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聚乙烯装置脱气仓出来富含烃类的气体进入装置排放回收系统,经压缩/冷凝回收了大部分乙烯,1-丁烯和异戊烷等烃类物质,剩余部分气体直接排火炬;本次对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采用膜/深冷分离技术将排放火炬气体中富含烃类、氮气组分进行分离回收,减少烃类和氮气排放,取得良好经济及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UNIPOL工艺聚乙烯装置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由脱气仓对黏附在树脂上的烃类进行脱除,由脱气仓排出的气体进入到排放气压缩机系统,经过二级压缩冷却,将部分烃类气体回收,但其中仍含有烃类气体未能完全回收,而且由于这部分烃类导致以氮气为主的这部分气体只能排放至火炬而无法回收利用,通过尾气回收技术改造,可以进一步回收烃类气体,并将氮气提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炼化尾气烃类组分资源化回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是目前业内的热点,也是主要方向。介绍了几种含低浓度烃类的尾气回收工艺,包括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冷凝法。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对该几种工艺进行了对比。四种工艺各有优缺点,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适合的工艺,或者对几种工艺进行有效结合,各取优势互补,才能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钻井液中携带的烃类气体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地层中的含油气情况,现场对钻井液中烃类气体的检测是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现油气的一种重要手段。烃类组分中戊烷以后的重组分在常温常压下表现为液态,现场录井中无法完成气态输送,导致现有的气测录井技术只能在线检测C1~nC5七种组分。探索重烃组分的现场输送方法,对于增加现场烃类组分检测种类,解决重烃组分无法进行现场在线分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A气田气质组分的连续观测,气田产气中的C3和C4烃类组分总体呈上升趋势,该气田B处理站目前采用"J-T阀节流+注醇防冻"的处理工艺,受限于制冷温度的限制,在保证外输气烃水露点的条件下,难以对C3、C4组分充分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A气田周边的石化厂对C3和C4的需求较大。本文以A天然气田气为原料,提出了回收C3和C4的深冷轻烃分离回收工艺流程-直接换热工艺(DHX),通过使用Aspen HYSYS软件模拟,综合考虑轻烃回收率、系统功耗、冷箱传热温差等因素,优化操作参数,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气田开发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费托合成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含有一定低碳烃类气体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低温油吸收回收尾气中烃类组分的工艺,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低温油吸收的工艺,并模拟分析了低温油吸收的主要工艺参数,与常温油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温油(-40℃)吸收工艺的低碳烃回收率较高(>97%),比常温油吸收工艺的低碳烃回收率(66.49%)高约1/3.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从集输、净化、分离出液体烃类到液化,贮存、汽化使用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形成了有一定特点及(?)性的行业,有时即称之为:天然气加工”工业。本文主要对天然气加工工业中有关湿性天然气中回收乙烷以上组分及天然气的液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一,天然气分离从四、五十年代以前早就开始从湿性天然气中回(?)泤折油及液化石油气(LPG),而从湿气中回收除甲烷以外含量最多,而又最难分离的乙烷组分则是六十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较  相似文献   

8.
<正> 聚四氟乙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制造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为F_(22)(二氟一氯甲烷),经高温裂解得到含C_2F_4(四氟乙烯)的裂解气。其组分复杂,有全氟烃类、氟氯烃类、含氢氟烃类及环烷烃类等三十多种组分,其中和C_2F_4近沸和共沸组分有  相似文献   

9.
《化工文摘》2005,(6):6-7
美国薄膜技术研究公司(MTP)开发了一种VaporSep薄膜分离技术,可分离和回收烃类和氮气。这是一种聚合物薄膜,可选择性地分离烃类和轻质气体(例如氮气和氢气)。在液态淤浆法聚乙烯工艺中,乙烯、1-己烯和异丁烷在反应器内反应生成聚乙烯,生成的粉状聚合物含有大量未反应的单体和稀释剂。在聚合物挤压之前必须除去这些烃类。脱除烃类的最后一步是用热氮气在汽提塔(清扫塔)内脱除烃类。有些工厂用高压和低温冷凝的一般方法进行回收,只能回收一部分烃类,不能回收氮气。采用膜分离工艺可先将清扫塔顶的排气(含25%异丁烷的氮气及少量乙烯和1-己烯)经压缩和冷却后在气液分离器内回收异丁烷,排出的气体(仍含有大量异丁烷)送至第一薄膜分离段,  相似文献   

10.
气相法聚丙烯装置排放气回收系统排放至火炬系统的尾气含有大量烃类和氮气,应用膜分离和深冷分离组合技术高效回收尾气中的乙烯、丙烯和氮气等组分,减少火炬排放,降低装置物耗和能耗。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总烃回收率达到92%以上,氮气回收率75%,聚丙烯装置废气排放量减少2 591 t/a,平均能耗下降0. 24 kg/t,实现了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