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结构及煤矿事故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危险源理论及其结构,分析了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给出煤矿生产系统的危险源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煤矿事故的三类危险源,最后指出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以期提高煤矿事故预防及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是煤矿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危险源理论及其结构,分析了危险源与事故间的关系,给出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的结构,并分析了煤矿事故的三类危险源;论述了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是煤矿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提出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的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最后对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煤矿煤尘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基于以前学者对危险源理论的研究,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并根据能量转移理论和事故因理论,对危险源理论进行了探讨,对危险源进行了定义,即危险源是能够影响或导致能量或毒性的意外释放,以至于破坏系统安全并导致事故发生的要素。将危险源分为了三类,得出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事故致因模型。并以煤尘爆炸为例,对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理论进行了应用,从而得出遏制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事故发生前明确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对事故预防至关重要。基于对事故本质的分析,提出事故触发链条理论,充实了事故致因论。将控制论与事故触发链条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微观安全生产的危险源控制理论,并依据该理论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三步法"。以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控制体系为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工作步骤。危险源控制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安全控制论、安全设计及可靠性问题等,可为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矿事故频发的组织人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第三类危险源和事故致因机理模型为出发点,从管理和经济角度分别对组织人失误进行分析,指出组织人是导致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新荣  夏宁宁  贾真真 《中国煤炭》2006,32(3):60-62,74
煤矿事故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井下存在各种危险源,危险源的失控导致事故及经济损失。分析了煤矿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提出了煤矿危险性概率指数和风险权系数,并给定了参考值和计算公式。通过预测事故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确定生产矿井的危险性类别和生产单元的危险性分级。  相似文献   

7.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煤矿危险源的特点及其失效模式特征,研究分析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诠释煤矿事故致因的理论模型.以切断事故因果链为手段,分析和提出适用于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近日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及控制技术》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系统研究了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等,提出了煤矿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开发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平台;在神华集团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践中,开发了相关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较好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进行及时预警和消除,降低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了基于危险源的煤矿事故预警与管理方法。通过分析现有危险源研究理论,在对煤矿生产过程中人员、机器(物)、环境各种危险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实时危险源数据和非实时危险源数据分别进行风险预警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危险源的煤矿事故预警方法,并建立了煤矿危险源的预警流程,实现对日常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险预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2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及控制技术》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系统研究了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等,提出了煤矿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开发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  相似文献   

11.
张育磊  张楠 《煤炭工程》2019,51(6):169-172
为分配有限的管理资源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对万峰煤矿实际调研,从危险源的所属风险类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风险等级三个角度进行危险源分类,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风险矩阵法对该矿进行了风险辨识及等级评价,形成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管控的两条主线,并通过专家角度的层次分析法及一线工人角度的百分权重法进一步开展第一条主线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频次风险类型中较高风险等级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与高风险等级中高频次发生的事故类型两条主线对危险源及事故类型针对性管控措施的采取具有导向作用,两者相互配合能把控矿井整体的安全风险,确定该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矛盾,避免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规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红  谭慧  祁慧 《中国矿业》2005,14(8):22-25
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重大水害事故,研究表明:在所有导致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含故意违章19.11%,管理失误70.06%,缺陷设计10.19%)所占比率高达99.56%,这使我们对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致因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研究重大水害事故环境特征、特征源交叉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规律图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Gas explosion hazard is the most dangerous haz-ard and always the archenemy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mine, and it becomes the essential problem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mine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and assess gas explosion hazard be-cause gas accumulates frequently and it is apt to ex-plode in many places of coalmines especially in head-ing face. Statistically, gas explosion in heading face accounts for about 60%~70% of the total gas explo-sion accident[1]. …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事故单危险源管理和控制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基于危险源理论,分析了单危险源管理的基本步骤,结合四类危险源的数据特征提出了单危险源的度量标准和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实际应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为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江石  傅贵  王祥尧  安宇 《煤炭学报》2009,34(6):857-860
为验证煤矿员工行为改善对事故预防的有效性,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设计了适合煤矿的行为纠正方法,选取采煤、掘进两区队各工种可观察不安全行为223项,进行了9个月井下试验.将行为安全指数与客观安全绩效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发现行为安全指数提高25%,“违章”比例则降低84.3%,事故扣款比例降低78.9%.结果表明,行为改善可迅速并显著提高企业安全绩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试验也发现,以惩罚为主的我国煤矿现有行为管理方法应随企业发展而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6.
刘玲 《陕西煤炭》2020,39(3):85-88
为了减少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事故的预测和防治能力,开展了透水事故致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探究。通过研究透水事故发生规律,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现场实际,以“鱼刺图分析法”为基础绘制了贴近实际的煤矿透水事故鱼刺图;并建立了4层22类基础事件的事故树模型,对各个危险源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对透水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事故的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帮助,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地震活动与煤矿瓦斯溢出事故之间的影响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波  郑文涛  梁汉东  汪涌 《煤炭学报》2005,30(4):447-450
从地震前后发生的应力集中、应力释放、地震活动(冲击地压)3个角度,分析了开采空间瓦斯涌出量变化的情况,从引发机理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地震活动可能引起煤矿瓦斯事故的结论.地震活动与煤矿瓦斯事故之间的关系,对煤矿生产基础理论和地震中短期预报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Major mineral hazard identifications should consider perilous types of fatal accidents in collieries from its definition, and then set existent hazardous objects and their relevant amount as referenced factors. Eliminating hazards in systems and decreasing risks are their essential purposes with help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By pre-control on major hazards, fatal accidents are avoided, stuffs’ safety and healthy are protected, levels of safe management are enhanced, and perpetual systems are built up finally. However, choosing the prope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s a problem all along. Based on specific condition in Jiangou Coal Mine, method of LEC was applied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pre-blasting process within 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 mechanized caving of steep seams.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of each hazard were put forwar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o, it is practical and operable for the method to develop the giv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as a distinctive impact on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ty products for pre-blasting in 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 mechanized caving of steep seams.  相似文献   

19.
王瑞 《山西煤炭》2010,30(1):41-42,50
针对目前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研究了煤矿事故网络动态控制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潞宁矿轻伤以上事故进行了灰色预测,构建了以危险源预控为核心的煤矿网络动态安全体系。根据资源整合煤矿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类重大隐患,提出动态管理的管理域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