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采用常规湍流模型对柴油机缸内传热过程进行多维瞬态模拟计算时,壁面模型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模拟计算的精度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利用多维瞬态模拟计算方法考察壁面模型对缸内传热模拟计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面模型中复合壁函数法由于在近壁处湍能被修正,使缸内多维模拟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湍流模型对柴油机缸内传热过程进行多维瞬态模拟计算时,壁面模型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模拟计算的精度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利用多维瞬态模拟计算方法考察壁面模型对缸内传热模拟计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面模型中复合壁函数法由于在近壁处湍能被修正,使缸内多维模拟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喷油系统中的空泡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论述了柴油机喷油系统中出油阀紧帽腔、高压油管、油嘴盛油槽处空泡的测试及其产生与溃灭过程.供油系统中是否存在空泡,可从压力波尾部的振荡情况来判断.文中还阐明了空泡对发动机燃油消耗与不规则喷射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接触角的滞后现象,采用唯象分析方法建立了滞后张力模型.对固-液-气三相接触线附近区域的流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壁面无滑移条件是应力奇点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前驱膜和夹带膜理论,提出了消除应力奇点的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唯象分析方法的壁面润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壁面润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接触角的滞后性及壁面性质对润湿过程的影响.应用建立的壁面润湿模型对壁面润湿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液体黏度、气液表面张力和固壁接触线特征参数对壁面润湿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壁温对内燃机缸内传热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兰  陈宁 《内燃机学报》1999,17(1):91-95
提出了壁温对内燃机缸内瞬态传热的影响问题。在保证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用作者研制出的一种特殊表面热电偶,成功地使壁温条件独立,并在一台点火式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实测了不同壁面平均温度下的表面温度波动形态及在不同工况下表面温度波形的壁温特性与表面热流率的壁温特性。结果表明,壁面温度水平对传热特性确有影响,这种影响已显示出具有某种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构建单螺旋气道柴油机的气道-气门-气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开展油流法稳流试验及不同截面涡流比测量,并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利用试验结果验证CFD计算,分析缸内近壁面的流场及气缸不同截面涡流比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质量比为8∶8∶3的甲基硅油、油酸、铝粉的油剂配方所显示的缸内近壁面流场信息最为清晰完整;距进气口最近的气缸内近壁面形成气流高流速区,高流速区面积会随着气门开度的增大而增加,在高流速区域气缸壁面润滑油膜厚度减小,存在磨损加剧的风险。在进气过程中,随着气门开度逐渐增大,缸内的涡流比会逐级提升;随着涡流比测量面逐渐远离缸盖,各测量面的涡流比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某重型柴油机的薄壁顶置湿式气缸套为研究对象,结合特定热边界条件,对气缸套的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气缸套三维温度场的计算结果显示气缸套最高温度为239℃,出现在气缸套活塞上止点附近。通过对比不同气缸套壁厚对壁面温度场的影响,明确了气缸套的变形分析中不同壁厚对气缸套壁面温度的影响,为气缸套结构设计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和数字图象技术,研究了几种典型的曲面形状、OSKA、丰田反射燃烧系统中的喷雾撞壁混合过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撞壁区的壁面形状能明显地改变壁面喷雾的发展方向和扩散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颗粒堆积结构变化对近壁面颗粒传热过程的影响,构建了近壁面两颗粒的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颗粒组合角度变化对近壁面颗粒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温度越高,所需换热时间越长,颗粒组合角度增加,使得换热时间明显减少。初始温度为1073K时,换热面平均热流密度值呈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同一时刻,组合角度越大,颗粒平均温度越低。不同组合角度颗粒的固相传热率均达到0.8以上。颗粒组合角度越大,固相传热占比越小,辐射传热占比越大。在换热前期,辐射传热率最高可达0.57,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法测量缸内直喷喷油器喷雾附壁油膜的厚度分布,研究了附壁油膜质量和平均厚度随不同的壁面温度和喷射策略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壁面下油膜呈"波浪状",热壁面下油膜的边缘轮廓呈"带状"凸起,在壁面温度为413K时,还出现了聚集的小液滴。保持总喷油量不变,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大,单次喷射的附壁油膜质量逐渐减小,二次喷射的附壁油膜质量先减小后增大,单/二次喷射的附壁油膜平均厚度都逐渐增大;相对于单次喷射,相同热壁面温度下的二次喷射附壁油膜平均厚度都较小,在壁面温度同为413K时最多减小了42%。仅增加第二次喷射的喷油脉宽,壁面温度为298K和373K时的附壁油膜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壁面温度为413K时附壁油膜质量逐渐增大;相同喷油脉宽下,壁面温度为413K时附壁油膜平均厚度最大,而壁面温度为298K和373K时附壁油膜平均厚度与喷油间隔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垂直管圈和螺旋管圈水冷套进行了结构形式、结构特点和设计事项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了垂直管圈四角切圆水冷套与螺旋管圈单隔墙水冷套设计注意事项.通过对垂直管圈和螺旋管圈水冷套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点的对比,从设计和制造角度进行了分析,不同锅炉形式,不同燃烧器布置需要的水冷套结构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陈凤玉  范春伟  付华 《锅炉制造》1999,(2):37-38,46
分析了运行状态下水冷壁的应力场,并给出轴向热应力,内压应力的解析公式及环向热应力,径向热应力的计算方法,最后用应力分析法进行了应力评定。  相似文献   

13.
CAPP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针对锅炉膜式壁工艺建立的CAPP系统,在实际中已被采用,本文介绍其主要功能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列出了现有的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塑料制品。膨胀珍珠岩。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等的性能特点;就我国墙体保温产品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探讨;对我国发展技能性墙体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倡大力推广复合轻板在建筑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电厂600 MW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在低氮燃烧改造后存在严重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采取LYCTWA型贴壁风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温腐蚀治理改造。通过全炉膛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侧墙壁面区域的烟气成分分布以及不同的贴壁风布置方案对炉内燃烧及高温硫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电厂实际腐蚀区域相吻合,腐蚀区域主要集中在第2层主燃烧器至燃尽风间的侧墙区域。加装了贴壁风系统后,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显示侧墙还原性气体体积分数大幅降低,水冷壁贴壁气氛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毛乌素沙漠某工程外墙采用水泥岩棉复合板进行外墙保温的施工准备及条件,分析了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指出,不燃材料外墙保温做法是目前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烟气传播的近壁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尺寸受限空间内火灾发展过程中,测量顶棚不同径向距离的一氧化碳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在热烟气层尚未形成的早期阶段墙壁能够起到类似输送管道的作用促进气体沿壁面的传播,使得一氧化碳等气体产物较快到达顶棚位置.随着热烟气层形成,进入准稳态阶段后,开始时间、平均浓度与标准差三个稳态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引入“稳态系数”得以量化,墙角火因为受到近壁自然对流的较大影响,稳态系数低于墙壁火.此外,通过均值浓度比给出了“卷吸效率因子”的估计值,虽然均大于镜像模型的计算结果,但是考虑到阴燃的低耗氧量,结果被认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高温壁面温度的准确测量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热电偶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温度传感器。提高热电偶的测温极限、测温精确度以及测温可靠性,是航空发动机试验和测试领域迫切需要攻克和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从铠装热电偶测温技术、薄膜热电偶测温技术和热电偶壁面测温技术修正3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热电偶测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立热电偶高温壁面测温修正方法将是今后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电站锅炉炉墙振动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体动力学、燃烧动力学、炉膛压力波动频率与声学固有频率共振和炉膛刚性不足 4方面 ,分析了电站锅炉炉墙振动的原因 ,并提出了消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