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橙旻  赵晗肖  张玉荣 《包装工程》2021,42(18):232-238
目的 分析国内近5年家具设计研究态势,总结未来家具设计教育及学科研究发展方向.方法 以CNKI收录的2015—2019年家具设计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可视化辅助数据呈现,分析文献的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以探析近5年家具设计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态.结论 有关家具设计研究发展平稳,研究机构种类单一,以高校为主,机构间合作较少;作者合作是以导师为中心的团队合作为主;研究热点有7个聚类,研究除了关注家具和设计方法本身,现代家具、实木家具和情感也是研究热点,此外文献普遍关注家具结构;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网络,国内有关家具设计的研究缺少跨学科和跨高校的合作,未来家具设计领域想要获得突破进展需要向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拓展、跨学科交叉发展和产业跨界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当中,对非遗文化数字传承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热点。本文先解读了数字传承之于非遗文化的意义,再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构建出我国非遗文化数字传承领域2006年至2022年间的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热点演进、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希望为非遗文化传承构建数字传承体系、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了解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的研究领域,分析目前非遗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并根据当前研究热点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 数据源为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非遗设计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将文献的年份产出分布、研究机构与高产作者、研究热点演变及未来趋势、参考文献高被引情况等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最终以可视化分析形式梳理研究脉络。结论 结果表明,非遗设计在文献产出方面基本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有下降的发展趋势,文献产出的峰值产生于2021年,反映了该领域已于2021年到达了研究阶段的成熟期。研究热点着重于非遗设计教育、非遗设计应用、非遗跨学科设计方法;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及文化传承可持续;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研究合作较少、高产量作者数量较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 以Webof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从文献发表数量、学科分布、作者与机构合作、国家与地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六个方面,以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可视化结果及文献主题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 国内外对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的研究总量较少,但总体研究数量呈增长趋势;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研究多在计算机学科中展开;核心作者与机构之间合作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开展了较多研究且影响力较高,研究影响力与学者所在国家的文化遗产丰富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热点上,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是该领域内较为热门的应用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处理、信息组织与虚拟修复是较为热门的研究范畴;研究趋势上,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进一步紧密结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研究梳理了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现状,探索了未来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  相似文献   

5.
窦金花  李畅 《包装工程》2023,44(20):97-107
目的 系统呈现并分析我国近10年来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进展。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11—2021年度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呈现。结果 结合文献综述分析发文特点及时间分布、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知识演进脉络。结论 对发文量进行函数拟合,预测得到智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论文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范围内将不断增多;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们合作意识较强,但整体来看,智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仍需加强交流合作;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可归类为三个方向:智慧化技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依据该领域的知识演进脉络“多元化—数字技术及文化载体—用户主体—细分人群”提出相关研究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6.
赵项  李正慧  吴正仲  陈永康 《包装工程》2023,44(16):168-179
目的 为系统概括感性工学相关研究全局特征,进一步掌握当前感性工学研究进展,对相关文献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与理论基础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感性工学相关文献数据作为样本,综合运用VOSviewer及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产出分布、作者、国家、合作机构、  相似文献   

7.
张勇  白洁  李晓宁  梁燕敏 《湖南包装》2023,(2):51-55+148
以2005—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为样本,基于Cite 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法等方法,总结当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助力侗族木构的保护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目前研究集中在其建造技艺、掌墨师和保护发展等方面。该领域研究学者多集中在全国各大高校,各研究团队内部联系紧密,团队之间却普遍缺乏合作。未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与科学保护方式是该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侗族木构技艺数字化保护是当下及未来学界与业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2-2021年间与国内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年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热点关键词变化以及关键词突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内容、核心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热点演进过程与特点、前沿动态等,最后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对该领域的深化拓展研究展望。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领域研究内容的整合归纳和系统阐述,为未来国内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与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及研究侧重方向。  相似文献   

9.
武星廷  陈永康  刘梦非 《包装工程》2022,43(16):274-283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对UCD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UCD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前沿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为分析样本,利用Citespace、VOSviewer将该研究主题的文献发文量、国家和组织合作、学科领域分布、  相似文献   

