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断口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硬度及金相检验等试验方法,对油门停车限动卡弹簧的断裂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失效性质为疲劳断裂;弹簧钢丝冷拉时表面产生的微裂纹缺陷是导致弹簧断裂的根本原因;此次弹簧断裂为一次偶发性个案,不具备批次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7.5 mm的0Cr17Ni7Al不锈弹簧钢丝在绕簧过程中一件弹簧在弯钩处断裂,通过生产质控过程调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检测和扫描电镜断口观察等方法对弹簧绕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断裂起源于表面缺陷处,该表面缺陷为钢丝吊装或转运过程中发生剐蹭或磕碰所致,弹簧在绕制弯钩时在该处形成应力集中,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裂纹迅速扩展,导致弹簧弯钩过程中发生断裂。建议钢丝使用过程中加强表面质量检验,以免在弹簧表面形成潜在失效断裂的裂纹源。  相似文献   

3.
动车组用气动控制阀发生数起回位弹簧异常断裂,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采用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维氏硬度测试等手段对失效弹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弹簧为疲劳断裂,裂纹萌生于弹簧内圈表面的横向外伤和表面凹坑处,服役过程中,裂纹从内圈表面向外部疲劳扩展,最终造成回位弹簧的早期断裂失效;弹簧内圈...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弹簧(后簧)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断裂。对断裂弹簧进行外观检查、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检测,对弹簧断口进行宏微观检查、能谱分析,综合分析弹簧的断裂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弹簧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断裂过程及原因为:弹簧喷丸之前,由于磁粉探伤机故障产生电火花放电,引起弹簧局部接触高温而在表面形成一个烧伤区;该烧伤区破坏了弹簧的表面完整性,导致弹簧疲劳寿命大幅度降低,在试验载荷作用下,从烧伤区萌生疲劳裂纹并发生断裂。改进措施为加强关键设备、工艺的监控,以避免弹簧生产过程中受到异常损伤。  相似文献   

5.
李细锋  申昱  胡广洪 《模具技术》2010,(4):34-36,54
为了寻找某一汽车零件冲压模具弹簧的失效原因,对弹簧断口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断口SEM扫描等测试。检验的结果表明,失效是由于在高交变应力作用下,弹簧丝在内侧表面附近区域形成了疲劳裂纹源,并最终导致弹簧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6.
通过宏观断口分析、疲劳裂纹源处显微组织、基体组织、表面硬度检测以及常温及低温冲击试验,对断裂的轴箱弹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弹簧表面脱碳,在工作应力过大时形成疲劳裂纹源,是造成该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活塞发动机承受压缩交变载荷的进气门外弹簧断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弹簧进行断口分析、痕迹分析、金相分析、受力分析以及模拟试验等,确认了该弹簧的失效性质为起源于弹簧外表面的早期疲劳断裂。造成该弹簧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为:弹簧在镀镉前电解工序过程中,弹簧外表面与阴极板电极接触放电造成电接触损伤,在弹簧表面形成了电接触损伤凹坑,导致弹簧的疲劳寿命大幅度降低,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从电接触损伤凹坑位置萌生疲劳裂纹并发生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8.
操动机构产品碟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早期疲劳断裂,通过宏观检验、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碟形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碟形弹簧凹面内环面和端面交界处存在较集中的疏松孔隙,且有的贯通至表面而形成预裂纹,其在最大交变切应力作用下造成应力集中,预裂纹优先发展成疲劳裂纹源并扩展导致碟形弹簧断裂。碟形弹簧表面存在的折迭、微裂纹和疤痕等缺陷也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对断裂的货车减振弹簧断口部位进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断口扫描能谱检测的结果表明,断裂是由于热加工不当造成弹簧表面创伤及局部过热并产生断网状铁素体而使弹簧局部区域出现疲劳裂纹,最终导致弹簧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明远  姜涛 《金属热处理》2007,32(Z1):346-348
材料为Ⅱa的弹簧在装配时发生了断裂,故障率达到了27%.针对此境况,对Ⅱa材料的断裂弹簧故障件进行了断口、显微组织及能谱分析,并结合弹簧的制造工序,对断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弹簧的断口和裂纹处均发现镉元素的存在,根据产生镉脆的三个条件可知,弹簧的裂纹是在除氢工序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表明,弹簧成批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弹簧的制造过程中产生了镉脆裂纹,该裂纹降低了弹簧的承载能力,使得弹簧在装配中发生过载断裂.  相似文献   

