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河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用一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后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测算了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指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首先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而对其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内部不平衡增长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结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增长幅度缓慢;最后根据云南产业发展实际特点有针对地给出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产业结构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载体,其持续合理调整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保证未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数.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通过统计数据与计量模型,从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换情况以及三次产业关联程度三个方面对现阶段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基本合理,但是三次产业相互关联不够紧密,不利于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宁夏1995—2013年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宁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对宁夏经济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在短期内,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1983—2012年江西省职业教育规模和三次产业值作为样本,对江西省职业教育规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职业教育规模与三次产业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及短期互动调整关系,江西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短期内推动三次产业发展效应较小,对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期.格兰杰检验表明,三次产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引起三次产业变化的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还主要依赖于其它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宁 《商品与质量》2012,(Z2):136-138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经济增长伴随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出现局限性。本文基于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寻找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点,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沧州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灰色系统理论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渭南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对渭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作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定量的分析了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论证了渭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合理性.由此为区域规划中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集约增长效应分析:1978-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结构主义的视角,采用数理方法对部门增长和总量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意外的集约增长效应,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TRE)表现.在此框架内,采用中国1978~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TRE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TRE值为负,原因在于中国产业结构偏差严重.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同时适当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状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徐州产业建设将成为江苏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之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徐州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情况,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对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供新一轮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本文选择江苏省1978-2009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Moore结构变化值,通过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来考察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进程。另外,利用ADF单位根检验、E-G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理论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低温环境下带回热器的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模型,为提高系统COP,对其进行热力学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理论计算对比分析系统的蒸发温度、低温循环冷凝温度、过冷度以及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等因素对该系统COP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其他参数一定时,过冷度的增加对于提高系统COP具有显著作用;存在低温循环冷凝温度的最优值,使得系统COP最大;过冷度不变时,系统COP随着蒸发温度、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的增大而增大,随冷凝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河北省经济统计及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托,对河北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过程进行了描述;运用就业弹性理论,着重对以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带来的就业弹性下滑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河北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人才需求合理结构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对河北省外贸水平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运用河北省1990—2006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影响河北省外贸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对河北省外贸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然后依次是出口产品结构、经济增长率.最后,在现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被经济学家所关注。运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库兹涅茨定理对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作出一般分析,探讨了其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和误差修正,建立三次产业产值的VEC模型,进而得出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三次产业间的相互拉动关系.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教育结构变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VAR模型对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高校各学科招生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学科招生增长率的多元线性关系.对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的多元线性关系.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1990—2008年期间的序列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环境污染因子进行提取,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主成分因子同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有别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辽宁省目前的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放力度,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高等教育发展为例,利用河北1990-2009年20年的有关数据,分析河北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河北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软土地基公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堤的差异沉降,提出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即综合应用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进行公路拓宽地基处理。为把握路堤荷载作用下综合应用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加固直接拼接方式的拓宽路堤工作性状,应用FLAC3D建立三维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从加固前后路堤的沉降、地基侧向位移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地基土体侧向位移,从而能够减小新老路基的总体沉降和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区域优势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主要运用区位商指标对河北省区域优势工业行业进行了评选,同时分析了90年代以来区域优势工业行业的变动情况,进而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