10.
孙华锋  徐蕴 《包装工程》2024,(10):281-290
目的 将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作为分析学科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通过文献可视化软件追踪中国近20年的设计学博士论文,旨在为学界厘清我国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主题领域分析中国知网2003—2022年收录的588篇设计学博士学位论文,回顾近20年我国设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进历程。结果 融合创新发展、文化资源重塑、本土文化觉醒、传统造物回溯、非遗活态传承、信息交互体验是我国设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结论 中国近20年的设计学研究从溯源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到交叉研究,历经了探索本土文化研究范式的探索期、塑造中国式设计学学科体系的转折期、促进学科高质发展的发展期。基于突现词图谱,发现持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自信,加强本土化研究、构建中国设计学科语言,以人为本、重视体验,是我国设计学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孙守迁  闵歆  汤永川 《包装工程》2019,40(12):65-74
目的 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可以有效地推动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的不断融合、渗透和变革,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方法 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期的第三年,在五年规划时间过半之际,随着对数字创意产业研究和探索的深入,相关行业人士对它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人们也逐步意识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背景,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况、各国现状、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等内容。结论 数字创意产业将数字技术与设计创意充分结合,具有科技先进、绿色环保和跨界范围广等特点,非常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包装工程》2017,38(16):63-66
目的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大环境中的转型、跨界、创新和发展。方法考量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并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论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脉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表达载体,更加直接地促进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况宇翔  李泽梅  黄倩雯 《包装工程》2020,41(18):154-164
目的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对比,以客观数据和直观图谱分析为依据,对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方法 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 Space Ⅴ,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研究机构和作者、研究内容和热点等方面问题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梳理研究脉络。结论 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主题较多,近几年主要集中在地域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以及数字化在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一些学者将设计与其他学科,如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国外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注重创新与创意表达,以及商业化,与国内研究侧重点不太一样。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关系较少,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付莎莎 《包装工程》2017,38(24):236-240
目的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下研究如何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去审视李白文化,并应用于现代创意产品设计。方法借助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提炼出李白文化中的创意设计点。结论当代社会应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李白文化,并实现设计再生,再生手法包括实体功能化、诗文图形化、图像娱乐化、虚拟数字化、意境造型化、设计绘画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郭伟  郝瑞楠 《包装工程》2022,43(14):326-334
目的 探析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特征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 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CNKI网站收录的高质量期刊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随后结合文献阅读工作,从研究方法分类视角对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结论 可将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分为3个阶段:2015年以前的萌芽时期、2016—2018年的起步和发展时期、2019年以后的多元化发展时期。从整体来看,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发文机构较为分散,但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持续升温。从核心机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来自各类高校的不同专业领域,覆盖艺术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从研究主题来看,包括设计元素转化、实验设计理论探析、创新视角、用户视角产品设计、产品设计链条以及实验设计应用6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场馆文创、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齐瑞文  陈晓凤 《包装工程》2024,(10):291-301
目的 分析中国手工艺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为今后本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95—202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手工艺设计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结构图谱分析。结论 我国手工艺设计的研究进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初步发展、波动上升、蓬勃发展、热度持续五个阶段;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院校,研究团队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状态分布;现阶段研究的局限是学术合作不够紧密,学科交叉有待加强;研究热点集中在协同设计、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开发、产品设计这四个方向;注重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与时尚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中国文化IP,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跨学科领域推进设计,基于互联网技术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手工艺人才培养与社会传习更趋便利,深化乡村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因地制宜开发文旅产品,政策导向下乡村手工艺设计研究的精细化、广泛化与多样化是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化"发展策略。方法基于对文化的整体观照和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考量,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该遵循以具体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具有相关文化背景的行为人为主体,以带动就业、创造财富并实现全面生活环境提升为目标的"地方化"策略。结论 "地方化"发展策略要确立并导入核心文化元素,做好创意产业生态布局的设计,立足生活内涵的文创社区建设,实现艺术、生活与经济的良性共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