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马山矿石金、砷、硫的选矿分离回收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珩 《黄金》2003,24(10):32-37
天马山矿矿石属含砷高硫难选金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选金、次氯酸钙作氧化剂氧化浮选分离黄铁矿和毒砂、磁选分离磁黄铁矿和毒砂工艺流程,综合回收金、硫、砷,取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此工艺比较适合天马山矿石性质和该矿实际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厂入选矿石属于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类型。工艺方法为混汞-浮选联合流程。1963年,由于将一段选别流程改为二段选别流程,使金回收率提高到80%。1964年通过系统的试验,在工业生产上正式采用三段选别流程,使金回收率达到90%。本文是三段选别流程小型试验和工业生产实践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铂族金属储量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铂族金属资源综合高效回收利用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浮选法是当前铂族金属矿物选别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方案复杂、流程长、药剂消耗大且回收难度高。鉴于铂族金属回收难度大,基于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行选别流程优化是铂矿石浮选研究的重点。其中,浮—磁联合、重—浮联合和混合浮选工艺等联合流程的使用是选别流程优化的重点方向;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和微波预处理技术对提高铂族金属矿石的选别指标具有重要作用;高效组合捕收剂和新型抑制剂的应用可强化对铂族金属的回收。由于对铂族金属选矿分离流程仍缺乏系统研究,未来需重点加强铂族矿物选矿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2.1.2选矿①根据不同矿石的性质,采用先进的节能选矿工艺。对贫化率较高的矿石,应先采用光电分选或重介质选矿,预选抛废。对复杂的多金属矿及难选的氧化矿,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先进的选矿复合流程或选冶联合流程,发展超细碎及多碎少磨工艺。②采用先进节能的选矿技术和设备。破碎设备发展强力破碎及超细碎机;磨浮设备要大型化,提高选矿效率;精矿脱水采用高效、自动立式压滤机,推广自动压滤-圆筒干燥二段脱水工艺,淘汰精矿浓缩-过滤-干燥三段脱水工艺;尾矿采用高浓度输送,改造、淘汰低浓度多段排放尾矿;节约选矿用水,尽量循环用水;有条件的选…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某金铅锌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指标较低、药剂制度复杂且用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原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并开展了大量探索性试验,最后提出采用磁选脱除磁黄铁矿-金铅混合浮选-金铅分离浮选-尾矿活化选锌的原则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显示: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含量为43.68×10-6,回收率为46.12%的金精矿;铅精矿中金含量为162.00×10-6,回收率为35.39%,铅含量为38.53%,回收率为72.24%,金的累积回收率达81.51%;锌精矿中锌含量为42.79%,回收率为67.51%。与原有选矿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提高了选矿指标还大幅减少了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某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清该矿石工艺类型、主要回收目的矿物种类、粒度特征及嵌布特征等,为其制定合理的选别流程及技术条件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矿石及目的矿物工艺特征,确定了原矿重选—重尾浮选金银铅—金银铅尾浮选锌的选别流程,金、银、铅及锌都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介绍了复杂难选的黑白钨混合矿的选矿工艺进展及发展方向。基于黑白混合矿其伴生组分复杂,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等特点,选别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在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和选矿设备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采用以浮选为主,结合重选、磁选等多种选矿方法的联合工艺处理黑白混合钨矿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在钨选矿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选冶联合流程针对复杂难处理的钨矿具有良好的效果,探索简单有效,技术经济合理的选冶联合工艺是今后钨矿选矿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对哈萨克斯坦某金矿矿石性质分析、选矿试验研究,设计了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3个矿区不同类型矿石进行分别分选。整体设计工艺为两段一闭路破碎,跳汰机重选预先抛尾,一段磨矿后尼尔森选矿机重选回收颗粒金,二段磨矿后浮选获得金精矿、铜精矿和铅精矿。工艺设计充分考虑了工艺流程的灵活性、合理性,为选矿厂选矿工艺设计及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某氧化铜矿石氧化率高达59.14%,其中的硫化铜以次生为主,难以选别。采用一粗—三精—三扫浮选流程,先选硫化铜后选氧化铜,药剂制度复杂,难以管理,选别指标较低,铜回收率仅80.25%,且矿石中的金没有得到有效回收。研究了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分选矿石,获得铜金混合精矿,其中铜品位19.27%,铜回收率89.32%,金品位58.64g/t,金回收率86.11%。分选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某铅锌硫多金属矿金属矿建设规模为1 000t/d。根据矿石性质及选矿试验,设计采用了二段破碎+一段筛分的破碎流程及优先浮选的选别流程,优先选铅再选锌最后选硫,最终精矿产品为铅精矿、锌精矿和硫精矿,金属银在铅精矿中回收。  相似文献   

11.
