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企业转型发展是从人类历史上有企业组织以来一直存在的现象,数字化转型是历史发展给当前企业提出的新课题,是大势所趋。梳理当前数字化转型在认识、实践和评价中的乱象,从明确定义入手,提出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价值创新,驱动力是数字技术,具有赋能、优化、转型、再造4个发展阶段。实施数字化转型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遵循规划先行—选择试点—试点效果评价—复制放大、扩大范围—运行优化、持续调整5个步骤进行。国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特别关注政策法律、模式选择、企业文化、人才和组织架构、技术储备5方面存在的风险,推荐按照“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把“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应对油服行业发展挑战,将“技术立企、成本领先、数字赋能”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公司制订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实施数字化转型主要推进路线,开展数字技术驱动管理变革。采用“数据+平台+应用”建设模式,建成了工程技术大数据和专家知识库、工程技术一体化信息平台、经营决策支持平台,构建智能化技术支撑模式,打造高效井筒工程技术作业体系。在德探1井试点现场配备11大类500余个传感器,汇集600余项实时数据,采集量较过去成倍提高,自动采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现场作业工况全面感知,有力支撑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推动公司加快向“智慧钻探”迈进。  相似文献   

3.
<正>金陵石化通过建立智能化信息平台,展现数智化发展新活力。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炼化企业”的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融合,明确“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以效能提升为导向、以数字技术为驱动、以业务变革为核心”的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内涵,通过“数据+平台+应用”模式着力打造数字金陵、智慧金陵,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已建成从原油采购、生产优化、安全环保、产品出厂等环节60多个智能信息平台,在自动化控制、优化生产、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每年创效达到上亿元。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油气产业注入了新动力。油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以顶层战略为引领,价值链为核心,IT架构为基础,数字技术为手段,制度建设为保障,逐步实现经营管理精细化,设计研发一体化,生产运行协同化,操作控制智能化,安全防控系统化。近年来,某石油公司围绕其产业价值链,开展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实践,但作为传统能源企业,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中国油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结合,突破数据治理瓶颈,推动智能应用研发等措施,提高油气企业运行效率,推动价值体系重构和转型升级,助推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作为试点企业,西北油田在前期智能油气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已完成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提高控制精度和控制效果,实现对所有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以及油田数字孪生技术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探讨了智能油气田“数字孪生体”在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安全生产预报警与管道及装置泄漏定位等方面的建设方案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和石油价格不断降低,数字化转型成为油气企业应对低油价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油气行业主要围绕作业现场智能化、生产运营一体化、贸易销售平台化、研究设计协同化4个方向,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在数字化转型中具有3方面主要特征:一是数字化转型已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二是数据资产化管理是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三是跨界合作成为快速提升数字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海油在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与管道、炼油化工、专业服务、经营管理领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实践,也面临着挑战。针对国内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开展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积极稳妥开展数字化试点工作、加快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工控安全问题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文成 《石化技术》2022,(2):186-188,135
固井是钻井中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固井业务也应该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过程可度量、可追溯、可预测,从而提高固井效率和质量.针对固井数字化转型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企业数字化实践,提出了固井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应采取的步骤,即定义数据采集标准、固井业务在线化、数据治理与数据仓库的建立、数据分析与...  相似文献   

8.
刘扬 《石油知识》2023,(4):44-45
<正>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升级与重构”,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生产资料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能源化工产业也加快了战略调整与发展升级的步伐。笔者通过研判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分析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相应布局,描绘了生产、销售、科研、金融及管理等典型场景的数字化图景,并展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目前,从国内外能源化工公司到科技互联网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都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实践,而产业数字化“双生态”结构的形成正在助力推动产业价值链重塑,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并将创新链真正融合进来,加速打造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新图景。同时,笔者提出了中国能源化工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转型战略、数据资产管理、人才培养、网络安全及相关风险管控等问题,以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化企业水务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从运行自动化建设、数据信息化建设、决策智能化建设、智能化验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介绍石化企业智慧水务建设思路与实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优化技术、智能预测预警技术、智能应急处理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水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开发和数字化转型,并有助于建设智慧水务平台,支撑水务业务管理方式和业务全面创新提升,大幅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At present, the wave of digitization is sweeping the world while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consumer market,cross-border competition between digital enterprise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are forcing various industries to speed up thei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has been the practitioner and benefici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for decades; however, it seems to have become the "laggard" in the new wave of digitization represented by "CBIMA"(short for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Interne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context of low and middling oil prices weaken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oil and gas companies,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or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energy