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巧平  王建望 《电子世界》2013,(24):158-158
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针对此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制定合理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信学报》2006,27(9):F0004-F0004
江西师范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1994年由教育部批准创建。以培养“综合性、技术性、应用性。人才为宗旨.特别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该专业除了建有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之外.还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通信综合实验室。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该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专业知识三个方面引入FPGA技术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把FPGA技术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也更好地实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定位和教学现状,提出了启发性与互动性相结合、课堂讲解与仿真演示相结合、实验与仿真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总结了"四环过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以及不同层次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信工程专业“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通信工程专业特点与"电路分析"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列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阐述了"电路分析"课程的特色,给出了一些与通信工程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后续专业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6.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达原理与系统"是电子工程专业最具代表的专业课之一,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多年来课程教学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本文结合雷达原理与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实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安排,研制了雷达原理与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院的专业选修课程“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授课对象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采用研讨式的教学不仅适应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同时还可培养学生文献查阅、理论仿真和系统综合设计等技能.本文阐述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和教学原则.笔者针对研讨专题设置、研讨实施方式、研讨评价考核和研讨教学效果等问题,探讨了研讨式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诸多院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知识架构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该课程的建设思路和策略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围绕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多方面,提出适用于本科教学的课程建设方案,并从教学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角度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控制系统仿真"是自动化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研究生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就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最后给出了实践效果。效果表明该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信工程监理是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专业特色,以现代通信工程实训室为依托,调整课程体系,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在信息化教学中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理解通信工程监理核心内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能力,实现工学“零距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利用“互联网+超星学习通”在信息传播、文献和视频资源共享的优势,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研究生“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该课程的网络学习模式和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光纤通信是构建现代通信网主要的传输手段之一。本文根据"光纤通信"的课程特点,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通过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光纤损耗特性是“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必须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学习损耗谱知识,本课程将工程测量和标定方法植入到课程实验教学中,利用工程全场景再现的理念,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光纤损耗谱测量实验系统,系统测量光纤在700-1750 nm波长范围内的损耗谱,学生通过光路设计、连接、计算机拟合、绘制曲线等多个操作步骤,融入到工程实测场景中,更好的掌握光纤损耗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光纤通信中广泛应用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以其单模特性好、阈值电流低、调制速率高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而在无线激光通信中的应用鲜有报导。本文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它的技术优势及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可在无线激光通信中获得应用的原因。采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并与光纤通信中已经成熟的EDFA、波分复用等技术的结合,将提高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降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数字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研究生“数字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进等内容,分析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建议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学队伍素质、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加大课程设计比重,以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目的在于探索数字通信教学的全新模式,突出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喇曼光纤激光器以其众多的优良特性在光通信、光传感以及视觉安全雷达、激光光谱和激光医学等领域有 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报道了近年来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几种新型激光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子技术类专业设置光子技术类课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光子技术在当代电子技术中的地位和电子技术类专业设置光子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性。对于电子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光子技术类课程应该融合到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去。考虑课程过重过杂的矛盾,光子技术类课程被整合成三个模块:激光技术课程、光电子技术课程和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介绍了三门课程的背景意义、发展方向以及所涵盖的内容,并强调课程要注意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3G移动通信的发展,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数字移动通信原理"这门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一方面,我们从教学内容设置、授课方法、考试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理论课教学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通过组建移动通信实验室、开设配套实验,用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进行深化与补充。实践...  相似文献   

19.
The accumulation of amplitude jitter in ultralong-haul (ULH) systems deploying strong optical filters is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in such systems that operate with nonsoliton waveforms, the selective inclusion of filters may lead to the enhancement or suppression of amplitude noise accum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filter's positioning.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that wa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in a 60-span 12.5-Gb/s system with 12 periodically positioned bandlimited dynamic gain equalizers (DG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 2005).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same noise suppression as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 2005) achieved by such a system can be achieved with as few as two strong filters if their positioning is properly optimized.  相似文献   

20.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关注学生生存能力。本文讨论了“通信原理”校优质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模式,探讨如何让实践教学更好地为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服务,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