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ұ�бȦ�ճɲ���ϵ���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建立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灰岩背斜圈闭成藏体系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低势常压带的东区是一个最有潜力的战略勘探区;其中的云安厂构造带,从地质风险、资源潜力和投资效益来评价,是最有勘探价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池干井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其石炭系天然气的聚集主要受背斜及断层控制.早期,当背斜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两翼出现一对反冲断层组合成倒“八”字形断层-高点圈闭时,因圈闭发育较早、封闭较好而富存天然气;后期,在扭压应力作用下构造带演变为主断高和陡翼潜伏的次断高,前者有时因轴部发育缓冲断层而含气性变差,后者因破坏较小而富存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结构表明,深层须家河组潜力大,目前探明率尚低,存在较大的勘探空间。此外,龙门山前缘彭灌飞来峰地区和川西坳陷东坡地区,都具备形成新勘探领域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针对勘探中存在的“四超”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中特别就影响勘探成功率最突出的“超晚期构造”问题,结合勘探事实的分析认为,区内基本上属于早期成藏的地质环境,主要圈闭均具非背斜性质,常规的背斜勘探模式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了古构造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重要性,深入圈闭研究,其中特别是沉积、成岩圈闭识别与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压扭性含油气盆地勘探中,早期主要集中在断褶构造带的构造高部位,并已找到了许多断背斜、断鼻型油气藏;但随着勘探的深入。不得不考虑这些断褶构造下盘由逆断层和聚敛型扭断层封闭所形成的断层圈闭。虽然断层下盘圈闭在数量上和总的油气储量上一般都要比断层上盘背斜圈闭的低。但有时断层下盘的圈闭可以形成储量很大的油气藏,目前国内外均找到了这类油气藏。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圈闭条件的实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由逆断层和聚敛性扭断裂封闭的断层下盘圈闭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是一个位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钻井资料,对沙垒田凸起的断裂特征、沉积体系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沙垒田凸起发育多组北东向走滑断裂,且呈“雁列式”展布。 在剖面上,“雁列式”断层向深部收拢,垂直断距较小,没有明显的水平位移,表现为“花状”构造,同时走滑断裂的位置对应着“沟谷”,可改变基底和盖层的高低格局。走滑断裂对凸起区构造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聚集以及凹陷内古近系扇体的沉积均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构造脊是油气长期聚集的有利区带,受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差异的影响,沙垒田凸起东段和西段油气的运聚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在东段,走滑作用相对较弱,圈闭在走滑断裂之间发育,属于“构造脊-断层-砂体”油气运移模式;在西段,走滑作用强,圈闭依附于走滑断裂发育,属于“沟谷充填砂-走滑断裂系”油气侧向运移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资料识别的反转构造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和盆地模拟手段,结合天然气气样的碳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综合研究了构造反转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中央背斜带经历了3期构造反转运动,分别发生在始新世末、渐新世末和中新统末,形成一系列如“花状”型、“Y”字型、“人”字型和“火”字型等典型反转构造样式,且在逆断层上盘发育不同规模的挤压背斜。第1期构造反转对油气成藏影响甚微,第2、3期构造反转为后期油气运聚提供了背斜或断背斜圈闭。另外,第3期构造反转还为第2期原油运聚成藏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动力,且对第3期油气充注成藏则起到较好的封堵遮挡作用。研究对东海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目标的优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变动与油气分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富含油气的凹陷,凹陷内的中央隆起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该带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块断抬斜、重力滑动、反拖牵引、盐岩拱升等多种形式的构造变动。块断抬斜的结果产生了右行雁列的卫城、文留、桥马抬斜亚带及低抬隆带和高抬隆带,重力滑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重力滑动断层和数量众多的顺向断鼻构造和逆牵引背斜;反拖牵引造成了断阶背景下的断鼻构造;而盐岩拱升则促成该带下垒上堑的“镜像结构”,并在深层形成盐背斜和反向断块以及构造-岩性圈闭,浅层形成对倾的阶梯式断层和一系列反向断块构造。多种构造变动不仅控制着各类构造的形成,而且制约着油气的聚集和分布。文中提供的实例表明,采用构造变动与油气分布相关分析法,是提高该带油气勘探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伸展盆地生长断层上盘的断鼻型圈闭与逆牵引背斜型圈闭一样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横向断鼻是由于伸展断层在走向上位移的变换,在分段断层断距最小处形成的断鼻构造。横向断鼻遵循“岩性找油,围斜部署”的油气勘探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油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隐蔽性油藏已成为勘探的热点和重点,而微构造圈闭油藏是介于一般构造油藏和隐蔽性油藏之间的一种油藏模式。