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概况;我厂是年产水泥4.4万吨的小型国营企业。主要设备有Φ2.2×8米机立窑一台,Φ1.5×5.7米生料磨两台,Φ1.83×6.4米水泥磨一台。近几年来,由于使用和掌握了“匀速卸料”新技术,水泥产量超设计能力,超历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生产硅酸盐大坝水泥和硅酸盐矿渣大坝水泥的中型水泥企业。年耗燃料油6万余吨,耗电5000多万度,耗能总量为11万吨标准煤。“六五”期间,我厂有计划地开展了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节能增产活动,能耗逐年下降,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5年与1980年相比,水泥产量增长6.43%,工业总产值增长4.39%,耗能总量下降9.78%,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3.56%,熟料烧成燃料油耗下降了8.72%,水泥生产综合电耗下降1.31%,水泥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5.23%,耗能水平进入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行列。1984年被国家建材局命名为建  相似文献   

3.
我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预应力水泥压力管(一阶段工艺)、自应力水泥压力管和预应力水泥电杆。1979年以来,我们狠抓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其中预应力水泥压力管连续四年在全国行检中名列前茅,1983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银牌”到手后,我们未停步,在进一步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使之走向制度化、标准化的同时,又着力于在开展技术革新、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下功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人们高兴地说:咱们的银牌产品又插上了金翅膀! 我厂的预应力水泥压力管问世以来,以抗渗性好、管子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优良、经久耐用等特点深受用户欢迎。但是,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4.
我厂建于1970年。由于设备陈旧,缺乏管理经验,所以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1972~1979年累计亏损达67.8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大胆改革,积极推行了经济责任制,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从1980年起,产量、产值、利润逐年递增。1985年完成产量3.8万吨,产值239万元,利润61.3万元,比1984年增长33~35%。1980年以来,出厂水泥合格率和富裕强度合格率一直保持100%,连续四年获全省水泥质量评比第一名。1984年雁塔牌425号普通水泥被评为国家建材局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 自全国开展第一次“质量月”活动以来,我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认真整顿企业,使综合瓷检合格率过去多年徘徊在81%左右的水平上升了3.4%。去年,我厂又在这个基础上试行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由于在一季度试点阶段,TQC未被广大职工重视,而在九、十两个月里又受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致使已经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上半年,四川省建材工业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同步增长。各地、市、州系统内建材企业,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307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全省水泥产量达到424。8万吨,其中地方水泥301.5万吨,此去年同期增长11.2%。水泥压力管、玻璃纤维、卫生陶瓷、轴面砖、石膏、石膏条板、工业原料云母、石墨、大理石板材、水磨石、铸石等产品产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厂是设计年产水泥4万吨的企业。1984年,生产425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4.9万吨,超过设计能力22.5%,获得利润222万元。自1981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省乡镇企业水泥质量第一名。1984年我厂生产的“石井牌”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被广东省及农牧渔业部评  相似文献   

8.
我厂建于1958年,经过“填平补齐”的技术改造,现配套两条φ3×10米机立窑生产线,年产水泥.19万多吨。主导产品为“顺峰牌”425号R 水泥,1984年和1989年两度荣获国家建材局优质产品称号。自1988年开展全国水泥质量行检行评以来,我厂已连续三年荣获立窑“标兵企业”称号。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我厂始建于1958年,现年产水泥30万吨,建厂30多年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产量、产值、利润每年平均以13.2%、15.4%、21.2%的速度递增,企业效益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好势头。1989年产值、利税分别为1865万元和474万元,工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0年出口水泥、熟料10.8万吨,为国家创外汇39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我厂有两条10万吨/年的水泥生产线,Φ2.8×10m和Φ2.9×10m机立窑配套生料磨分别为Φ2.2×6.5m和Φ2.2×7m。随着预加水成球、机立窑偏火自动控制系统和中心通风塔篦子等新技术在我厂应用,两台机立窑的产量明显增加,其中Φ2.8×10m机立窑的产量达10.7t/h,Φ2.9×10m机立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二年建材工业认真贯彻调整方针和全国建材工作会议精神,以企业整顿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取得了均衡增长的好成绩。二十三种重点建材和非金属矿产品中,除水泥压力管、金刚石、石膏板、加气混凝土外,其他十九种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有二十一种比去年有所增长。全国水泥产量完成9407万吨,为年计划的118%,比1981年增长13.5%;平板玻璃完成3583万标箱,为年计划  相似文献   

