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矿山现有的地质信息数据等,建立了以利用Surpac软件的三维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及地质数据库,对矿山资源储量进行计算。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建立某铅锌矿地表模型、钻孔数据库、矿体模型、块体模型,对矿体内样品进行组合分析统计,采用幂次距离反比法对块体品位进行估值,最后根据国内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边界品位、工业品位等分类依据,得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铅锌矿的后续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该矿地质数据库,建立的三维模型,可对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储量估算、矿石品位动态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数字矿山软件3Dmine,针对大塘石灰石矿,首先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表面模型、矿体的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然后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进行露天开采境界设计,建立了露天采场模型.模型形象逼真,能清楚地反映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品位分布,对矿产资源评估、开采设计和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质建模可以对复杂的地质体进行直观的显示和表达,有利于展现地质体的内部形态特征,便于矿山的管理与地质研究。以某铁矿床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相关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对地质勘探线数据和生产勘探线的钻孔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基于三维矿业建模软件 Surpac,建立矿区地质体数据库、地质体实体模型和巷道模型。同时建立矿体模型为圈定有效的开采边界提供依据,并根据此模型及生产勘探线数据建立局部矿体模型加以比较,更新模型。建立地质体整体模型为生产勘探过程提供技术支撑,为矿山的开采计划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庙沟铁矿建模地质体的基本概况。从数据收集、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地表模型的建立、矿体模型的建立、块体模型的建立和巷道模型的建立六个方面,阐述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具体运用,并介绍了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矿体三维地质建模的云浮高棖矿区储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可快速实现矿体品位和储量的高精度计算。首先根据矿床地质勘探资料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地质数据库及相应的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用以模拟矿体形态;其次,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应用块模型方法对矿体内部进行划分,进而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矿体内部特性数据进行赋值估算,从而获得矿体内部所有块的特性数据;最后完成矿床品位和储量的统计分析计算。借助大型三维可视化矿山软件Micromine, 在建立云浮高棖矿区某金属矿床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块体模型,分别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根据金属的实际边界品位对该矿床的品位和储量进行分析和估算,并将矿山生产实际获得的储量与计算获得的储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视化方法不但效率高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地质统计学在北衙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地质统计学的由来及使用原理,建立了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地质数据库,模拟了金元素变异函数,建立了矿段的三维模型和品位模型,用克立格法估算了储量,并进行了地质解译,探讨了基于该模型之上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煤矿三维GIS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煤矿三维GIS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GIS发展的状况,结合煤矿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建立煤矿空间数据库、构造能够反映断层信息的地质曲面的方法,为建立帮山三维GIS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DIMINE软件构建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数字化模型的方法。数字化模型主要包括地质数据库、矿体实体模型和矿体块段模型三部分。首先收集探矿工程资料,整理导入软件形成地质数据库。根据地质数据库解译矿层顶、底板,结合地形地质图上的矿体边界,采用顶底板闭合法构建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块段模型进行属性赋值,估算模型资源储量,由此实现地质资源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传统地质调查存在信息庞杂、叠加失真和评价失效等问题,难以应用于工程决策中,而大量勘察工作所积累复杂多样地质数据,也给工程顺利进展带来极大困扰。以洪泽湖北部黄泛区(泗阳县)为例,从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及可视化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包括数据库建立、系统开发、信息查询与管理、三维模型建立及可视化分析。研究得出,基于Access数据库建立了综合地质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和软件的基本功能;基于Sakia3D平台,采用“钻孔—层面”模型方法,建立了泗阳县三维地质模型;研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剖面分析和专业剖切分析功能。研究提高了软件可操作性,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0.
矿体品位和储量统计分析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三维可视化手段,可快速实现矿体品位和储量的高精度估算。其基本方法是:先用三维可视化软件根据矿床地质勘探资料建立起地质数据库,并建立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精确模拟矿体的形态;其次,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应用块模型方法对矿体内部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矿体内部特性数据进行赋值估算,获得矿体内部所有块的特性数据,最后完成矿床品位和储量的统计分析和计算。本文借助大型三维可视化矿山软件Surpac,在建立某金属矿床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块体模型,分别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对该矿床的品位和储量进行分析和估算,并将其结果与用传统的地质块段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践证明,可视化方法不但效率高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露天煤矿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充分利用CAD平台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和VBA的数据处理功能,在对原始钻孔数据、地质剖面数据、地质界面等值线数据的分析处理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地质数据库,采用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建立地层界面模型,然后利用STP构模法建立地质三维实体模型。同时提供了利用地质写实数据和补勘信息对所建模型的更新和修改功能,以矿床模型为基础开发了地质算量出图、边坡稳定性评价等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13,(9):163-165
基于3DMine软件在山西科兴平泉煤矿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利用已有地质资料、设计图、遥感影像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开采煤层、岩层、巷道等三维模型。在全矿区模型建立后,进行了动态切割剖面和煤层储量估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煤矿巷道支护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安全性,根据巷道支护参数的选择要求,把可视化专家系统运用到煤矿巷道支护设计中去,建立了地质岩石力学数据库和巷道断面数据库,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综合模糊评判模型设计了巷道支护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库,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巷道围岩分类、巷道支护设计与绘图以及三维可视化建模的一体化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周瑞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3):139-140,146
多年来,地质原始资料始终散落在各基层地勘单位中保管,介绍了地质原始资料的分类管理的内容及现状,阐述了改善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必要性及改进手段,结合实际阐述了地质资料数据库建立应做的工作以及数据库将为日后实现地质资料网络共享化能够提供的平台,以利用地质基础资料服务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5.
《煤炭技术》2016,(5):112-114
根据本矿山现有的地质勘探资料,通过三维矿业软件3DMine建立相关图形文件和地质数据库,从而创建矿山的地形DTM表面、矿体和块体模型等实体模型。利用地质统计分析和块体估值等实现真实直观的三维可视效果、方便日后生产计划的编制等,显著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借助DIMINE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对组合样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铜元素变异函数模拟和计算,根据理想的实验变异函数参数值,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块段模型进行品位估值,运用估值结果进行了储量计算。依据矿业软件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可以快速估算资源储量及实现动态管理,指导矿山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借助DIMINE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对组合样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铜元素变异函数模拟和计算,根据理想的实验变异函数参数值,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块段模型进行品位估值,运用估值结果进行了储量计算。依据矿业软件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可以快速估算资源储量及实现动态管理,指导矿山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矿山生产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根据某多金属矿的地质勘查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建立了该矿区地质数据库,三维地表、矿体、工程实体模型,能较直观地反映矿体的位置和三维空间形态特征。在地质数据库和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块体模型,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块体模型进行品位估值储量估算。和传统的储量估算方法(水平断面法)比较分析,2种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储量估算结果较为可靠。为矿山资源管理、编制采矿计划提供了依据,对促进该矿山数字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旭东 《中州煤炭》2021,(11):188-192,199
根据瓦斯地质异常、采矿应力和瓦斯排放特征,考虑我国煤、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和矿山规律,结合矿山生产过程、地质资料和多种历史气体动态现象,对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综合预警指标系统和煤矿模型,确定并建立了煤和瓦斯突出预测的指标模型和系统。此外,利用该模型建立在线综合系统和数据库,进行了瓦斯突出的预测,实现了煤矿工作面爆发危险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识别。预测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软硬件可以保证瓦斯突出的连续稳定预警,预警结果及时且准确,与矿山的实际风险一致。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区域城市地质环境综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为例建立了城市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选择了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结果表明GIS与评价模型的结合可以高速、有效地进行城市地质环境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