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原市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全市建成中小型水库23座,穿堤建筑物55座,塘坝45座,大中型灌区4个,机电排灌站280处,有工程设施的万亩以上涝区13处,现有机电井60643眼,其中大井11691眼,小井48952眼.411.5公里的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堤防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防洪除涝、灌溉抗旱、改水供水等大中小配套多种功能兼容的水利工程体系.目前,全市水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86万亩,涝区治理面积750万亩,可控制灌溉面积470万亩,发展喷  相似文献   

2.
周至县经过建国47年的发展和开拓,初步奠定了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形成了农田水利、社会水利和环境水利的新体系.据最新调查,全县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1751处,其中水库11座(总库容1070万方),引水渠道125条(总长度76O公里),抽水站61处(总装机1476千瓦),机井5O66眼,排水系统5处(总长度296公里),成立国有、乡有灌区8处;有水利设施面积57.05万亩,有效面积53.28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4O.25万亩.全县15条主要河流,现有堤防176公里,主要堤防90公里,管理人员70多人.周至县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93%,已治理面积达228.1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6.42%.建设“四田”3.4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2.45万亩,水保种草1.18万亩,封山育林17.03万亩.21万亩低洼  相似文献   

3.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全区12个县(市),共有涝区172处,其中3万亩以上的大、中型涝区就有54处,受涝总面积为95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8%。仅就“六五”期间统计,全区累计受内涝面积就有1,040万亩,其中绝产面积300万亩。按1983年正常年计算,总减产粮食23.5亿斤,平均每年减产4.7亿斤。为了根治涝灾,建国以来全区通过兴办水利工程,治理面积达到586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61%。近几年,许多地方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涝区积极发展水田,用种稻来治涝。现在,  相似文献   

4.
1 现状与成就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 2 0世纪末 ,全省已建成水库 74 5座 ,其中大型水库 6座 ,中型水库 56座 ,小型水库 6 83座 ,总库容达到 4 4亿m3;建成万亩以上自流灌区10 7处 ,万亩以上机电灌站 76处 ,小型水利工程1476 9处 ,配套机电井 8170 0眼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 186 9万亩 ;修建堤防 32 88km ,保护耕地 541万亩 ,保护人口 398万人 ;除涝面积 134万亩 ,占易涝面积的 79%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92 79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54.6 % ;累计解决 30 898个自然村 ,10 85万人 ,156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利天地》2003,(2):14-15
1998年以来,我市共完成水利投资11.21亿元,其中国投3.3亿元,省投1.98亿元,市投2.44亿元,区县投1.32亿元,农民自筹2.17亿元。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00多项、机电井4080眼,修筑堤防362.7公里、护坡15.8公里、护岸20公里,基础处理9.35万平方米,消险加固大中小型水库2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9.4万亩(其中水田64万亩)、治涝面积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万亩。总体上全市的水利工程体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省基本上是从无到有修起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重点治理了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和松花江、嫩江、呼兰河等十大江河,以及其它一些洪涝灾害威胁大的中小河流。全省已修筑堤防9,380公里,水库427座,治涝面积2,820多万亩,各类灌区6,000多处,配套机电井69,000多眼,实际灌溉面积近1,100万亩,坐滤  相似文献   

7.
《水利天地》2006,(3):20-21
我县地处嫩江中游左岸,境内有乌裕尔河及中部引嫩、北部引嫩两条人工运河。江河堤防长度155.4公里,其中嫩江干流堤防117,4公里,是国家重点防洪工程,主要保护齐齐哈尔市区、大庆油田及富裕县城的防洪安全,效益总价值超百亿元。目前,全县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和大中型涝区各6处、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1300余座。  相似文献   

8.
绥化地区有易涝耕地1,80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国以来全区陆续建成各类涝区172处。其中建成大中型涝区54处,除涝面积达541万亩。大量治涝工程的修建,明显地提高了抗灾能力,使很多易受灾害的涝区已变成了重点产粮区。但是,由于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连续干旱年份,不少地方偏重于抓抗旱,对涝区治理放松了,在近期雨多的年份都造成了  相似文献   

9.
商州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的土石山区。全市 37个乡、镇 (办事处 ),总人口 53.4万人,总面积 2672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贫困县 (市 )之一。水利工程以中、小型为主。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 12座,渠道 244条,抽水站 72座,机井 2743眼,喷灌 3处;水电站 19座,装机容量 4633千瓦;修筑主要堤防 220公里。水利工程总数达到 4000多处,设施面积达到 9.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9.26万亩,解决了 4.4万人和 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这些工程设施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等多功能综合效益,为改善商州的农业生产条件,保…  相似文献   

