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工装备技术》2017,(2):51-55
对12 mm厚Q235试板进行手工电弧焊试验研究。采用3种不同焊接电流参数对3组试板进行焊接,以研究不同焊接电流下焊接接头所产生的残余应力。3组试板均采用双面焊。分别对正面填充焊和盖面层焊采用155 A、165 A、175 A三种焊接电流。焊完后采用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235钢在175 A电流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比165 A电流下大,155 A电流下最小。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接残余应力升高。  相似文献   

2.
用手工电弧焊和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超细晶粒钢WCX355,研究并对比了两种焊接方法下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结果表明:由于采用的是2.5mm焊条、低的焊接电流和快的焊接速度,超细晶粒钢手工电弧焊焊缝区在电流较小时多呈等轴晶,随着电流的增大树枝状晶增多。而超细晶粒钢CO_2气体保护焊由于采用的电流较大,焊缝区均为树枝状晶。过热区的组织随焊接电流增大而增大,CO_2气体保护焊的过热区比手工电弧焊的过热区组织形貌分布更均匀。两种焊接方法下正火区均为比母材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两种焊接方法下,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接头硬度均高于母材,未出现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于耐磨堆焊焊材来说,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D256耐磨堆焊焊条对Q235A钢进行手工电弧堆焊,并进行焊后热处理,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对耐磨堆焊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及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区和过热区的晶粒将发生一定程度的粗化;焊后热处理使焊接接头组织发生变化并使得接头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手工电弧焊对Q235/316L异种钢进行焊接,焊后使用电阻炉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然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焊缝区组织比较均匀,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焊接接头的拉伸断裂均发生在Q235母材区,抗拉强度最大值为568MPa;焊缝区的韧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焊缝区的硬度有所降低,但高于Q235母材和316L母材的硬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A102不锈钢焊条,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对Q235A钢表面进行堆焊,对所得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观察并比较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的焊接接头中,焊缝区为奥氏体,呈树枝状晶,硬度最高。过热区和焊缝区晶粒的大小,随着焊接电流减小而减小。热处理后,焊缝区仍然是奥氏体组织,分布较热处理前均匀。热处理前后的硬度都是焊缝区硬度最高。热处理显著提高了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其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腐蚀失效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统计结果表明多数换热器失效都发生在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接头处,因此,提升接头处焊缝耐蚀性能成为解决其失效问题的关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焊接电流对换热器管-板接头焊缝晶粒尺寸及组织类型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实验方法,分析了微观组织对焊接接头腐蚀产物膜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电流120A时接头焊缝晶粒最小、组织最均匀,焊接电流的增加导致了热输入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焊缝基体中晶粒的长大;晶粒尺寸及组织不均匀性与焊缝的耐蚀性呈负相关关系;三种焊接电流下焊缝腐蚀产物膜主要由α-FeOOH和γ-FeOOH组成,焊接电流120A时焊缝腐蚀产物膜致密性最好,表现出最好的耐蚀性,160A时致密性最差,表现出最差的耐蚀性。研究了焊接电流对管-板焊缝耐蚀性的影响,对换热器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面埋弧焊方法焊接了20mm厚的Q345R钢,分析了接头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并进行了显微硬度测试。组织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为柱状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少量针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热影响区靠近焊缝处为等轴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少量珠光体,离焊缝较远处为铁素体与珠光体相间的带状组织,珠光体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显微硬度分布表明,接头热影响区硬度最高,焊缝硬度高于母材硬度。  相似文献   

