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在最近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到普遍的重视,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石油系统每年投入三维地震勘探的队伍约75个地震队,可完成2000km~2三维地震面积勘探,查明了地下大量的断裂系统,搞清了构造高点的准确位置,使钻探的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东部的胜利油田及辽河油田成功地依靠三维地震资料,打出了一批油层很厚的高产井,对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产、高产,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绪言工程地震学方面使用横波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横波的传播速度直接与岩石的机械特性有关。在石油地震勘探方面,一般还没有利用横波,不过在西方国家早已进行了这种试验,主要是美国(1966年)和法国(1969年)。苏联也曾在那些看来横波比纵波更为合适的地区,用横波解决过一些特殊问题。在未来的勘探工作中,联合使用纵波和横波具有广阔的前景。法国 CGG 公司曾经在欧  相似文献   

3.
天山北麓山地地震方法试验是四川石油地调处山地地震勘探公司承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下达的科研攻关项目。他们经过5个年度7个队年的艰苦工作, 使山地地震勘探方法试验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技术, 为我国开展西北山地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试验区地形恶劣、表层风化严重、地下潜水面深、人烟稀少、地腹构造高陡、断裂发育、勘探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震勘探经历了50至60年代光点记录,70年代的模拟磁带,到80年代数字化,在解决地质任务上成效越来越突出,对新疆油气田的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由于引进了数字地震仪和用大型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处理,使地震勘探得到大的发展。地震队从70年代末的2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近70个。主要特点是:(1)地震队越野性能增强。(2)利用了空气钻钻井放炮、可控震源等激发手段。(3)学习掌握了 CGG、GSI 地震队全年施工经验及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勘探在盆地边缘进行,80年代引进数字地震和注蒸汽热采技术,90年代提出"立足大凹陷,寻找大油田",主攻盆地腹部的部署原则,侏罗系成为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截止到2001年底,侏罗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8×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253.98×108m3,分别占准噶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0%和40%.2001年侏罗系原油年产量达502.82×104t,占当年原油总产量的51.9%.侏罗系的优质储量为新疆油田分公司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 000×104t,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盆地内发现的3个侏罗系油气田(藏)富集区,它们控制着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年产量.侏罗系油气田(藏)成藏和富集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准噶尔盆地次生油气藏的基本规律和勘探潜力.油源和断裂是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次生油气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圈闭、储集层及保存条件是油气田(藏)富集的主要条件.建议下一步要把侏罗系新区和新领域勘探放在首位,加强新区地震勘探和预探,解剖"头屯河-齐古组"地层岩性圈闭,坚持滚动勘探开发,组织八道湾组低渗透油藏和南缘复杂构造攻关.  相似文献   

6.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组建于1953年。30多年来,主要担负四川盆地油气地震勘探工作,在18万km~2可供勘探的区域内,14万km~2已留下了巴蜀找油人的足迹,所作二维地震测线累计长度能绕地球赤道三圈半;三维地震工作量也占国内探区工作总量的1/6,为四川油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拥有成套的24个山地地震队和数字地震技术装备,以及与之相应的图根测量队、卫星测量队、地震测井队和VSP队。现有职工6000多人。借助具有现代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的石油地震勘探发展是比较快的。以石油部门来说,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只有一个地震队,每年只能完成几十公里地震剖面。到一九六六年,我们就发展到一百二十二个地震队,每年完成三万八千多公里地震剖面。也就是说,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里,地震勘探从无到有,有成百倍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勘探进展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勘探在盆地边缘进行,80年代引进数字地震和注蒸汽热采技术,90年代提出“立足大凹陷,寻找大油田”,主攻盆地腹部的部署原则,侏罗系成为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截止到2001年底,侏罗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8×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253.98×108m3,分别占准噶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0%和40%.2001年侏罗系原油年产量达502.82×104t,占当年原油总产量的51.9%.侏罗系的优质储量为新疆油田分公司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104t,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盆地内发现的3个侏罗系油气田(藏)富集区,它们控制着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年产量。侏罗系油气田(藏)成藏和富集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准噶尔盆地次生油气藏的基本规律和勘探潜力。油源和断裂是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次生油气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圈闭、储集层及保存条件是油气田(藏)富集的主要条件。建议下一步要把侏罗系新区和新领域勘探放在首位,加强新区地震勘探和预探,解剖“头屯河—齐古组”地层岩性圈闭,坚持滚动勘探开发,组织八道湾组低渗透油藏和南缘复杂构造攻关。  相似文献   

9.
石油工业部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西北地震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有十六个石油地调单位和华东石油学院的代表共85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以参观法国地震队在准葛尔盆地的工作情况为主要内容。会议代表听取了有关法国地震队的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和管理、施工方法、资料处理及记录质量情况的全面介绍,并用两天时间参观了法国地震队的营地和施工现场。会  相似文献   

10.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全长250公里,宽20公里,具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1955年,这里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之后,原油产量稳步上升。七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和深井钻探的开展,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油气聚集区,突破了石炭系出油关,为整个油田勘探开  相似文献   

