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材料,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预拌混凝土浇筑.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现浇混凝土数量急剧增大,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狭窄,水泥、砂、石存放困难,混凝土搅拌噪声大,干扰居民休息与睡眠,污染市区环境。因此,近几年预拌(商品)混凝土工厂迅猛兴起。这对于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和建筑工业化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预拌混凝土在国外已有100余年的应用历史,服务范围广泛(包括住宅、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土木构筑物),使用数量大,生产管理水平高,施工技术先进。为适应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管理、应用和质量控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原苏联制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我国预拌混凝土起步较晚(北京市第一建筑构件厂于一九五九市建成第一个预  相似文献   

3.
何江 《中国建材》2008,(5):43-45
预拌混凝土(Ready Mixed Concrete),亦称商品混凝土.相对于建筑企业在工地自行拌制混凝土的传统方式而言,预拌混凝土具有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保护城市环境、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实现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与产量也在逐渐上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预拌混凝土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经常发生强度检测不合格的情况,不仅影响到建筑使用年限,更会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就要从用水量管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减少强度不足的情况。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中的用水量控制入手,结合生产、运输以及现场等多方面对混凝土用水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合理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预拌混凝土强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预拌再生混凝土,是目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概念、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和泵送技术等进行研究.建议加强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促使再生混凝土向商品化、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以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6.
预拌混凝土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安全和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生产施工中必须足够重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筑机械》2013,(10):16-16
9月24日.首届广东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梅州市拉开帷幕.会议主要围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等建材研究与应用、质量控制与检测、生产技术经验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散装水泥管理最新规范及行业政策动态解析、预拌砂浆产业化新途径的探索、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析、深圳海砂合理开采科学应用的探讨、再生粗骨料的制备试验研究、新型混凝土强效剂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日前,第一期绿色建材咨询师(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专业)培训班暨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班圆满结束。经过考核,30名绿色建材咨询师将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促进会(简称绿促会)颁发的《绿色建材咨询师证书》和人社部印制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证书》,作为绿色建材(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专业)咨询师上岗,引领、辅导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要求作为粉尘、噪音、废气、废水重要污染源头之一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是实现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唯一途径。本文从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现代化管理措施三方面研究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从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两大方面研究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技术。通过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与技术的研究,以确保实现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整体目标,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对工程质量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现阶段对高性能混凝土需求日益突显。然而,部分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质量把关不严,混凝土质量事故或缺陷时有发生。通过剖析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的问题,从监督管理和混凝土配制技术角度,提出预拌混凝土质量提升对策,以供同行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等方面阐明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并介绍了与预拌混凝土有关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途径.对应用和推广预拌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魏晓丹 《建筑知识》2013,(9):159-159
根据长期与预拌混凝土公司技术服务沟通,本文主要从预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管理、施工现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环节、技术与管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学堃  罗云山 《重庆建筑》2021,20(z1):93-96
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对于建筑项目混凝土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以某重点市政工程的预制梁场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最优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为评价总目标T,生产能力B1、购买单价B2、原材料质量B3、技术能力B4、运输运距B5、管理制度B6为目标准则层.对C1、C2、C3、C4四个待决择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建立层次模型及评价矩阵,比较各个混凝土供应商之间的差异性,计算出方案层对于目标层的影响权重,优选最契合项目特征的供应商进行材料供应.该模型可有效避免施工企业在进行预拌混凝土供应商选择时的主观性、盲目性,降低经济风险及质量风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预拌混凝土》GB14902-94简介韩素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材料及制品研究所)本标准规定了商品(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等。标准将预拌混凝土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两大类,便于需方对预拌混凝土品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预拌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由于生产地点与使用地点不同,在施工中必须掌握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拌合质量,进而促进我国预拌混凝土施工技术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以及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配制与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行业,每年的产值达到几百亿元。然而,由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十分重要。笔者首先分析了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管理要点,进而分析了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管理和控制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期望为混凝土行业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成立暨首届预拌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6月6日~7日在北京举行.部分省市混凝土协会的领导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代表300多人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了中国混凝土行业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幕.住房与城市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领导,以及美国工程院、日本预拌混凝土协会、中国工程院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专家到会表示祝贺,并对世界混凝土材料与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滑模摊铺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摊铺混凝土必然向预拌化发展,通过分析预拌摊铺混凝土的特殊性和质量控制难点,提出了在原材料、配合比、生产过程等方面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预拌摊铺混凝土生产顺利进行和质量稳定且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范永法  张健 《建筑施工》2014,(5):600-602
预拌混凝土的碳排放包括组成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的碳排放、生产碳排放、运输碳排放,在按照配合比估算单方混凝土的碳排放时需要附加碳排放量的调整量.提供一种估算预拌混凝土碳排放的方法,以期为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提供数据,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价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建委为了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和砂浆行业的管理,决定对全市商品混凝土和砂浆企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强化商品混凝土和砂浆质量监督,建立商品混凝土和砂浆行业的诚信管理体系。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必须在获得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资质后方可进行生产、经营。对未取得资质擅自进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销售的企业,一经发现,将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予以处罚。要求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供应实行一个项目应当由一个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供应。对于大型工程或工期要求较紧的项目可以由多个企业供应混凝土和砂浆,但单幢建筑和同方向桥梁匝道的梁柱结构工程等必须由一家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完成。加强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的质量和市场方面的优良和不良业绩记录,纳入企业的信用档案。对存在严重质量和诚信问题的企业依法降低或撤销资质。天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实行市场准入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