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文章通过对含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例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经济开发区规划的若干策略和实际经验,旨在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规划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6,(9)
产业园区作为当前中国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主要载体,能够有效地促进承接地区要素与产业的集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为紧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园区的规划引导也需要顺势而为,寻求突破,以主动适应发展新诉求。文章结合河南省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小镇规划实践,基于对沿海产业转移方式及动力机制的分析、中部地区承接条件的梳理,提出以产业园区的全过程综合规划模式来谋划园区在产业引导、空间规划和开发实施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协调互促,以及可行性研究与投融资方案验证,优化规划方案,实现园区的市场化运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桂东南城镇群以梧州为核心,促进玉林、贵港一体化发展,桂东南城镇群将打造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桂粤合作发展先行区。本刊编辑桂东南城镇群以梧州为核心,梧州作为桂粤的重要交汇点,也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中点,其发展地位不言而喻。在产业、城镇规划、经济发展方面,梧州哪些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4.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和空间范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地区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大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提出了"大区域视角下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方向"和"聚焦沿江带,明确城市群,做强中心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示范区,谋划其发展必须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辅以更长远的视角。主动响应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大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这应是皖江城市带新崛起的核心战略。最后对皖江地区的生产空间(工业化)、消费空间(休闲服务)和生活空间(城镇化)组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
安徽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产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结构的低层级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徽省经济进一步增长。安徽省应积极利用国家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一政策优势,承接相关产业和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区域产业转移的深化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三圈理论,构建"价值—能力—支持"研究框架,以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展开研究,从而探索契合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承接方案。  相似文献   

7.
《住区》2015,(1)
研究和建立城市区域碳排放数据积累和评估框架是当今城市绿色生态发展规划和管理的新阶段。介绍总结国外C40"正气候发展计划"评估框架及实施方法,对比研究其在指导世界一些主要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做法和目标实现情况,为我国相关城市区域及生态示范区碳排放评估规划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5)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金融政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从增强和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搭建信息沟通的融资平台、采用积极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强化西部地区金融企业的信用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产业转入地工业园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过程和各级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广东省产业空间的重构,产业转移为广东省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龙川宝通工业园为例,探讨了产业转移承接地如何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发展策略以承接发达区的产业转移。在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和龙川自身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区域协调和可持续、推进与赶超相结合以及多元化和集群化产业成长的三大战略原则,以期为产业转移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宇 《住宅产业》2011,(10):26-29
一、稳步推进,扎实做好住宅产业化工作1.紧抓示范区建设契机,全力建设国家级住宅产业现代化试验区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
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承接的部分产业与环境、资源相冲突,发展不可持续;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承接转移的产业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过度依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承接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承接质量;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产业转移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转移承接力度,提高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徽建筑》2010,(4):1-1
<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  相似文献   

13.
<正>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规划背景当前的荆州处于众多机遇的叠加期,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汇集,湖北省也正在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荆州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期。随着现代人工大运河江汉运河的通水通航,运河将沿线荆州、荆门、潜江、天门的4市11个乡镇串珠成链,一条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带呼之欲出。位于长江、江汉运  相似文献   

14.
荆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工业发展迅猛。此次规划分析了处在国家级荆州开发区周边乡镇发展的背景,通过分析城郊镇在城市工业拓展时期产生的规划需求,结合发达地区工业集聚区经济独立工业园区后转型发展的需求,研究了处于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城郊镇应采取的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层次,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旅游文化建设也应同步。因此,浮山风景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浮山风景区的区位方面来研究对比,分析其优劣势,从而提出一些研究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雯  王勇 《规划师》2013,29(3):98-102
欧洲空间规划实施机制通过构建多层级的合作体系、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网络化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深化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目前长期推行的国家战略,而区域规划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借鉴欧洲经验,我国区域规划实施机制需在"跨区域治理"、经济政策的实质性支撑以及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三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区域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林下经济成为国家林业中心的战略性转移、发展"非木质林业"的重要产业模式,林下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林业产业创新及与其他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规划实施。文章通过对正在实施林下经济产业的乡镇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进行全面阐述,并结合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近年来的旅游规划实施,总结林下经济发展下的乡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同类地区总结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西方区域规划发展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广斌  王勇 《规划师》2007,23(6):77-80
区域规划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干预和协调地区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日趋深入,区域规划步入了一个全面复兴的时代,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的区域规划应以解决当前和可预见的区域重大问题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规划实施所依赖的各种路径,重视规划实施政策的制定,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应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2)
芜湖市作为皖江示范区龙头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及安徽省未来的快速崛起。本文运用份额-偏移分析(SSM)的相关原理对芜湖市主要产业指标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探讨,进而提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国密集出台了"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加大对广义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调控,但因缺乏与市(县)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广义区域内产业结构脱节,资源浪费严重。作者通过对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进行分析,提出广义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狭义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同时以安庆市为例,对产业发展与布局在区域内面临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布局思考,为市域产业发展和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