transformation,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promo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Rebuild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onsensus in the industry. It would be advisable for Chinese petroleum enterprise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mulate clear digital strategies and transformation roadmaps, actively and steadily carry out digital pilot projects, speed up the training of digital professionals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best transform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内腐蚀数据治理是实现腐蚀控制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内腐蚀数据来源不一、数据入库格式不统一、数据出现异常等背景下,引入内腐蚀数据治理能够高效解决腐蚀业务管理与数据管理脱节、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以及数据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方法分析探究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各生产环节的内腐蚀数据采集管理现状、数据治理流程以及数据治理成效,并基于西南油气田腐蚀数据与控制管理平台展示重点区块的内腐蚀数据入库情况。 结果①通过制定内腐蚀数据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了数据入库格式,提高了数据共享能力,降低了数据沟通成本,确保了各类数据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入库;②通过箱形图对内腐蚀数据开展异常数据识别研究,识别准确率达到88.3%,实现了内腐蚀数据质量的高效校准,提高了腐蚀数据分析评价结果的可信度;③基于内腐蚀数据入库研究,2022年完成了205个场站以及233条管线的数据入库,有助于全面了解西南油气田各气矿场站及管线的腐蚀情况;④基于治理后的内腐蚀数据,围绕腐蚀预测、风险评估和整体腐蚀控制进行了腐蚀数据决策支持研究,提高了数据的有效利用率。 结论内腐蚀数据治理的持续推进能够支撑西南油气田腐蚀控制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为西南油气田全业务链数字化一体协同模式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含义和意义以及成品油零售数据的特点和现状,以某石油公司零售业务统计分析为例,借助大数据进行模型化处理,构建统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将传统单一的成品油零售业务数字统计方式转变为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指标,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成品油零售业务统计分析系统,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油气田企业面临低油价和资源劣质化的双重压力,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有效应对低油价、高成本以及快速上产对劳动用工增长形成的压力,长庆油田重点围绕生产自动化、运营集约化、分析智能化、组织扁平化4个方向,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化“326”工程,按照技术攻关与示范建设、规模推广与优化提升、流程再造与体系配套三步走,加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工作力度,促进传统油气田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深刻变革,实现以技术密集替代劳动力密集,岗位劳动生产率和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条特大型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通过高水平的数字化气田建设,在前端实现了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实时感知,中端实现了安全存储、实时监视、集中管控,后端实现了初步智能分析、数据共享与技术支撑。前端、中端、后端一体化协同、高效联动与数据共享,快速推动了传统业务流程重构与工作方式变革,全面构建了“单井无人值守+区域集中控制+调控中心远程支持协作”的管理新模式和“电子巡井+定期巡检+周期维护”的运行新模式,实现了数字化条件下的开发生产转型升级。开发生产数字化助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生产维护成本、应急处置成本大幅降低,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员工数字化能力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为了建设好数字化油气田,建议要解放思想,革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综合集成共享;提升全员数字化转型认识,坚持业务驱动,不断演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赵改善 《石油物探》2021,(2):175-189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众多行业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石油物探行业也应该通过数字化转型迎接长期发展和短期生存面临的双重压力。简要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方法,阐述了石油物探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内容和特征。石油物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目标特征可概括为:全感知、全联接、全智能、全场景、全流程和平台化。分析了石油物探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应采取的五项关键行动,即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地学(石油物探)应用数字基础设施;构建石油物探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平台;构建数据资源共享与数字化服务生态系统和发展石油物探业务应用无人机与机器人。展望了数字化转型即将带来的石油物探技术业务流程的变革即实时数据采集与自动化处理智能化解释,以及可能的业务模式变革。分析了石油物探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即转型顶层设计层面的挑战;转型实施保障措施层面的挑战;技术平台系统建设层面的挑战;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组件自主可控层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summarizes geochemical data on changes in th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haracteristics of naphthoids during their secondary transformation. The hypergenesis phenomena are exemplified with data for oil-and-gas basins of Brazil, Nigeria, and Russia (Sakhalin Island). These are continental-margin basins, in which the original organic matter (OM) is of the mixed coastal-marine and terrigenous origin with a low transformation ratio. The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depleted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nd nickel metallogeny (Ni/V > 1). By the example of these three basins, the criteria of hypergenetically altered naphthoids have been revealed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quality of fluids in such basins upon hypergenetic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380×108 m3/a 超大输气量的要求,大口径、厚壁、高钢级钢管便成为了主要选择。为此,结合该管道工程用外径为1 422 mm 的X80 钢管材技术条件的研究制订过程,对国内外管线钢管技术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外径为1 422 mm X80 钢管材技术条件中的化学成分和止裂韧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及制订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外径为1 422 mm X80 钢管的开发过程及产品性能进行了介绍。通过生产试制和产品检测,证明现有技术条件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成分 控制、断裂控制、产品焊接稳定性等技术问题,不仅满足了工程要求,而且也适应生产情况,可以保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本质安全。该研究成果可为中俄东线建设外径为1 422 mm X80 钢天然气管道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于其他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条件的制订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①提高胺液选择性吸收效果,降低装置能耗;②提升液硫产品品质,降低排放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③实现催化剂的国产化应用。方法以数据模拟为指导,结合现场试验,优化装置运行参数,拆除2层吸收塔塔盘。结果产品气收率提升1.3个百分点以上,胺液循环泵电机电耗降低12.46%,胺液再生蒸汽降低11%。通过实施液硫鼓泡脱气、液硫池废气入克劳斯炉及热氮吹硫技术改造,液硫产品品质稳定达标,排放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200 mg/m^(3)。通过开发应用国产水解、制硫、加氢催化剂,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结论通过系列生产优化、技术改造、催化剂国产化应用,推动了高含硫气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