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仲谨  穆瑞花  李源明  全晓 《精细化工》2007,24(10):1018-1021,1025
研究了凤眼莲与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中,凤眼莲与AA和AM质量比、AA与AM质量比、(NH4)2S2O8-NaHSO3用量、K2S2O8用量、AA单体浓度、AA中和度、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硼酸浓度对树脂吸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凤眼莲与双单体AA、AM质量比为1∶6,AA和AM质量比为3∶1,AA单体浓度为1.6 mol/L,AA中和度为40%,m〔(NH4)2S2O8-NaHSO3〕/m(AA)=0.006 6,m(K2S2O8)/m(AA)=0.011 6,m(MBA)/m(AA)=0.016 6,反应温度为75℃时,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SAR)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硼酸浓度为100μmol/L时SAR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接枝效率为50.5%,单体转化率为86%,吸水率为450 g/g,吸盐水率为120 g/g;SAR吸水速率快,大约30 min左右即可达到饱和;SAR保水性能好,抑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三氯化铝为交联剂,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并对产物进行性能测试和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的结构表征。考察了影响产物吸水性能的5个合成条件,在反应温度65℃,3 mLw(K2S2O8)=1%水溶液,2 mLw(AlCl3)=1%水溶液,m(淀粉)∶m(丙烯酸)=1∶6,单体中和度70%时,树脂达到最高的吸去离子水倍数1 440 g/g。产物粉末2 min可达到饱和吸水率的50%,凝胶能有效延长水分蒸发时间,吸自来水率达到560 g/g,具有良好的工农业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原胶/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黄原胶(XG)/膨润土有机-无机复合SAP(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复合SAP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XG与膨润土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当m(AA)∶m(AM)=5∶1、AA中和度为75%、w(膨润土)=5%、w(引发剂)=1.0%和w(交联剂)=0.08%时,相应的复合SAP具有最大的吸水倍率(863.8 g/g)和吸盐水倍率(109.4 g/g)。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淀粉充分糊化后,以氧化-还原增效剂(K2S2O8-Na2SO3-CJ-1)为引发剂接枝丙烯酸(AA)单体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水率工艺参数为:m(引发剂)∶m(AA)=0.75%、m(交联剂)∶m(AA)=0.25%、m(马铃薯淀粉)∶m(AA)=1∶4.5、中和度85%、反应温度60℃、交联温度120℃、交联时间3.0h。试样在蒸馏水条件下的吸水率为691.60g/g,质量分数为5%NaCl水溶液条件下的吸水率为54.80g/g。高吸水树脂在草坪上应用研究表明高吸水树脂在草坪中的施用对减少灌水次数,改变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面蒸发,增强草坪抗旱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NaHSO3/K2S2O8的引发下,使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在壳聚糖(CTS)分子链上接枝聚合,并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进行一定程度的交联,制得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所得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树脂具有最高吸水性能的最优化反应条件为:m(CTS)∶m(AA)∶m(AM)为1∶3∶1,丙烯酸的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4%,交联剂用量0.04%,反应温度45°C。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树脂最大吸水倍率可达402 g/g,吸盐水(浓度0.9%)倍率可达102 g/g,定性观察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凝胶强度为良。最后采用SEM和TG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7,(3):508-512
研究以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淀粉为基体,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淀粉基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淀粉高吸水树脂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淀粉∶AA∶AMPS为2∶8∶0.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6%,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0.2%时,产物淀粉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吸水率达到了917 g/g,在0.9%生理盐水中吸盐水率为69.2 g/g,且吸水速率较快,重复使用3次基本不影响其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3):508-510
研究以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淀粉为基体,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淀粉基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淀粉高吸水树脂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淀粉∶AA∶AMPS为2∶8∶0.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6%,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0.2%时,产物淀粉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吸水率达到了917 g/g,在0.9%生理盐水中吸盐水率为69.2 g/g,且吸水速率较快,重复使用3次基本不影响其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钾与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植酸与丙烯酸聚合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以及KOH用量对聚丙烯酸与腐植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MBA)∶n(AA)=0.0005、n(KPS)∶n(AA)=0.0075、n(KOH)∶n(AA)约为0.70、温度为80℃的条件下合成时,其吸水倍率可达到最优值。而且在接近自然条件下(35℃)失水速度慢,保水时间可达100 h以上,重复吸水性能好。运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腐植酸与丙烯酸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黄原胶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对黄原胶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黄原胶基新型高吸水性树脂。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黄原胶与单体AA和AM质量比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聚合反应温度为65℃,m(黄原胶)∶m(AA)∶m(AM)=1∶5∶1,w(引发剂)=1.5%,丙烯酸中和度为70%,w(交联剂)=0.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到黄原胶分子链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树脂形成一种多孔网络结构。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自来水倍率达869.0 g/g,吸盐水倍率为126.7 g/g,重复利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较优的合成条件为:丙烯酸用量为18g时,羧甲基纤维素2 g,去离子水50 g,NaOH 7.2 g,K2S2O8 0.5 g,1 g/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3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真空干燥温度60℃。此条件下所得1g产品能吸收去离子水474.2g。测定了树脂对去离子水、自来水、模拟尿、模拟血和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并研究了产品的吸水速率、保水性和再生性。  相似文献   

