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某发动机和压缩机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燃气机驱动空气—水热泵机组建立了模型。计算了不同转速和室外温度运行条件下燃气发动机、热泵系统和整个机组的供热性能。结果显示,由于回收了发动机的余热,热泵机组的供热能力大大增强,余热可占总供热量的30%。降低转速对机组的性能可以提高机组的一次能利用率。环境温度为7℃时,低速运行时,机组的一次能利用率高达1、6以上。而室外温度对热泵系统的供热能力影响较大,对发动机的余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在作者设计和建立的实验台上进行了CO2 跨临界水—水热泵多种工况的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系统运行稳定、调节方便。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运行时的最大制冷 (热 )系数取决于系统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CO2 跨临界循环热泵较之传统工质热泵具有较大优势 ,尤其是在高温热泵领域。指出了系统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某水相变能热泵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相变能热泵供热系统和水相变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对水相变能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该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CO2跨临界水—水热泵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作者设计和建立的实验台上进行了CO2跨临界水-水热泵多种工况的循环性能实验研究,系统运行稳定、调节方便,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时的最大制冷(热)系数取决于系统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CO2跨临界循环热泵较之传统工质热泵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在高温热泵领域,指出了系统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处于部分负荷状态运行的时间长,效率低。常规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采用台数调节的方法,使得部分制冷设备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台压缩机和多个室外换热器并联的改进流程,通过改变投入运行的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组合数,来实现系统的能量调节;并在混合式热泵系统的空气/水热泵机组中分别采用这两种流程,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部分负荷时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级和双级耦合两种运行模式下,相对于传统流程而言,采用改进流程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由于室外换热器面积的增加,不仅使得机组的运行工况得到一定改善,而且其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其制热量和制热能效比(EER)最大增幅可分别达41.1%和43.3%。  相似文献   

6.
直燃型氨——水GAX吸收式热泵的计算机仿真及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华  朱彦 《暖通空调》1997,27(6):34-37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仿真,设计及优化技术研制直燃型氨-水GAX(发生器-吸收器热交换)吸收式热泵的过程,并阐述了氨-水单效及GAX吸收系统的原理,结构及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热源水-水热泵全年冬夏暖冷联供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系统流量对热泵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运行流量为1000L/h。并实测得到单位管深换热率及埋管的有关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冬季吸热曲线和夏季放热曲线。  相似文献   

8.
混合工质在地热热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40-45℃地热尾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系统,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循环性能较好的低环害混合工质,以达到实际运行和环保要求;其次,根据不同的冷凝器水流量和进口水温,总结得出了大量稳定工况实际样本,绘制了不同流量和水温下的COP值曲面,为热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变工况调节运行智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环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航  蔡龙俊 《暖通空调》1996,26(6):61-64
阐述了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以及水环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WLHP系统的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认为WLHP系统不仅能回收利用低位热能,既可供热又可供冷,而且能效比较高,这种系统在国内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江水作热泵系统冷热源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水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分析了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水作为冷热源适于发展水源热泵技术,应优先选择壳管式直接利用热泵系统。此外,针对长江水泥沙含量高、夏季悬浮物和微生物数量多的问题,探讨了江水的净化处理、增强传热和除垢、热泵系统工况分析、取水方式以及江水二次利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 《山西建筑》2008,34(17):249-250
结合西安地区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与竣工验收中发现的节能施工方面的问题,简述了新建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与原有建筑物的改造措施,对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及生态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隽 《煤气与热力》2002,22(4):374-375
介绍了在玻璃瓶生产线上采用热管式余热锅炉的效益,每年可节约重油540t,并且投资少,占地少,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结霜、压缩机液击等问题,在传统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在热泵蒸发器前串联空气预热器。以兰州地区为例,阐述了采用这一新型方式的系统优缺点及其在兰州地区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室外冷空气温度低至冬季最低气温时,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热泵的运行稳定性,节能经济性可观,解决了冬季运行难的问题,为寒冷地区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热源型太阳能热泵夏冬两季节能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智  刘骥  虞维平 《建筑节能》2008,36(3):67-69
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两大途径,太阳能热泵系统以其显著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家用热泵型空调器结合运行的双热源型热泵系统,并对其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构成进行了介绍.在对其在夏,冬两季运行工况下的节能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吕晋梁 《山西建筑》2003,29(4):146-147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 ,分析了现行供热收费方法的弊端 ,提出了我国推广热计量的对策 ,并对供热计量的形式及仪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最后建议推行合理的收费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螺杆式冷水机组中增加一个热交换器,将其改造成热回收螺杆式冷水机组,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从而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7.
马敬誉  梁利人 《山西建筑》2010,36(22):255-256
阐述了地源热泵节能、太阳能和屋面保温隔热节能、墙体保温节能及门窗工程节能等一些节能措施,通过实施各项节能措施,进而缓解能源紧张局势,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热计量试点研究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与供热改革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热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阐述了热计量试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研究结果,相应地提出技术措施与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晶晶 《山西建筑》2014,(15):219-220
简要介绍了热管换热器的特点,通过对热管换热器与其他换热器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热回收领域的优势,并结合工程实例,以实际数据证明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刘军 《暖通空调》2007,37(11):85-89
简要介绍了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造价构成及运行费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