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凝胶调剖体系具有耐温抗盐性好,且基液粘度低,注入性能好,成胶后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堵塞能力强等特点。在对无机凝胶调剖体系进行全面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体系的油藏适用性,经过在中原油田卫22断块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优化聚合物及交联剂类型及比例,研究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及耐温耐盐性能的影响,研制出了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凝胶调剖体系,并获得了主要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高温凝胶体系在温度140℃、矿化度50 000 mg·L-1条件下,成胶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脱水率低,满足海上油田调剖技术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温高盐复杂油藏由于地层温度高,矿化度高,一般堵水剂的可泵时间和长期稳定性达不到使用要求。在实验室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复杂油藏深部调剖的凝胶调驱体系,该体系优于传统的凝胶体系,在高温高盐的复杂地层环境下达到了延缓交联和提高凝胶热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中存在的水窜问题,开展高温高盐油藏用调驱剂的攻关研究是大幅度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的基础。该文综述了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聚合物、弱冻胶、沉淀类、体膨颗粒、冻胶分散体、含油污泥、柔性体以及无机凝胶涂层8种深部调驱体系。分析了每种调驱剂的优缺点、调驱机理和现场应用情况。展望了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调驱体系的筛选、试验、优化,逐步确立了适合于白豹油田三叠系油藏的耐盐延膨颗粒深部调驱技术,弥补了预交联颗粒在注入、渗流过程中破碎后不能恢复的缺点,解决了无机堵剂的永久性污染问题,克服了弱凝胶井下交联成胶困难、凝胶井下变形流动差的缺点,具有粒径大小可调、注入剂量少、施工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的特点,油藏区域整体调剖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渤海油田稳产4000万吨的需求背景下,近年来渤海地区调剖措施的需求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针对高温低渗油藏并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调剖体系.因此筛选及研究针对渤海高温低渗油藏调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的体系成胶实验筛选及体系评价研究,筛选出适合高温低渗油藏的调剖体系,为此类油藏的调剖体系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牛心坨油田低孔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开展了低渗油藏弱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对调剖剂配方体系、注入段塞、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套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剖技术体系,有效调整了吸水剖面,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了油井产量,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并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注水区块现有深部调驱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抗剪切能力低,高压下易破碎,在油藏内使用易分解,很难有效封堵厚油层内的高渗透条带,效果均不理想。为改善高温高盐油藏调堵技术,研制出一种悬浮凝胶颗粒复合调堵剂,主要是由聚合物、交联剂、悬浮凝胶颗粒等物质组成。该堵剂是一种带有分子柔性链的耐温、耐碱基团并且具强度高,韧性大的弹性体颗粒调剖剂,解决目前颗粒类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在油藏地质条件下聚合物与交联剂形成凝胶体系的携带液与悬浮凝胶颗粒同时注入,增强了调堵剂封堵效率,提高了堵水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翠霞  陈红均 《应用化工》2013,42(6):1142-1144,1153
针对常规凝胶调剖技术在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时的作用时间短、封堵强度较差、不能满足调整吸水剖面要求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耐温耐盐凝胶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无机凝胶调剖技术、有机预交联凝胶调剖技术以及有机延缓交联凝胶调剖技术的作用机理、配方、性能以及现场应用效果;同时指出了耐温耐盐凝胶调剖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淀粉和丙烯酰胺单体的接枝共聚体系以及膨润土堵剂,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价格低廉的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堵剂。研究了该调剖剂各组分的浓度对成胶时间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拟试验方法对该调剖剂的注入性能以及成胶后的封堵效果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和较高的封堵强度,且成胶时间可调,耐盐,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气驱和氮气驱油技术调剖封窜的需要,研发了一种耐温抗盐凝胶泡沫封窜体系。该体系由凝胶剂和起泡剂构成。实验考察了该凝胶泡沫体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起泡性能和抗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泡沫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起泡和稳泡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压条件下凝胶泡沫体系的成胶时间,考察了体系组成、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对成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对该凝胶泡沫体系的成胶时间影响较小,成胶时间可控。基于实验规律建立了凝胶泡沫体系成胶动力学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能够用于凝胶泡沫体系成胶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3.