以孤东油田周边勘探为例,总结出微构造圈闭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背斜微构造、断鼻微构造、断块微构造,此外,还有复合型的微构造圈闭油藏,如岩性+微背斜构造圈闭油藏等;并对其勘探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微构造圈闭油藏所处的特有构造位置及其“微型”特点,其勘探方法将有别于一般构造圈闭的勘探方法,从资料要求、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含油性分析及圈闭评价四方面介绍了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作为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济阳坳陷经受了复杂的构造活动和沉积作用,隐蔽油气藏十分发育。通过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理论认识:其一,断裂主导的盆地构造活动形成的陡坡和缓坡断阶、盆内和凸缘坡折控制了储集岩的形成与分布,成为隐蔽圈闭目标区带优选的基础,亦即“断坡控砂”;其二,网毯式、“T”型、阶梯型、裂隙型等输导类型在盆地特定的时空域发育和产生作用,构成了复杂的油气输导网络体系,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方向评价的条件,亦即“复式输导”;其三,相(接受条件)、势(动力条件)存在的耦合关系,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和不同特点,成为勘探目标评价的关键,亦即“相势控藏”。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思维的核心,有力地指导了“十五”期间济阳坳陷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11.
论川东苟家场构造带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东苟家场构造带石炭系天敢勘探累遭失利。分析钻探及探井测试资料,认为苟家场构造天然气充满程度不同,原因在于;构造两翼倾轴逆断层封闭性差,石炭系及上覆盖层破碎严重南端已缺失石炭系;氢此,认为家场构造的圈各地层-地垒背斜复合圈闭、志留系气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只能在狭2长的圈闭范围内由下向上,自北向南端多,聚集,因而控气范围有限,可能只在构造顶部有气。  相似文献   

12.
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构造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陈奎  李茂  邹明生  孙晓晖  高凌  朱绍鹏 《石油学报》2018,39(12):1370-1378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南海西部海域最重要的原油产区,主力含油层系涠洲组断裂发育,主要为构造圈闭。涠洲组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的成藏关键因素为构造圈闭有效性研究,主要存在哪种圈闭形态更有利于成藏,有利圈闭潜在资源量规模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潜力目标评价实践过程中,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圈闭构造特征进行类比分析,解决哪种圈闭形态更有利于成藏的问题;提出了断层侧向封堵性与含油气性分析技术、断层垂向封堵性分析技术及油柱高度定量预测技术,提高了断层封堵性及潜在资源量的预测精度。将圈闭有效性评价技术应用于涠西南凹陷勘探开发一体化潜力目标评价实践中的效果显示,该技术提升了实际评价精度和效率,为凹陷增储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主要是介于两个侵蚀面之间的碳酸盐岩潮坪残层 ,尽管残厚较薄 ,且构造复杂 ,但经勘探证明其气藏仍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气藏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石炭系残厚大于 10 m区的低缓圈闭、潜伏圈闭及高陡背斜顶部。经过 2 1年的勘探 ,较大较好的圈闭大多已经钻探 ,但其下伏层气源丰富 ,形成圈闭的因素多样 ,石炭系残层分布广泛 ,勘探前景仍很乐观。深化勘探的首要目标是断层圈闭和地层 -构造复合圈闭 ,次为背斜圈闭 ,兼及溶蚀岩性圈闭、岩性圈闭和残丘圈闭。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圈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圈闭”和“块围闭”的概念对塔里木盆地已发现和钻探的圈闭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塔里木盆地的圖闭分类方案。将巳发现的圈团划分为构造图闭、非构造圈团和复合圈闭3大类,包括6个亚类和18个小类。分析了各构造区的圖闭的形成条件及发育分布特征。塔北隆起的圈闭主要沿断裂带分布,圈团的主要层位为新第三系、老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国闭类型以背斜型和断背斜型为主,兼有潜山型和岩性圈闭。塔中地区的圈闭主要分布在中央断垒背斜带及其南北斜坡区,圆闭主要分布层位为奥陶系和石炭系,奥陶系以潜山型圈闭为主,多分布在南斜坡区:石炭系以背斜及断背斜型圈闭为主,分布在全区。库车坳陷主要由。中新生界成排成带的地面构造和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地下构造组成。在已获油气流的圈闭中,背斜圆闭占54%,断块断鼻圈闭占22%,岩性圈闭占15%。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作为典型的海相含油气盆地经历多期构造改造,寒武系地层埋深大,勘探风险高。其中巴楚和塔北作为主要的控藏古隆起,勘探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为此结合钻井、地震和测试分析等基础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技术,在大区域和广时域上动态恢复油气成藏过程,力求加深认识,指明勘探方向。研究认为:①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主要有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晚期4个关键时期,具有坳陷区连续型、斜坡区接力型以及周缘山前带快速型3种热演化模式。②研究区断裂型、输导层型和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发育,具备油气运移的条件。③通过油气运聚过程研究,提出了反向汇聚型、扩散型和汇聚型3种油气运聚模式。其中巴楚地区东部发育反向汇聚型,西部发育扩散型。塔北地区发育汇聚型。④巴楚东部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为海西晚期前形成并保存较好的构造圈闭,西部地区为现今未被破坏的构造圈闭。塔北地区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位于沙雅隆起西部台地内区域。  相似文献   

16.
