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20  
介绍了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技术难点,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与评价技术、防斜打快技术、提高钻井速度技术、钻井液技术、固井技术、钻井信息技术及钻井装备7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并简单探讨了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会朝着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的方向及有利于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向发展,并对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部岩石力学与深井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深部地层防斜打直问题和深部硬地层快速钻进问题是深井、超深井钻井中两大技术难越,是制约深井、超深井钻井发展的技术关键。深部井眼岩石力学的研究,特别是深部井眼岩石可钻性和岩石各向异性的研究,是解决深井、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的重要课题。文章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状况,分析深井、超深井钻井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钻井岩石力学在深井、超深井中的应用状况、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关键技术及钻井岩石力学在深抖、超深井钻井中的作用,分析了深部岩石力学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的井眼稳定技术、井斜控制技术、高效破岩技术和地层压力的钻前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期国内外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伯英 《钻采工艺》1994,17(2):28-29
近期国内外完钻的深井和超深井的统计资料表明,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已取得进展,并获得一定成果。本文提出了我国今后深井和超深井钻井的建议,这对我国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特殊的地质条件给深井超深井钻井带来了诸多困难,文章将西部地区的主要钻井难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介绍了中原钻井近年来针对这些钻井难点而进行攻关研究所逐步形成的西部深井超深井提速技术、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盐膏层钻井技术、控压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固井工艺技术等钻井配套技术,为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开发深部油气田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代表着一个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水平,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油田的勘探开发效率和钻探单位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介绍了超深井钻井技术面临的困难,分析了目前普遍的钻井关键技术,为超深井施工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元坝1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元坝1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开展了空气钻井技术、复合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固井技术研究,并在元坝1井超漾井上进行了应用,实钻井深7170.71m,钻井周期279.17d,提前完成钻探任务,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优,取得了多项重要技术突破和区域钻探高指标.元坝1井的顺利完成,对于加快超深井钻井速度、提高质勘探成功率、推动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套装备(二期)研发项目主要针对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十二五"科研攻关,形成了精细控压钻井装备与技术、山前复杂地层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以气体钻井为代表的高效破岩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高温高压固井技术、新型录井装备及智能采集系统、深井酸性气层测试及数据传输系统、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软件9项重大成果,解决了我国深井钻完井作业方面存在的部分技术瓶颈问题,使我国7000m钻井技术基本成熟、8000m钻井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提升了深井钻完井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涡轮钻具提高深井钻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了影响我国深井和超深井机械钻速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相应对策,比较了不同井下动力钻具的优缺点,提出我国应为充分发挥涡轮钻具钻井技术在深井和超深井中的优势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促进中国石化超深井钻井技术进步,加快深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步伐,在统计、分析钻井数据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逐步成熟和得以有效应用的气体钻井、"PDC钻头+螺杆钻具"复合钻井、"孕镶金刚石钻头+涡轮钻具"复合钻井、"PDC钻头+扭力冲击器"复合钻井、35 MPa高压喷射钻井、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等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分析了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及塔河油田等中国石化三大重点区域的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普光气田已钻井平均井深5 999.00 m,平均钻井周期232.06 d;元坝气田已钻井平均井深7 049.67 m,平均钻井周期439.47 d;塔河油田12区已钻井平均井深6 441.80 m,平均钻井周期102.85 d。分析认为,中国石化超深井钻井技术已达较高水平,但与欧美等石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最后,对中国石化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向深层、超深层迈进,深井、超深井数量快速增长,但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亟需开展超深井复杂地层钻井技术研究。以四川盆地中部蓬莱气区为例,储层埋藏超深,地质条件复杂,纵向产层多,压力系统复杂,断层、膏盐、高压盐水发育,必封点多,井控风险高;蓬莱气区超深井钻井在钻井过程中遇到机械钻速低、故障复杂时效高、钻井周期长等问题。为此,对蓬莱气区开展钻井提速技术研究。通过对已钻井实钻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3个制约钻井提速的瓶颈问题,并重点介绍了针对问题形成的技术对策与初步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缩短大尺寸井段长度,钻井速度得到有效提高;(2)通过将高低压层段放入两个钻井开次,故障复杂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3)通过优选堵漏材料、扩展安全密度窗口的高效承压堵漏技术,能够解决窄安全密度窗口井段喷漏同存难题;(4)通过在难钻地层采用“个性化PDC钻头+螺杆”复合钻井技术、应用扭力冲击器、大尺寸钻具,难钻地层提速效果明显。