王晓丽 《当代化工》2014,(9):1708-1710
针对吉林油田某区块低渗油藏的特点,以有机铬和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研制出了HPAM/酚醛树脂-有机铬新型复合凝胶体系,该新型复合凝胶体系的最佳配方:HPAM质量分数为0.3%、酚醛树脂质量分数为0.8%、有机铬质量分数为0.4%,并对新型复合凝胶体系的封堵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60.0℃下,新型复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为20 h左右,成胶强度大于15 000 mPa·s,注入0.3 PV凝胶体系的封堵率达到93.0%,满足该区块低渗油藏调剖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油藏断层、裂缝发育,多为高温高盐环境。此类油藏实施深部调剖时,要求调剖体系具有较高的强度、耐温抗盐及有效期长等性能。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硅凝胶体系及施工工艺,在临盘采油厂夏32块、东辛采油厂辛48块开展了3井次深部调剖现场应用,工艺成功率100%,对应油井见效率81.3%,累计增产原油1120吨,平均降低含水率0.83%,且各井仍持续见效,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油藏作业空间有限的特点以及传统的在线配注堵剂体系存在成胶强度低和封堵能力弱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由AMPS耐温抗盐乳液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交联剂和无机纳米增强剂所组成的复合凝胶体系。通过成胶实验研究了组分质量分数、温度和矿化度对复合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优选了合理的配方并评价了注入和运移性能、热稳定性能和选择性封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交联剂和无机纳米增强剂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加,成胶时间缩短和成胶强度增加。相比单一凝胶体系,复合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缩短和强度增强。岩心注入和运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凝胶体系待成胶液黏度低,能够在多孔介质中实现注入和深部运移,达到深部封堵目的。在模拟油藏温度80℃条件下,复合凝胶体系老化90 d后,脱水率仍然低于10%。该体系对不同渗透率的地层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封堵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超低温油藏环境,本文进行了调剖体系优选。通过室内研究,对适用于20℃低温高含水油藏的聚合物——有机铬凝胶堵剂注入性能、封堵性能以及调驱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20℃低温条件下,线性聚合物3640C与Cr(Ac)3的弱凝胶体系更适用于低温油藏环境,且可通过调整交联剂的量控制成胶时间,其中0.1(wt)%3640C+0.02(wt)%Cr(Ac)3的弱凝胶体系的注入性和封堵性效果好,填砂管封堵率达到99%以上,注入量为0.2PV时,采收率增幅最高,达到了23.1%。后续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其注入方式进行优化,得出凝胶/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段塞注入方式,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剂增油16.5%,后续水驱增油8.2%,累计增油24.7%,且注入压差合理。凝胶可以放置在油层深部,实现后续注入水的转向,提高低渗层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六水合氯化铬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化学试剂,制备了适用于油藏深部高温高盐调剖的弱凝胶体系,并对此类凝胶体系成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了HPAM/Cr-a、b、c类型(配位体不同),pH值,温度,矿化度,聚合物浓度对弱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AM/有机铬b体系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矿化度、pH值。随着矿化度的增加,粘度下降;随温度升高,成胶时间缩短;随着矿化度的升高,成胶时间缩短,而其黏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弱酸性条件下比弱碱性体系成胶更快。其他影响因素对该体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盐的地层环境在调驱时,容易导致调驱体系失效,并且体系的有效期短。为此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研制出了针对高温高盐油藏的胶态分散凝胶调驱体系。文章主要从流动性能、注入性能、封堵性能等方面,对该体系的性能进行评价,以确保该体系能够切实解决高盐油藏在开发中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储层微裂缝简单调驱后,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发生绕流造成开发效果严重受限的问题,评价了泡沫体系起泡、稳泡性能和一种改性淀粉凝胶成胶性能,开展了泡沫微观调驱和裂缝性低渗岩心复合体系协同驱油实验,并利用径向流模型模拟油藏实际井网对复合体系协同驱油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和稳泡剂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1%,改性淀粉凝胶体系成胶后具有较高强度和突破压力;注入泡沫体系后水驱,小孔隙微观驱油效果较前期水驱提高14.21%,其在渗透率级差约为30时具有更好的调剖性能;裂缝性低渗油藏水驱过程中,采用改性淀粉凝胶联合泡沫协同驱油效果最佳,其较注入单一改性淀粉凝胶或泡沫体系后水驱采收率可分别提高22.17%和46.07%,且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协同驱油方法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哈拉哈塘油田具有高温高盐的特点,常规调剖剂应用困难。通过改善含油污泥性质及选择匹配的聚丙烯酰胺,开发了耐温耐盐含油污泥凝胶体系,可用于高温高盐油藏调剖堵水。优化配方组成为:20%含油污泥+0.8%非离子型耐高温聚丙烯酰胺NWX-1+0.2%酚醛树脂+5%改性聚合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0.01%引发剂(过硫酸钾)+0.5%增强剂(未改性亲水蒙脱土),其中百分数为质量分数。对含油污泥凝胶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结构、流变性和突破压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在1.6 h以上可控,其显示出致密三维网状结构,强度可达到I级,突破压力可达3223kPa/m。增强剂可有效提升含油污泥凝胶体系的黏弹性模量,蠕变后可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