12.
我厂于1994年8月到11月在三条年产4.4万吨生产线上有计划有组织地试产525~# R普通水泥,取得成功。至今,共产水泥10万多吨,各项技术指标100%达到GB175—92的525R普通水泥标准。使我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取得了良好的信誉,深受用户的欢迎,也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小水泥厂不能稳定生产高标号水泥的观念。现将我厂稳定生产525~# R型普通水泥的经验及措施介绍如下: 1 选择合理的率值 根据本厂的工艺条件和原燃料特点,选择合理的率值,是生产R型水泥的基础。我厂拥有一台Φ2.2×7m东风窑,二台Φ2.2×8.5机立窑,生料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生产石墨坩埚的专业小厂,职工仅98人,年生产能力为500万个石墨坩埚,占全国总产量的12%。产品除畅销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还远销美国、泰国、孟加拉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居全国同行业出口量的第二位。我厂的“金鸡牌”石墨坩埚能够占领激烈竞争的市场,其关键在于重视产品质量。我厂有健全的全面质量管理机构。厂部设TQC委员会和办公室,车间和科室的Q C小组共25个,成员占职工总数的63%。自1985年起,制订了企业中长期Q C教育培训计划,采取“普及、深化、专门”三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增强质量意识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获湖南省1987年T Q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七十年代投产的老厂,现拥有2台机立窑和2台Φ2.2m的球磨机,年产金沙牌水泥10万吨。另外,通过控股和商标转让,分别在沙县高砂和琅口建成年产10万吨和2万吨的水泥粉磨厂。几年来我厂通过抓质量促效益,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去年出厂水泥实际标号达到516号,安定期为1.57天,企业效益也较好。1993—1995年三年共实现利税2182万元,其中去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仍实现利税414万元(利润154万元),成为三明市少数几家盈利水泥企业之一。年初我厂被三明市建材工业局评为三明市建材系统标兵企业,我也被省建材工业局推荐为全国建材系统先  相似文献   

15.
湘乡水泥厂自1975年以来,水泥生产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1年与1975年相比,水泥产量由55.61万吨达到90.2万吨,提高62.3%;全员产值劳动生产率(1970年不变价格)由16714元/人·年达到21850元,提高30.73%;单位成本,425号矿渣水泥在原燃材料涨价的情况下,由每吨33.02元降至28.9元,降低12.48%;百元产值提供利润由18.08元达到37.65元,提高108.24%(包括产品涨价因素在内);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由28.84元降为12.71元,降低55.93%。可贵的进取精神1975年以前,该厂在全国水泥企业中,无论生产水平或经济效益,均处在中游状态,生产起落很大,管理比较混乱。1974年仅生产水泥33.51万吨,实现利润142.36万元。  相似文献   

16.
浅淡高细磨技术在我厂应用的效果苗春杰吉林松江水泥厂技工学校1引言我厂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吨水泥,现有两台Φ3.3×52.36m的立波尔窑,一台Φ3.3×52.36m的RSP型窑外分解窑,相配套的是三台Φ3.0×11.0m的闭路生料磨,七台Φ2.4...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沪宁高速公路需要525#水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我厂在2条年产10万t水泥的Φ2.90m×10m机立窑生产线上,尝试生产525#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2万t,支持了  相似文献   

18.
我厂是一个由生产钾钙肥、二硫化碳的化工厂转产水泥的小型国营企业,转产10年来,产品质量逐年提高:425号以上水泥比例连续5年保持100%;出厂水泥合格率连续8年保持100%;我厂生产的“(?)水”牌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1990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去年通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我厂的产品质量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8月份,全厂共生产水泥1.7万吨;出厂水泥合格率、富裕标号合格率、425号以上水泥  相似文献   

19.
我厂于1988年9月建成,1989年3月投产.有一条Φ1.7×7M塔式机械立窑生产线,设计规模为年产325#及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万吨.我厂自投产以来主要进行了以下技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厂是年产4.4万吨水泥的地方国营水泥企业。自1982年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技术进步,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取得可喜的成果(见下表)。从上表看出,我厂产品质量和利润逐年上升,煤耗逐年下降。出厂水泥合格率连续保持“双百”,“青龙山”牌325号、425号矿渣水泥,于1981年和1985年两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技术进步,提高装备水平我厂是1958年建立起来的小型立窑水泥厂,年设计能力为2万吨。由于设备陈旧、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