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EFDC建立闽江干流(福州段)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闽江口不同调水方案对闽江干流(福州段)咸潮上溯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潮上溯距离与闽江口调水流量成正相关关系,调水流量的增加导致上游径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咸潮上溯距离增加。  相似文献   

2.
童俊 《净水技术》2020,39(1):58-68
通过对金泽水库及其上游来水的水质水量监测,分析金泽水库及上游来水水质特征与变化规律,认为:水质类别均值为Ⅲ类~Ⅳ类,极值为Ⅳ类;影响金泽水库水质的主要特征因子有石油类、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化学需氧量、氟化物、铁、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锑这9项;东太湖水质水量、支流流向及水质、污染物通量、降雨与太浦河泵闸调度是影响干流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金泽水库上游来水水质的建议,将降水量超过50 mm与关闸作为锑预警指标,泵闸联动,保障金泽水库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用于04-08年闽江在闽清县的格洋口断面水质数据分析,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2005年以来该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II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但污染程度06--08年以来逐年呈上升趋势。其评价结果与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扬州新城河是扬州城区一条流域较广的内河,污染治理多年,但水质一直难有较大提升,原因在于河道流经区域多,治理主体繁多,维护盲点多。为治理新城河,扬州市确定了水质交接和双向补偿方案。今年4月起,如果河流上游水质达标,下游的扬州市经济开发区每月将补偿上游的邗江区10万元;如果上游不达标,邗江区将按污染物超标倍数向开发区补偿5万~10万元。  相似文献   

5.
按照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供水保障组的统一部署,水利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两支水质监测队伍13名技术人员,二台水质自动监测车及必要的监测设备已于5月18日到达灾区,协助四川省水利部门开展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工作。目前,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方案已初步商定,5个水源地,8个水源地上游河流控制断面已列为先期工作重点。5月19日上午,2台水质自动监测车已分别到达都江堰市水源地上游白沙河断面、成都市第六水厂水源投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2007-2010年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NH3-N和CODMn污染主要来自其上游的淀山湖及省界来水,淀山湖、拦路港斜塘及黄浦江上游主干水质污染程度有逐年降低趋势,淀山湖尤为明显,黄浦江几大支流依据污染程度排序为大泖港〉园泄泾〉斜塘〉太浦河;黄浦江原水中的NH3-N和CODMn可以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效降低,使出厂水水质达标;移动源污染(船舶)已成为黄浦江水源地最难以控制的污染源之一,并成为原水供应最主要的风险;建议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区域内外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分为四级,并提出相应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浩良河化肥厂循环水的化学处理武进精细化工厂韩成斌浩良河化肥厂徐永文一、循环水处理方案1.水质特点浩良河化肥厂工业用水水源为汤旺河地表水作为补充水,水质一年四季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浊度、Ca2+、M碱度以及pH值等数据上。近来由于上游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  相似文献   

