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崔节兴  张俊利 《市政技术》2011,29(3):130-133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材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抗剪强度不足,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决于混合料矿料间的内摩阻力和沥青与矿料间的黏结力。从沥青混合料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与内摩阻力和黏结力有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徐庆平 《市政技术》2012,30(5):27-32
沥青路面车辙是城市道路病害之一。车辙的产生导致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严重的会破坏路面,降低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南京市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调整优化矿料级配设计和外掺抗车辙剂,提高沥青混合料夏季高温抗变形能力、雨季防水损害能力、冬季低温抗裂能力,综合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实现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改善,以解决或降低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以沥青路面作为主要路面形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细集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车辙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测试;采用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来验证细集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摆式系数摩擦测定仪来测试沥青混合料车辙板的抗滑性能。试验表明:使用棱角性丰富的细集料更有益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提高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使用碱性和泥土质量分数低的细集料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道路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七种沥青与不同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分析研究沥青混合料性能与路面使用性能关系,提出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指标的界限值经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交通量的增加使沥青路面产生了大量车辙和裂缝,极大影响了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组成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是影响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不同成型方法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好于击实方法。研究结果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润萍 《山西建筑》2003,29(8):231-232
沥青路面车辙的过量存在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组成、交通荷载等方面就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车辙的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珍贵 《中外建筑》2006,(4):138-140
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了各种混合料组成参数时矿料间隙率的大小。提出了通过控制矿料间隙率来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和车辙实验来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8.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一种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SMA以其优良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等级道路路面的面层。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普通和改性两种沥青并分别掺入一定剂量抗车辙剂对中粒式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研究。首先检验试验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接着对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最后采用高温抗车辙试验、低温抗裂性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上述4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抗车辙剂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评价与车辙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成因及产生机理,并给出了几种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评价指标,介绍了用压实参数和间接拉伸强度联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的方法,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车辙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前后其体积参数对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轮碾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并对试件钻芯取样,分析芯样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等体积参数。结果表明:辙槽处芯样的空隙率明显小于车辙前的;油石比在4.0%附近时,轮迹两侧的空隙率大于等于车辙前的,随着油石比的增大,轮迹两侧的空隙率减小并小于车辙前的;辙槽处芯样的空隙率要小于轮迹两侧的。  相似文献   

12.
何倩 《山西建筑》2014,(32):123-125
详细介绍了采用GTM法进行忻保高速公路路面交安二合同段上面层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GTM法设计的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检验,指出其在最佳油石比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抗车辙能力、抗渗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景运峰 《山西建筑》2014,(18):164-165
对车辙产生的机理及类型作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粉胶比、集料、沥青面层厚度对车辙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years, recycl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pavement rehabilitation alternatives, and different recycling methods are now available to address specific pavement distresses and structural nee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crumb rubber size and type influences on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 mixtures.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use of three rubber sizes and two rubber types (ambient or cryogenic) in the mixture containing 25% RAP mixture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crumb rubber was helpful in increasing the 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 (VMA) in Superpave mix design and improving rutting resistance of mixture regardless of rubber size and type. On the other hand,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ITS) valu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mixtures made with three type rubber sizes. However, the increase of rubber size, regardless of rubber type, reduced the resilient modulus values but extende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modified mixtures.  相似文献   

15.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处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宁高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介绍了低标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情况,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较好的经济性,在高等级公路车辙病害处理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柳敦二级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地处敦煌市戈壁滩内,大温差、强紫外线等自然条件对沥青路面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能满足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求,本文结合柳敦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实践,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原则,提出沥青路面面层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及指标发现,混合料油石比应比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油石比小,其中AM-16混合料沥青饱和度宜在55%以下且尽量趋近50%,AC-13C混合料沥青饱和度宜小于70%并尽量接近6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PR PLASTS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分析,进行了高抗车辙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试验,施工配合比设计和马歇尔试验,确定出添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并依此进行车辙试验,确定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最佳添加量为沥青用量的4%。  相似文献   

18.
张俊锋 《山西建筑》2011,37(1):130-131
结合忻阜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P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设计,并对P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作了具体阐述,指出PR改性沥青混合料能有效降低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类型进行了阐述,从设计、施工、管理、材料、养护等方面分析了车辙病害的形成原因,并对车辙病害具体的维护处治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利于提高路面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冯辉 《山西建筑》2011,37(7):125-126
针对城市道路路面结构早期损坏严重的现象,阐述了重载交通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以及车辙性能的影响,对水泥稳定类基层的病害成因做了分析,从路面的材料设计及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沥青路面早期主要病害的养护维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