11.
离合器踏板助力扭簧在行驶2万公里左右时发生多起断裂事故,且断裂位置和形式基本相同,为找出断裂原因,对断裂扭簧进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并对制造扭簧同批次的钢丝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和表面缺陷检查,对扭簧的受力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扭簧的断裂属单向弯曲大应力疲劳断裂,且裂纹起源于扭簧外表面缺陷处。断裂扭簧在成分、显微组织和表面缺陷等方面均满足标准要求;同批次琴钢丝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上存在不足,次要原因是扭簧表面存在缺陷。在综合考虑总成匹配和扭力值等因素后,优化了弹簧设计,经台架试验验证和市场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断裂的气门弹簧断口部位进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断口扫描检验的结果表明 ,断裂是由于原材料的冶金缺陷造成弹簧表面局部区域出现疲劳裂纹 ,最终导致弹簧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对冷拉弹簧钢丝卷制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卷制工艺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多件卷制过程中发生断裂的1Cr18Ni9Ti冷拉弹簧钢丝的断口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冷拉弹簧钢丝的断裂模式为塑性断裂,断口形貌呈韧窝特征,断裂原因与材料的卷制工艺性有关;钢丝表面机械损伤会提供初始裂纹扩展源区,组织中的氮化物聚集会破坏材料的连续性,材料强度过高会降低材料的塑性余量,该3类缺陷均会加大钢丝的断裂倾向,给钢丝的卷制加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尽量避免材料表面缺陷、组织缺陷以及性能缺陷,以便提高材料的卷制工艺性。  相似文献   

14.
A problem of random clinical failures of the braided esophageal NiTi stents has been addressed by performing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helical NiTi springs loaded in cyclic tension in air, water, and simulated biological fluid. Strains and stresses involved in spring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through simulation by FEM implemented SMA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fatigue life of NiTi spring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fluids than in the air pointing toward the corrosion fatigue mechanism. There is, however, a fatigue limit roughly corresponding to the onset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wire, which is not common for corrosion fatigue. It is proposed that surface TiO2 oxide cracking plays major role in that. Once the oxide layer on the NiTi wire surface fractures, typically during the first mechanical cycle, cracks in the oxide layer periodically open and close during subsequent mechanical cycling. This leads to the localization of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attacks under the oxide cracked regions. Microcracks within the surface oxide layer crossing over into the NiTi matrix were indeed reveal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FIB sections of fatigued wires. A corrosion assisted mechanism for fatigue crack nuclea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urface oxide and NiTi matrix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approach opens a space for a better assessment of the corrosi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superelastic NiTi and ultimately for estimation of the lifetime of implanted braided NiTi stents.  相似文献   

15.
某公司采购52CrMoV4材料制造列车悬挂弹簧,货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的检修过程中,发现有一处悬挂弹簧有断裂现象,即对该节列车悬挂进行了拆解。对此失效弹簧取样,对该件火车弹簧件进行理化检验、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断口扫描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火车弹簧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最终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弹簧断口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该弹簧断裂的失效机理为疲劳断裂,而断裂源是弹簧的表面接触点,弹簧在往复的运行过程中,两圈相邻弹簧间的接触磨损点不断扩展、恶化,最终导致弹簧断裂。  相似文献   

16.
飞机操纵系统钢索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型飞机在飞行减速收油门时,发动机操纵钢索突然发生断裂失效,导致发动机停车。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极限拉力测试及钢丝表面痕迹观察,并结合理论分析和疲劳试验对飞机操纵系统钢索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操纵钢索发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钢索的断裂是以弯曲应力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疲劳断裂,钢索与滑轮及钢丝与钢丝间的磨损促使了疲劳裂纹的萌生。通过改进滑轮与钢索的直径设计及改善钢索与滑轮槽接触面的润滑条件,提高了操纵系统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