8.
以闽江感潮河段为原型,建立物理模型,分析不同上游径流量对盐水入侵的影响,构建入侵距离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在潮周期内,盐度随涨潮递增,落潮递减。垂向上,盐度从表层向底层递增。径流量低时,盐度随紊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纵向上,盐度从上游向下游递增;高径流量下,涨潮时盐水上溯距离短,盐度较低;落潮时,各水层盐度距下游越近,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9.
娄孝飞  王颖  张海军  张海平 《净水技术》2020,39(6):67-72,82
基于2015年—2019年嘉兴市区河道水质及降水量历史资料,运用Mann-Kendall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河道水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D_(Mn)、COD_(Cr)、BOD_5、NH_3-N和TP浓度大部分时间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9个省市控断面中,石臼漾水厂的水质较好,位于市区下游的北运桥和人中浜断面的水质相对较差;5年中河道水质呈极显著的改善趋势,其中,COD_(Mn)和NH_3-N浓度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嘉兴市及整个杭嘉湖区域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市区仍存在一定的污染源;市区河道水质浓度与上游来水水质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受上游来水的影响很大;河道水质浓度对降水呈现出复杂的响应特征,表明不同水质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污染来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周姣  罗天志  张凯 《广州化工》2023,(18):88-90+106
通过2021年宜宾市境内3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分析结果的调查统计,分析评价了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Ⅰ~Ⅲ类水质比例100%,总体水质为优,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消失。长江流域宜宾市境内水质优越排序为:金沙江河流>长江水系>岷江河流;干流水质>支流水质,支流上游段水质>支流中下游段水质,支流偶有超标现象,超标指标为石油类、溶解氧和总磷;部分小支流水质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溧阳市是太湖流域水质达标的关键区域之一。文章主要采用2013、2014年两年1~6月新村里断面水质数据,对该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初步探讨水质波动原因,提出区域达标对策。结果表明:(1)14年上半年水质状况总体劣于2013年同期;(2)氨氮污染比较突出;(3)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等本地污染源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上游来水和季节性水量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3-2017年乌江流域沿河段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乌江流域沿河段水质变化趋势。调查该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策措施,为乌江流域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乌江流域沿河段水质的主要原因是总磷污染,且总磷的主要污染负荷来自乌江上游。通过历年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该段总磷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3.
福州西湖生态补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湖以及上游补水水源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补水水源和西湖水质加密监测,获得西湖整体水质状况、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物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湖治理,特别是生态补水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基本Ⅲ-Ⅳ类,具有藻类较低、高锰酸盐指数高、季节性氨氮较高及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的特征。常规工艺和强化常规工艺对分子量小十3K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率不到5%,难以使出厂水CODMn降低到3mg/L以下,出厂水生物稳定性仍然较差。  相似文献   

15.
对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太浦河金泽段在感潮水文条件下的主要水质指标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潮整体上利于金泽水源地取水口总氮、总磷、总有机碳、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的指标改善,而对浑浊度和锑无显著影响;涨落潮对水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太滆运河为对象,研究其沿程水质变化,并进行成因解析。上游红湖大桥和下游百渎港桥为地表Ⅳ类,中间良久大桥至分水东桥段水质为Ⅴ类。2011~2014年太滆运河水质呈恶化趋势,2015年水质有所改善。太滆运河-百渎港沿程各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NH3-N和TP。各监测断面污染物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枯水期,谷值一般出现在丰水期。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评价金泽水库及上游来水的水体环境质量,选择太浦河沿线及金泽水源地9个监测点,根据9项特征性水质污染指标,运用TOPSIS模型,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各断面L_i值分析,水体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金泽水库出水(0.5991)太浦闸下(0.548 8)库中央栈桥(0.3607)平望大桥(0.1900)引水河入库桥(0.1655)金泽水库取水口(0.1101)黎里东大桥(0.0786)芦墟大桥(0.0545)金泽水文站(0.0399)。通过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对比,明确TOPSIS模型优劣。TOPSIS模型可为金泽水库及上游来水多指标的水质综合评价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左海-西湖存在湖水水质指标中TP、TN超标,同时湖中淤泥沉积较多等问题,不能满足V类水体功能和构建生态城市的要求。分析认为造成左海-西湖水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湖体上游来水沿线污染、来水中悬浮物沉积和湖体水动力差三个方面。为此,针对性地提出水质净化+补水循环+常态清淤组合技术方案,并采用MIKE21模型对方案进行了水力和水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技术方案能充分改善湖体水动力和提升湖体水质。  相似文献   

19.
主成分分析法在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渭河宝鸡段干流5个典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该流域水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渭河宝鸡段水质整体良好,部分区域有中、轻度污染,且以有机污染为主;虢镇桥断面污染最严重,林家村最轻,总体而言下游断面污染程度高于上游断面,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主成分分析法较好地解决河流水质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污水治理为实例,对污水含油阶段性超标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比分析各站在处理液性质、处理条件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差异因素;论述了上游对下游的沿程节点影响,同时也反向论述了包括集中反冲洗、老化油回收、容器污染等下游对上游的反向影响。并且,制定水质风险管理流程图,对治理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