8.
《化工装备技术》2017,(5):57-60
分析了SB409 N08810镍板的焊接工艺。为提高效率,将厚镍板原采用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结合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改进为埋弧焊焊接工艺,并对镍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厚镍板埋弧焊焊接工艺可获得力学性能良好的对接接头,且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程克光  张凯  任世宏  陈宏伟  张建晓 《化工机械》2012,39(3):369-371,375
进行了超级双相不锈钢的手工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以及模拟封头热成形、经固溶化热处理的手工电弧焊的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的施焊,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证明所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热成形工艺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钨极氩弧焊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采用自动脉冲交流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对L2纯铝进行了焊接工艺试验,对L2纯铝焊接工艺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3mm厚的L2纯铝板,焊接电流的基值电流90A、脉冲电流170A、焊接速度为178mm/min、送丝速度0.9m/min及脉,中频率为2Hz是较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测试焊缝的力学性能,接头的抗拉强度的最大值为86.0942MPa,与母材的抗拉强度较接近。从对焊缝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知,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物较少。该参数下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也较其它参数下的细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公司的高压加氢反应器产品,对厚度为38mm的15CrMoR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方法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打底+焊条电弧焊(SMAW)填充盖面,焊后进行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弯曲、冲击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可达510 MPa以上,侧弯180°后未见裂纹产生;在-20℃的条件下,焊缝的冲击功可达46J以上,热影响区的冲击功可达42J以上;焊缝的平均硬度值为176HBW,热影响区的平均硬度值为190HBW。各项性能均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孙启路 《电碳》1998,(2):28-33
本文对手工电弧焊板-板对接V型坡口水平立焊和横焊位置技能培训过程中的焊前准备、焊接特点、焊接工艺规范参数、技能操作要领、焊缝检验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TA2+Q235-B(4+60 mm)复合换热器管板、TA2(φ38 mm×1.25 mm)薄壁换热管进行了TIG焊接,焊缝表观质量合格,焊缝PT探伤、焊缝低倍金相测试、水压密封试验、水压破坏试验性试验、管头拉脱力试验和管头剖面腐蚀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DP-TIG焊接技术对316L不锈钢进行搭接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搭接接头的金相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后试样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接速度的降低,焊缝中残余铁素体组织减少,接头的耐腐蚀性能提高;焊接接头的极化曲线及阻抗谱结果表明,焊接电流为170A、焊接速度为280mm/min时,接头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焊接电流对接头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大于焊接速度对其的影响;试样腐蚀形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蚀坑主要产生于铁素体晶粒内部或晶界处,并沿着铁素体相界扩展腐蚀,随着蚀坑的长大最终引起结构失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碳当量、冷裂纹敏感系数、热裂纹敏感系数和再热裂纹系数对SA-204 Gr.C进行焊接性分析,根据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采用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对SA-204 Gr.C碳钼钢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未发现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对焊接接头进行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和项目要求;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焊缝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热影响区为铁素体、贝氏体和珠光体.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措施和合适的焊接参数,使用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均能获得优异焊接接头,并成功应用于产品焊接.  相似文献   

16.
李英杰  李亚鹏  郝晓东  刘斌 《山西化工》2022,42(1):171-173,187
针对某公司的氨合成塔产品,通过采用厚度为50 mm的SA336 F22 CL3锻件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材、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焊后热处理参数,对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了回火脆化倾向评定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能和回火...  相似文献   

17.
1 管 -管板焊接接头的结构换热器管 -管板焊接接头结构如图 1所示。L1 为伸出长度 ,L2 为焊脚高度图 1 管 -管板焊接接头结构2 管 -管板焊接接头泄漏原因从换热器管 -管板焊接接头的泄漏情况及强度焊接的结构特点来分析 ,焊接接头的泄漏原因主要是应力腐蚀和缝隙腐蚀。2 .1 应力腐蚀换热器管与管板焊接过程中 ,在焊缝两侧形成的热影响区是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 ,不锈钢的热影响区组织较细 ,但高温时会产生晶间腐蚀析出碳化铬 ,造成硬度及脆性增大 ,韧性降低 ,且出现应力集中 ,易发生塑性变形 ;而普通碳钢的热影响区宽 ,焊接时由于高温导…  相似文献   

18.
通过碳当量、冷裂纹敏感系数、热裂纹敏感系数和再热裂纹系数对18MND5进行了焊接性分析,采用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对18MND5进行焊接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和项目要求;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得到了理想的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措施和合适的焊接参数,采用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均能获得优异的焊接接头,并成功应用于产品焊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205双相不锈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并对其各合金元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试验采用40mm的SA-240 S32205双相不锈钢板材,采用GTAW+SAW焊接方法焊接,焊接后试板均分两半,其中一半进行1060℃×90min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后,对两块试板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硬度、铁素体、点蚀、显微组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溶热处理后,焊接接头以及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铁素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有所下降,冲击韧性和抗点蚀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厂回转窑为φ3×54m带余热发电直筒式回转窑,窑筒体采用厚度为40mm,30mm,22mm三种规格的Q235A钢板焊接而成,内砌耐火砖。 窑筒体总重131.5t,制造厂分为六个段节供货,现场安装时需要组焊5条环缝。由于筒体的重量及尺寸较大,给组焊和安装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现场条件和设备情况,我们预先组焊三条焊缝,使之成为三个段节后再整体组焊两条焊缝。 由于设计时对筒体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轴线的直线度要求较高,因此,对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