西秋构造带盐下构造圈闭及其天然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观点认为库车前陆盆地西秋构造带盐下为大单斜背景下的低隆起,构造带中部不存在较大幅度的隆升。而通过对该区钻井、地震、重力、电法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大型盐下背斜构造:①盐下连续性很强的地震反射波组解释为以砂泥岩为主的岩层更合理;②新的构造解释模型与邻区克拉苏和东秋—迪那构造带相似;③重力、电法资料均显示西秋构造带核部存在盐下中生界隆升,证实存在盐下大型构造。该盐下构造规模较大,构造圈闭比较完整,邻区的钻井显示古近系和白垩系发育优质砂岩储层,古近系膏盐的封盖条件好,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优越,有望形成大型整装气田。建议加大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力度,开展地震资料处理,在中戈壁区部署高密度宽线地震联络测线,落实盐下构造圈闭,并进行风险勘探目标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河口潜伏构造属川东高陡构造区凉水井构造带东南陡翼断层下盘潜伏构造,先后进行了4轮地震资料重新处理构造解释,并针对石炭系目的层布井9口,但由于构造的复杂性,有4口井失误,有3口井实行动态大井斜变轨,其靶心构造形态的多解性仍同样可能存在。文章从地震资料方面入手,结合川东高陡构造及区内实钻和跟综井的显示情况,对西河口潜伏构造在地震剖面时间域-深度域的构造纵、横变异及地震资料的对比解释要点进行了论述,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准东和腹部97口钻井的统计分析,从石炭系烃源岩分布、有机质类型、丰度及热演化程度等方面对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了石炭系的生烃能力。石炭系烃源岩在准东和腹部地区分布广泛,以凝灰岩和沉凝灰岩为主。下石炭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滴水泉及五彩湾地区,为还原环境下腐泥—腐殖型好烃源岩,上石炭统主要分布在准东大井、帐北地区及石西、夏盐和五彩湾地区,为弱还原—还原环境下的成熟腐泥—腐殖型较好烃源岩。近几年,陆续发现了石炭系自生自储的油气,石炭系的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川东石炭系大型岩性地层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经过30多年以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四川盆地重要的产气层系。近来以岩性地层气藏为目标进行了新一轮的地层、沉积微相、储层、烃源岩、构造、成藏与圈闭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石炭系发育构造与岩性地层两类目标。石炭系内幕因粒屑滩微相控制与埋藏白云化不均一影响,储层具有不连续性,存在岩性圈闭;石炭系大范围尖灭与大面积残留,在尖灭带与残留区发育大型地层圈闭。川东石炭系具备岩性地层气藏形成条件,目前发现4个有利区带和12个有利目标,展示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川东石炭系断层圈闭气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川东石炭系已发现断层圈闭气藏占川东石炭系气藏总数的57.9%,勘探成功率55%。本文按形成方式和形态,将川东石炭系断层圈闭分为8类。这些圈闭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遮挡条件,其中以半背斜、地垒背斜和逆断层上盘窄带状类型的圈闭条件最好。前二者勘探成功率大于60%;后者孔缝发育,高产井多。已知圈闭尚有2/3未钻探。随着地震工作的增加,新发现的圈闭还会增多。进一步勘探时如能充分考虑石炭系残余厚度、沉积相变化,精选好井位,勘探成功率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