于雪 《有色矿冶》2001,17(4):10-14,18
阐述了通过选矿工艺的改进和新型浮选药剂的应用,在保证某金矿金的浮选和氰化作业总回收率不低于85%的前提下,使浮选金精矿含硫品位由原来的8%-10%提高至15%以上,从而为实现浮选金精矿焙烧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经矿石矿物组成及选矿试验研究,利用矿石中各种矿物的浮选特点,采用反浮选脱泥、中矿脱泥及浮选尾矿再磨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使用对细粒金有良好捕收效果的SK浮选剂,氰化浸出使用氢氧化钠代替石灰。研究表明,采用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适应该矿物特性,选别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2.
细粒浸染多金属斑岩型锡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方某锡矿矿石性质和物质组成,进行了合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提出了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泥、砂分选,中矿单独处理,细泥归队集中选别,硫化矿回收,以锡、钼为主要回收目标的选矿工艺.经三种流程试验对比,推荐了较合适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矿试验,确定了较优的选别工艺为先氰化后浮选,考察了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氰化钠用量、氰化时间、捕收剂用量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的回收率可达76.94%,选别工艺适应该性质矿石,工艺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某矿石金、铜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兵  任华杰 《黄金》2009,30(6):46-48
选矿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浮选药剂制度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捕收剂浮选金,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矿石金的浮选回收率可达到90%;采用浮选铜、硫分离,既可回收金精矿中的铜,又可消除铜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试验采用的工艺流程及浮选药剂制度适应该矿石特性,选别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5.
阎超 《甘肃冶金》2009,31(2):55-57
肃北某铁矿石原矿品位较高,达48%以上,但属于混合铁矿石类型,选别工艺复杂,原矿欲进入酒钢流程进行选别。为了查明该矿石对酒钢选比工艺的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焙烧磁选和强磁选选矿试验,以试验数据与酒钢矿石选别指标对比来分析其进入酒钢选矿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永平铜矿老窿矿矿石工艺特性和浮选工艺特点。通过选矿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老窿矿矿石铜硫品位高、含泥多、铜氧化率高,单独选别其回收率低,而与长期生产上的原生矿矿石混合选别则配入量不宜高于60% ;老窿矿矿石与原生矿矿石混合选别,不仅稳定了原矿品位,而且获得了较好选矿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一种用于处理难选的含金和含砷矿石的重选-浮选联合选矿流程,它包括二段磨矿和使金回收到重选精矿中,以及在第一段磨矿后通过中间的页岩浮选回收到硫化物浮选精矿中。提出了几种新的药剂制度以提高金在硫化物浮选精矿中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对难处理卡林型混合金矿石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处理该矿石合理的工艺流程及药剂条件。即采用细磨后强化浮选自然金及硫化物、浮选尾矿氰化回收氧化物的联合选别工艺,经实验室开路流程得到含Au品位55.89g/t,Au回收率70.08%的金精矿。浮选尾矿直接常规氰化浸金,Au作业浸出率91.5%。联合选别Au综合回收率90.4%。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选矿方法的应用都取决于矿物组成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有用矿物的结构特性。粗粒嵌佈的矿石,假如其组成中各矿物的比重差異很大时,一般是用重选方法选别。当细粒嵌佈时则普遍采用浮选。在实际条件下,常常须选别那些粗粒嵌佈而各组成的比重差異又很小的矿石。重选方法不能得到金人满意的效果,而在浮选前进行细磨又会使有价矿物过粉碎,造成矿泥中的损失并过量消耗动力。在特殊条件下粗磨,采用浮选和重力浮选就可以大大地改进技术操作过程的指标。有用矿物选矿方面的现代技术政策是趨向阶段选矿流程的应用。全浮选、段间浮选、与磨矿成闭路循环的浮选就  相似文献   

20.
李平 《江西有色金属》1998,12(2):28-30,33
介绍了某贫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阐述了采用两段磨矿-两段磁选(弱磁、SLon型强磁)-浮选的选矿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流程是适宜的;SLon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难选细粒贫赤铁矿物分选效率较高,浮选流程药剂制度简单,选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