,提出了全面治理调度方式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三盛公水利枢纽为降低拦河土坝上游的地下水位,需要建设一座穿堤涵洞。文章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介绍和总结,概括地提出一些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经验和施工技巧,以便在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今后的维修养护过程中运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信息化诸方面的探讨,提出如何提升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的水闸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方  李平 《人民黄河》2005,27(9):47-49
目前,进行水闸安全性评价多采用主观性较强的基于专家经验的实用鉴定法。依据相关规范,构建了水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对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闸进行了安全等级评价。结果与实际的专家经验法评价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三盛公水利枢纽自1961年投入运用,经受了1964、1967、1981年3次500Om3/s以上大洪水和每年开河与封冻的凌汛考验,37年来工程和运行一直是安全的。因而对三盛公枢纽工程凌汛情况和防凌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1998年长江大水后,为确保枢导工程安全运行,黄管局从1999年开始,针对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运行40年来在的险情隐患,在防洪工程项目和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除加固立项工作中,如何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三盛公水利枢纽控制运用方式的形成和演变 ,总结了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后套平原的入口,是黄河干流上以灌溉为主的低水头引水枢纽,现有灌溉面积600多万亩(包括后套灌区、南岸灌区)。工程布置有:挡水建筑物——拦河土坝,坝长2,100米,坝高8~10米;泄水建筑物——拦河闸,18孔,每孔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三盛公水利枢纽运行40多年来入库水、沙及泥沙颗径的变化分析,论述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内淤积的成因、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远方监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于 1998年 8月完成并投入运行。其水情调度中心监控系统 ,已与河套灌区远方决策监控决策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待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完成 ,基础设施全部更新后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各闸将全部实现遥控 ,其水情调度管理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已有的水库及河道输沙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流量、入库含沙量和库区水面比降是影响三盛公水利枢纽出库输沙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比降可以用坝前水位变幅来反映。利用2000年以后的进、出库水沙资料,建立了三盛公水利枢纽洪水期出库输沙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能够满足三盛公水利枢纽洪水期的排沙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的论述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概况、特性,分析了经历的3次大洪水和2012年的3次洪峰,最后根据各种数据估算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的汛限水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运用初期水沙调度实况,展现了一代水利人艰苦工作、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