11.
晏凤梅  窦瑶  孙凯  尹国强 《广东化工》2011,38(9):13-14,33
以甲醛和亚硫酸氢钠改性的羽毛蛋白(MFP)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改性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MFP-g-AA)],并用土壤稀释液微生物法,研究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考察了,制备水溶性羽毛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ω(亚硫酸氢钠)∶ω(羽毛)为30∶100、氢氧化钠浓度为0.45%、反应温度96℃、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MFP-g-AA)]树脂生物降解性能最好,其凝胶薄片在5 mL土壤稀释溶液中放置25 d,凝胶表面基本被菌落覆盖。  相似文献   

12.
周亚  郭永超  赵彦生 《广东化工》2011,38(9):19-20,29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原料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50℃,淀粉、丙烯酰胺、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用量的15%、40%、2.4%和0.03%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耐盐型高吸水...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乙烯(PE)回收料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AA),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接枝共聚合成了环保型PE—AA吸水树脂。探讨了原料配比、NaOH溶液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种类及其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AA):m(PE)为8:1、AA用量32g、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4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6mL、交联剂(环氧氯丙烷)2mL的条件下,制备的PE—AA吸水树脂的吸水率为455.3g/g。PE、聚丙烯、聚苯乙烯与AA接枝共聚所得吸水树脂中,PE—AA吸水树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4.
周亚  郭永超  赵彦生 《辽宁化工》2011,40(11):1121-1123,1126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淀粉、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50℃,淀粉、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用量的10%、0.7%和0.03%的条件下,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能力最高可达786 g/g和79 g/g。  相似文献   

15.
魔芋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魔芋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等为原料,经接枝聚合合成了魔芋粉-丙烯酸-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等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魔芋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4,引发剂用量为0.35%(占单体的质量),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为1:1,丙烯酸中和度为80% ,反应温度为55~65℃,交联剂用量为0.75%(占单体的质量)的条件下,制得的SAP吸去离子水可达720g/g,吸0.9%的NaCl溶液为110g/g。  相似文献   

16.
尹沾合  张友全  谭沛 《应用化工》2007,36(12):1207-1210,1214
以含阻聚剂的工业级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及木薯淀粉、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使用自配分散剂,环己烷为连续相,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高吸水树脂。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m(淀粉)∶m(AA)∶m(AM)=1.0∶4.5∶0.9,MA、交联剂加入量分别为5.0%,0.3%(相对AM和AA总质量),引发剂(两次引发)浓度分别为2.0,13.5 mmol/L,油水比例为1.90∶1.00(体积比)。在上述条件下制得的树脂的吸水率≥600 g/g,吸盐率≥60 g/g,环己烷回收率为97.3%。由于引入适量的MA,产物吸水率和吸盐率提高了20%,产物形态由最初的粘接颗粒变成分散颗粒。  相似文献   

17.
用V(环己烷)∶V(淀粉溶液)=4∶1构成反相悬浮体系,m(Span60)∶m(Tween60)=2∶1复配为分散剂,在60℃下以K2S2O8-NaHSO3引发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接枝共聚物微球。正交实验表明,合成共聚微球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淀粉液浓度20%,引发剂用量0.2 g,MBAA用量0.4 g,油水比为3∶1,乳化剂用量1.0 g。用SEM和粒度分析仪对微球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RD,TGA对其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聚物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50.2μm,微球中存在酰氨基结构,与淀粉颗粒相比,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合成出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比[m(丙烯酸):m(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荆用量、单体中和度及聚合温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IR光谱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发生了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