10.
依兰县现有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22.5万,拥有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8座,堤防200公里,水田面积37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34万亩,涝区治理面积37万亩。水资源丰富、水害频繁、治理任务重是依兰县水利建设的三大特点。’98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水利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发展时期。随着投资的增加,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也相应加大。由于县级财政能力弱,配套能力不足,匹配资金主要靠以劳代资,通过农民的劳务转化。依兰县农村劳力每年投工20个,完成土石方400万立方米,有效的完成了国家下达和县乡安排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从1999年的总产7.8亿斤到2003年的9.7亿斤,增产幅度高达24%。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三原县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发挥了巨大效益.——水利工程星罗棋布,生产基本条件得到加强.全县建成水库1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座,总库容52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955万立方米.新建了玉皇阁、前咀子水库和徐木抽水站3处万亩以上灌区,改建了清惠灌区.修建各类灌溉渠道1862公里,其中干渠4条58.6公里,支渠18条148公里,斗渠522条448公里;泾惠灌区U形渠衬砌419条283公里,方田面积发展到13万亩。修建排水沟173条232公里。治理低洼易涝面积3.4万亩。全县有抽水站219座,机井3741眼。1985年以来,测改机井1867眼,拥有各类排灌机械40920台,排灌动力达36385千瓦.全县库、井、渠、站设施面积达46.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2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8%,人均1.19亩。近年来,由于全国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工代赈、粮专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在全县形成了具有蓄、提、引、排功能的灌排系统,实现了遇早能灌,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网络,全县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75公斤,提高到374公斤,“双千亩”、“吨粮田”、“双高田”建设进展顺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全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03座,总库容59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75处,机电排灌站1791座,机电井107000眼,发展农田灌溉面积2100多万亩。其中,保灌面积为1600多万亩;治理易涝面积253万亩;改良盐碱地345万亩,全区水浇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13.
初步计划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开工大、中、小各类水利工程200万处,投入资金400多亿元,投入劳动积累工88亿个,完成土石方105亿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57万处,加固各类堤防3万公里,疏浚各类河道3.3万公里,兴修加固水库8000多座、塘坝9.5万座。通过一个冬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增加除涝面积2000万亩,增加灌溉面积17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万平方公里,解决1500万人的饮  相似文献   

14.
咸阳市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针对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问题,深入基层进行了调查。全市现有各类水利工程72612处(座),老化失修的27175处(座),占工程总数的37.42%,其中属自然老化13687处(座);人为破坏4880处(座);水源干枯55处(座);泥沙淤积1520处(座);配套不全2740处(座);共衰减灌溉面积98.22万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26%。市委、市政府把修复水利工程作为振兴咸阳经济的一项基本工作,计划从1986年冬至1990年,全部修复老化失修水利工程,恢复灌溉面积112.66万亩,改善面积83.45万亩,解决25.85万人和15.64万头牲畜饮水问题,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利天地》2012,(4):30-31
汤原县位于三江平原西部,县域总面积3420平方公里,辖4镇6乡、137个行政村。境内有松花江、汤旺河等大小河流23条,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1000余座,大型灌区1处,万亩以上灌区4个,涝区2个,松花江堤防75.5公里。近年来,我县在省厅和市局的指导帮助下,不断理顺水政执法工作体系,完善水政执法工作机制,创新水政执法工作理念,水政执法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基本情况1.1 机构及人员水务局内设5个职能股室:办公室;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公用事业管理股;工程建设股;防汛办。机关现有在编公务员17名,工勤人员3名。水务局下设13个二级单位共有在职职工498人。全系统共有离退休人员117人。水务局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86名。1.2 水利工程现状土右旗现有小型水库1座,即水涧沟水库,万亩以上引黄灌区9处,其中2处国管灌区,即团结渠扬水站、民利渠扬水站,沟灌区1处,即美岱沟灌区,有效灌溉面积6.33万hm2,黄河堤防77.9km,山沟滞洪区3处,即朱尔圪岱滞洪区和美岱沟东西滞洪区,现有机电井2000多眼…  相似文献   

17.
一、鸡西市水务事业发展概况(一)灌溉工程。“九五”和“十五”期间。鸡西市委、市政府紧紧依托资源优势。找准促进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切入点,采取超常规的思路与措施,掀起了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热潮,水田面积增幅较快。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4处,建有拦河坝139座,其中永久性拦河坝18座。抽水站483处,机电井1.2万眼,其中大井0.8万眼,渠系构造物1717座,其中桥涵1265座,闸256座。水田设计面积13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1.4万亩,实灌面积达到116.81万亩,其中江河自流灌溉面积33.8万亩,水库灌溉24.1万亩,江河提水灌溉12.1万亩,井灌43.1万亩。年产水稻56.3万吨。水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水稻产量却达到了全市粮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长江流域近卅年对中、下游三千五百七十公里江堤和三万公里的支堤进行了修复、加高加固;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四万八千五百座,其中大型水库一百零三座。这对于调蓄洪水,减轻中下游洪水威胁,保护人民生活生产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全流域已建万亩以上灌区一千八百四十三处,总有效灌溉面积达二点三亿亩,旱涝保收1.7亿亩。除涝面积五千七百九二万亩。改良盐碱地面积一百零九万亩,年平均发电量一万零二百七十四亿度,相当于55点6亿  相似文献   

19.
<正>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建成水库1045座,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80个,机井、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22万余处。我省农村水利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灌区建设的发展史。我省现有大型灌区12个,其中省属5个,市属7个,灌溉面积1227万亩,占全省总耕地(4291万亩)面积的28%,生产了占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海伦县永和乡是个重点涝区。十几年来,他们坚持以治涝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修筑小水库一座、堤防10.3公里、排水干渠50华里、桥涵闸448座,拉沙改土7万多亩,修农道乡道475华里,共完成土方380万立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3年治涝前的14年,平均每年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