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砖瓦》2009,(6):15-15
2009年5月16日.西安墙体研究设计院牵头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及其示范生产线”与“地震灾区重建大板组合装配结构体系房屋示范”两课题.在四川都江堰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2.
近日,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承建的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线在都江堰通过科技部验收。该项目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线,2009年5月16日在四川都江堰市通过科技部验收。这条由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承建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主动请缨承担了科学技术部科技援助灾区重建家园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及其示范生产线”,与灾区人民并肩奋战了9个多月,在四川灾区建成了两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基地,成为科技援助灾区重建家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砖瓦》2011,(8):44-44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同济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16日,由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线在四川成都都江堰通过科技部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顾真安院士、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姚燕院长等。该生产线采用全封闭设计,成套设备包括破碎、筛分、除铁、除尘设备等,该生产线设计合理,工艺先进。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专家眼中,汶川地震制造的废墟,也许还能为灾区重建出不少力。日前,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国家科技部已为“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正式立项,包括上海在内的有关再生混凝土专家已经赶赴汶川,帮助当地开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1,(7):53-53
2011年4月6日.由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承担的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城市污泥生产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开发(2006kz03-G2)”和工业攻关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与灾后重建应用的研究(2008K01-52)”.顺利通过陕西省科技厅验收.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地调研雅安市地震重灾区芦山县灾后现状而完成的。这次大地震中,房屋倒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给环境造成了极重的负担。文章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利用技术,并结合芦山县的当地实际情况,探讨了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建议政府建立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系统,利用废砖制作市政用砖等。再生砖在灾区重建中的推广使用,需依托国家政策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该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点: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再生骨料品质控制与应用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方案及其示范生产线。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规范示范工程申报活动.根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复的任务书要求,结合建设部示范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建设部科技司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申报指南。  相似文献   

12.
近日,科技部农村司在沈阳组织专家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中的“村镇住宅建筑产品与构配件应用技术及其数据库系统开发”课题进行了验收。 该课题完成村镇住宅建筑产品及构配件系列选用关键技术与指南.研发了村镇住宅建筑产品及构配件分类与信息编码系统.可实现村镇住宅材料的合理选配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于2008年5月30日正式发布。该导则旨在指导灾区建筑垃圾处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清理建筑垃圾过程中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避免疾病传播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促进建筑垃圾在灾后重建中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顷刻间造成1.3亿m^2的建筑面积受损,形成或即将形成建筑垃圾近2亿吨,灾区重建需要大量的建材。为确保灾区建筑垃圾处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及时清运、妥善处理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并促进建筑垃圾在灾后重建中的资源化利用。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  相似文献   

15.
建筑垃圾制砖发展新型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系灾区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地区造成大量房屋垮塌,形成的建筑垃圾需要解决。据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确认,仅绵竹市地震灾区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就超过1700万吨。为妥善处理并在灾后重建中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这批建筑垃圾,减少垃圾长期堆放所占用的土地资源,防止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河北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和全国人民一起,积极投入到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当中来,为灾后重建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6.
《江苏建材》2021,(2):8-8
2021年3月12日,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议中心,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顺利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7“钢结构建筑轻质环保围护体系技术与产品”的示范项目验收会。本次验收内容包括:1个示范园区:天津绿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园(一期);2条生产线:建筑金属夹芯板智能生产线、装配式NALC装饰保温一体化板材组装生产线;1个示范工程:南京国际健康城大众健康科创中心。  相似文献   

17.
《建筑技术开发》2011,(9):109-110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不久前,科技部社发司和条财司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由于房屋倒塌和重建时危房拆除,将产生建筑垃圾2亿吨以上。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再利用,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将污染环境。地震灾区地处强地震带,新住宅建设既要抗震、造价经济,又要符合我国新的建设规划要求。将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与经济型墙体材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以建筑垃圾生产建材制品用于建造适用于灾区的不同结构的示范房屋,既消纳了地震灾区无处堆放、无法处理的建筑垃圾,  相似文献   

19.
SEF:实现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是建筑垃圾处置的必然趋势,SEF(生态功能材料)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能大量消纳建筑垃圾,其占地小,不会对环境产生再次污染。该装备与技术即将应用于地震灾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中。  相似文献   

20.
由建设部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课题已正式启动,课题牵头承担单位为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该课题针对当前我国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