11.
1993年5月4日至10日在乌鲁木齐石油地调宾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了地震勘探招标会,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与三塘湖盆地马郎凹陷、淖毛湖凹陷二维地震勘探进行内邀招标。参加莫索湾三维投标的单位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一处、二处、四处和新疆石油局地质调查处。参加三塘湖盆地投标的有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29(2):260-260
范祯祥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3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195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地球物理专修科毕业,一直在石油系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先后担任地震队仪器组长、解释组长、队长,地球物理师,综合研究大队队长,总地球物理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1952~1955年间,完后在两北和四川石油局辖属地震队从人野外勘探工作。参与了四川海棠铺和苏码头等地区的地震勘探方法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四川丘陵地区的野外工作方法,并完成了一张地震构造图。1956年他主管仪器设备和部分方法试验工作。在他在持设计下,成功地将苏51型地震…  相似文献   

13.
美、法两国都有庞大的陆上地震勘探队伍。美国西部地球物理公司(约60多个陆上队)、得克萨斯仪器公司(60多个陆上队)、彼得雷公司 (70个陆上队)、法国地球物理总公司(50个陆上队)是当今西方世界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承包商。一九七七年,在美国本土(包括阿拉斯加)施工的地震队有303个。  相似文献   

1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3):F0004-F0004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是一个集地震采集和方法研究为一体的专业化勘探施工单位,共有4个甲级地震队和4个乙级地震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项物探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现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167人,高级技师、技师30人,具有承担各类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田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综合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石油》2007,21(3):F0004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是一个集地震采集和方法研究为一体的专业化勘探施工单位;共有4个甲级地震队和4个乙级地震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项物探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现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167人.高级技师、技师30人.具有承担各类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田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综合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在准噶尔盆地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准噶尔盆地开展的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是建立在盆地实际地质条件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技术。近十几年的勘探证实,这一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3年彩南油田的发现,1999年陆梁油田的发现,以及漠北、石南、呼图壁、小拐、玛北、沙南、莫索湾等油气田的发现无不与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有关。1991—2000年,在准噶尔盆地中应用这项技术探明和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16×108t,天然气达126.2×108m3.实践表明,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本远远低于常规面元三维地震勘探,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年以来,秘鲁政府石油公司——秘鲁石油(Petroleos del Peru)就热烈地实施了在秘鲁东部勘探新油田的地球物理方案。使用了最先进的地震、重力、航磁及旁视雷达(SLAR)法。秘鲁正在面积为一千万公倾的地区进行勘探。一九七一年开始勘探时有两个队,一个是普拉克拉地震公司,一个是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的队。以后发展到五个队,已完成的地震测线近11000公里。为了在秘鲁东部的六千万公倾土地上进行联合航磁(SLAR)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1945年开始进行石油重力勘探,五十年代有过较大的发展,五十年代末石油系统已有36个重力队,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重力队数逐渐减少,直至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重力勘探古潜山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并且有许多中小盆地急需进行重力勘探,重力队数才得到稳定和发展。事实证明:重力勘探是研究区域地质结构较好的物探方法,具有投资少、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在研究局部地质结构,尤其是勘探古潜山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展望将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1.开展新盆地的区域勘探; 2.利用新、老重力资料,结合其它物探及钻井资料重新综合研究老盆地; 3.配合地震勘探开展山区重力勘探,并提高其精度和效果; 4.开展以勘探古潜山为主要对象的高精度重力测量; 5.探索井下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以及新的资料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基础和储量增长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量为85.87×108t。历经50年的勘探,到目前为止石油资源探明率仅为21.85%,与我国东部勘探成熟盆地(平均60%)和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平均石油资源探明率(77.1%)相比,石油资源探明程度总体呈较低水平,至少还应有32×108t的待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在对我国未来石油储量增长趋势、盆地资源探明程度与探明速度的关系以及准噶尔盆地“七五”—“十五”的探明储量增长规律等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了预测准噶尔盆地储量增长的指标,并从不同角度对准噶尔盆地未来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规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十一五”期间年新增探明储量将保持在(6859~9669)×104t的水平,年探明速度为0.80%~1.12%;2011—2020年,年均新增探明储量应在(6390~9690)×104t之间,年探明速度为0.74%~1.13%。根据准噶尔盆地目前的勘探情况和对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的绝大部分待探明储量将在勘探程度较低的新区、新领域被陆续发现。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南缘勘探重新移交新疆油田分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的总体安排,原由四川西南石油公司承担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工作,移交新疆油田分公司.四川西南石油公司自1996年承接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工作以来,在风险勘探中做了大量的基础地质、大地电测、遥感地质和地震地质方面的工作.并先后钻了4口探井,在南缘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①证实和发现了50个局部构造;②在原划分的第一、第二排构造带之间的向斜区,发现了一排潜伏构造带,面积达100 km2以上;③在吐谷鲁背斜的吐谷1井下第三系1 840~1 855 m井段,获日产3.27 t的低产工业油流,在昌吉背斜见油气显示;④重新计算了乌鲁木齐市以西的的油气资源量为油5.2×108 t和天然气5 587×108 m3.这些成果的取得,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和研究提供了较扎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