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晓冬 《山西化工》2007,27(4):32-34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饮用水中1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已成功地用于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测定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吹扫捕集与顶空挥发方法富集日常饮用水中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运用优化后的滤膜网结构过滤挥发性有机物,将过滤后的液体振荡均匀后分别倒入样本瓶A和样本瓶B中,使用Agilent 5976B型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样本A和样本B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所占比例。所设计方法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在0.993~0.999之间,优于现有方法;且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率较高。该方法具有双重测定保障、回收率高、操作简单、流程迅速、无试剂污染的特点,适合当前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TEKMAR 3100装置吹扫捕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精度好,准确度高,且不受水中其它有机物的干扰等优点,能对水中五种挥发性有机物实现快速、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邵涛  钟荷花 《江西化工》2004,(3):136-140
本文利用TEKMAR 3100装置吹扫捕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建立了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精度好,准确度高,且不受水中其它有机物的干扰等优点,能对水中五种挥发性有机物实现快速、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P&T—GC—MS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T-GC-MS)测定饮用水中8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小于5.0%,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自动顶空进样测定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并对平衡时间、平衡温度进行研究和优化。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合成水样进行试验,每隔10min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5%~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82%~5.39%,最低检出限为0.10~0.50μg/L,对宁波市的二次供水样品的分析中有4种卤代烃检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六氯乙烷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44μg/L,精密度为1.7%~2.1%,平均基体加标回收率为86.7%~99.6%。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水中六氯乙烷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述一种利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测定饮用水中22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方法。通过将全过程扫描模式和单离子扫描模式相结合,精确定性并定量了生活饮用水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甲苯、四氯乙烯、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4-二氯苯、1,2-二氯苯、1,3,5-三氯苯、1,2,4-三氯苯、六氯丁二烯、1,2,3-三氯苯这22项有机物。分析可知,各有机物在0.2~10μg/L时的最低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均优于国家标准对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采用吹扫捕集富集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解吸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选择特征离子定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包括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的实验分析,通过结果分析,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方面都符合国家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要求。本方法干扰小、操作方便、分离度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用同时测定水中25种挥发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该方法集平衡升温、自动进样、气相色谱分离于一体,在优化仪器的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对顶空进样平衡温度、平衡时间、气液体积比和氯化钠加入量进行研究。样品经HP-35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定性。结果:7种挥发性卤代烃相关系数r为0.9983~0.9997,加标回收率为81.3%~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0%,检出限为0.10~0.59μg/L。结论: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分离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适用于饮用水中卤代烃的准确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氯乙烯、氯丁二烯、环氧氯丙烷的方法。结果表明:在SCAN和SIM方式下氯乙烯、氯丁二烯、环氧氯丙烷的检出限均低于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该方法适用于饮用水中氯乙烯、氯丁二烯、环氧氯丙烷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12)
挥发性有机物对于人体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等影响,伤害人于无形。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予以重视。本文建立了地下水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56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性关系较好,RSD小于20%,检出限为0.1~1.5μg/L,加标回收率在86%~103%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土壤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测定,主要对检测方法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土壤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为0.01~0.29μg/kg,回收率为98.2%~104.03%,校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均在0.995以上,满足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芳香烃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洋 《净水技术》2008,27(2):70-73
介绍了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水中挥发性含苯环有机物的方法。采用吹扫捕集装置对水中的目标分析物进行富集,选用VARIAN的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测定,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RSD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85%~100%之间,最低检出限满足国家标准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广州化工》2021,49(14)
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土壤后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环境质量。通常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标准主要是顶空和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为常用的测定方法。本文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土壤11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获得11种挥发性有机物检出限在2.2~4.3μg/kg,实际样品平行样相对偏差为0~8.5%,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在60.8%~126.5%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可行,能够为应急监测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固相萃取/气相质谱法测定水中17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DB-5MS色谱柱分离定性,30min内17种目标物分离效果好(除p,p’-DDD和o,p-DDT),SIM扫描提取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内标法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0,相对标准偏差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6.2%~136.6%,方法检出限0.01μg/L~0.066μg/L。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能满足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等17种挥发性有机物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18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18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其质量浓度在2.0~10.0μg/L之间,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70%~130%之间。方法准确,检出限低,可以满足饮用水、地表水和污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响应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其加标回收率在92%~110%之间,方法检出限介于0.01~0.20μg/L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相比较其他环境样品分析前处理方法,环境友好,有着显著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饮用水源地及地下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徐宁 《广东化工》2010,37(7):99-101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纸类印刷品中1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选用三醋酸甘油酯为溶剂,对平衡时间及平衡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1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线性范围为0~100mg/m2,最低定量限为(10S/N)为0.005mg/m2,回收率为94.79%~101.77%,样品6次重复测定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绍兴某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基于2020~2021年绍兴某地区站点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数据,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物质及来源进行分析。该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年均质量浓度为125μg/m3,整体呈现V型走势,即2020年3~7月逐渐递减,2020年8~12月逐渐升高,2021年1~2月明显下降。使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受体模型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解析,发现移动源、涂料-溶剂使用源、植物排放+工业源、燃料挥发源和化工石化源5大类源。其中,移动源是挥发性有机物最主要的排放源,贡献率达到43.3%;针对某地区园区站点的污染源特征,提出了移动源管控、工业源管控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