结论认为,上述技术对策有效解决钻井提速难题,为蓬莱气区超深井安全快速钻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区块超深井钻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体能源,影响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深井超深井乃至深地钻探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井深越来越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钻完井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结合近年来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进展,对中国陆上深井超深井钻完井的重要意义、总体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油气勘探开发等视角,展望了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技术攻关及部署建议,以期对中国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的发展起到加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大庆油田针对深层火山岩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特高含水油田调整井和超浅稠油水平井等钻完井技术难题,在复杂地层钻完井技术、随钻测量与控制技术、深井提速提效关键技术与工具、钻井液技术和固井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钻完井技术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钻完井配套技术,基本满足了大庆油田钻井提速、提效和降本的技术需求。“十三五”期间,为了满足大庆油田深部气藏和“三低”油田经济有效勘探开发的需求,实现年产油气当量4 000×104 t持续稳产的战略目标,需在深部难钻地层、复杂区块调整井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等3个领域以及前沿高端技术方面开展攻关研究,持续推进大庆油田钻完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大庆油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钻完井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稳定东海油气田油气产量,在某断块部署了一口超深大位移井。针对大位移井高扭矩大摩阻、油基钻井液漏失、套管下入困难、电测固井质量手段受限等特点,设计阶段应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优选了修正悬链线轨道类型,优化了井眼轨迹和井身结构设计,施工中采用摩阻扭矩随钻监测技术、ECD控制技术、旋转尾管挂技术等一系列大位移井钻井关键技术,确保了该井的顺利完成,完钻井深6 866 m,水平位移5 350.49 m,水垂比1.7,裸眼井段3 614 m、75°稳斜4 134 m。该井应用的系列钻井关键技术能满足超深大位移井钻井作业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玛湖致密砂砾岩油田是新疆油田提产的重点区域,为了满足该油田勘探开发的需求,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优选钻井液和个性化PDC钻头,采用韧性水泥浆、漂浮下套管固井技术、“螺杆钻具+PDC钻头”复合钻井技术及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等一系列钻井提速技术,形成了玛湖油田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2018年,该油田玛131 区块完钻8口砂砾岩致密油井水平井,平均完钻井深 4?921.75?m,平均水平段长度 1?576.00?m,平均钻井周期 46.50?d,平均机械钻速 11.19?m/h,其中MaHW1247井完钻井深达5 040.00 m,钻井周期只有42 d,创造了玛湖油田完钻井深5 000.00 m以上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现场应用表明,玛湖油田砂砾岩致密油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能够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为玛湖油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深探井和超深探井钻井的难点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当前,勘探工作是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的重中之重。根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在深部地层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尚未探明,故今后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工作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打好打快深探井和超深探井是陆上钻井工作者面临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文中介绍了陆上石油深井钻井的基本情况,说明新区的深探井、超深探井钻井工作还不适应陆上石油工业当前发展的要求;分析了深探井钻井存在的工艺技术难点,对解决难点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超深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存在多套地层压力体系,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高温、高压、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等难点。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急剧增加,需要较高密度的钻井液来平衡地层压力。超深井的裸眼井段较长,钻井液浸泡时间长,容易导致岩石抗压强度软化,尤其一些泥岩层段,一旦被钻井液浸泡过后,井壁极易发生失稳。在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差异必然导致近井壁岩石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影响井壁稳定性。为此,提出分别利用地震、测井数据得到的坍塌破裂密度曲线来预测超深井井壁稳定性,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应用于莫深1井的井壁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情况与工程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油田80%以上的油气井为超深井,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水平井逐渐增多,钻探风险随之增加,处理复杂的难度加大。面对溢流、井漏、高浓度硫化氢、卡钻、断钻具、高套压等复杂情况,不同的钻探公司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有成功经验,也有惨痛教训。以中古10HC井为例,从钻井复杂处理、钻井液技术、通井技术、测井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复杂井况下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实践经验表明,放空探底作业能为后续作业提供非常多的有用信息;井漏失返后的技术措施对后续作业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将加剧复杂的处理难度并可能产生新的复杂情况,失返后迅速反推一定量的钻井液,将悬浮岩屑推入地层十分有利于后续作业。多次作业表明,该技术实用性强,能对处置相似情形的复杂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井眼不稳定易导致严重钻井复杂事故,并极大增加钻井成本,而准确的地质力学模型能够为钻井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探井测井数据、地质力学测试结果、地层破裂压力测试和钻井日志得出邻井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压力剖面,构建一维地质力学模型,进而应用多井地质力学剖面来建立整个井区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以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为基础,可以减少超深井因异常地层压力、井壁坍塌和其他复杂钻井问题引起的井眼不稳定问题。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用于实钻,与邻井相比,因复杂导致的非生产时间降低了25.3%。该方法为南缘高泉构造深探井钻井液密度优化、风险评估和高温高压井安全评估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为降低钻井风险和改善钻井情况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长段套管磨铣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较高的单井产量,减少钻井费用问题,塔河油田针对不同的井身结构,逐步对老井进行侧钻水平井施工。施工中出现磨铣周期长,平均磨铣周期48 d,事故几率高等问题,进行了尾管内的炮眼堵漏技术、磨铣工具的研制、磨铣工艺、配套的钻井液技术以及套管的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T415CH井和TK205CH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塔河油田长段套管磨铣工艺使磨铣速度平均提高0.3 m/h,磨铣周期比该地区平均减少23.5 d,事故占用时间平均减少7.5 d。对于塔河油田老井改造,提高单井产能,增加油田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