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再生金属开发总体流程为路线,构建了过程技术层、功能技术层、评估及监管技术层、支持技术层4层结构的再生金属技术体系框架。其中,过程技术层包括绿色回收技术、合理化处置技术、绿色再生技术、生态化利用技术;功能层则是上一层按各技术功能实现进一步细化;评估及监管技术层包括开发数据采集技术、开发过程监控技术、开发评估技术;支撑技术层包括相关人才培养技术、信息化支撑技术、相关政策规范与标准支持等。并从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研发两方面探讨了再生金属生态化开发技术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并行实时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最新技术。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技术组成,论述了实现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及其在采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运涛  罗海珠 《煤炭学报》2008,33(2):126-130
通过对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研究,探讨了煤矿火灾监测技术、灌浆防灭火技术、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泡沫防灭火技术、惰化防灭火技术、凝胶防灭火技术、堵漏防灭火技术的技术特点与适用性.分析了我国煤矿防灭火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立足系统安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发灾害应对专用装备的总体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地浸采铀地下水自然净化修复技术、抽出-再治理修复技术、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化学沉淀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指出了自然净化修复技术、抽出-再治理修复技术、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化学沉淀修复技术存在处理效率低、治理成本高、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进一...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多功能的交互技术,它综合了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立体显示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煤矿领域的技术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王宝臣 《有色金属》2006,58(2):120-122
技术变更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从技术变更的内容、技术变更的处理、技术变更的控制、技术变更价款的确定、技术变更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阐述技术变更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煤矿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包括煤炭生产技术及清洁开采技术、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煤炭利用转化及洁净煤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本文论述了这些技术所包括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固化处理技术是含重金属固体废物处理的常用技术。为推动含重金属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技术的进步,简要介绍了石灰固化技术、水泥固化技术、熔融固化技术、自胶结固化技术、大型包胶技术以及塑性材料包容技术等的概念、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指出石灰固化技术和水泥固化技术比较适用于处理大宗的固体废物,同时具有操作设备与操作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固化处理固体废物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9.
印万忠 《金属矿山》2016,45(7):10-19
综述了湿式尾矿堆存、干式尾矿堆存、膏体尾矿堆存、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技术等尾矿堆存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在利用废弃空间堆存尾矿、尾矿库防渗和排渗技术、尾矿库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闭库设计、尾矿库模型验证技术、干式尾矿库筑坝和堆存技术、膏体尾矿排放和堆存技术及袋式尾矿堆存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湿式尾矿库的排渗和防渗技术、筑坝和加固技术、尾矿库溃坝仿真模型和安全预测模型等研究,新建矿山需进一步开展干堆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膏体尾矿的浓缩技术与装备、尾矿浓缩过程中的絮凝技术、干堆和膏体尾矿的输送技术等研究,袋式尾矿堆存技术和尾矿固结堆放目前仍不够成熟,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子水处理器在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电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高频技术、高压静电技术、低压电场技术在空调水处理中的优缺点 ,论述了低压电场技术是当前空调水处理中最为经济、方便、环保、节能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铜熔炼中锍品位对杂质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多相、多成分系统中平衡计算的手段,开发出微量元素砷、锑、铋及伴生元素铅、锌等在铜熔炼中分配行为的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铜熔炼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冰铜品位对砷、锑、铋、铅和锌等杂质元素的分压、活度系数及它们在冰铜、炉渣和气相中分配率的影响,并讨论其热力学分析结果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储溱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3):327-328,331
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和质谱(ICP-MS)相结合,直接测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水质样品中的20多种元素(Ca、Mg、P、Fe、Mn、A l、Ba、Sr、S i、L i、Be、V、Cr、Ti、Co、N i、Cu、Zn、Mo、Cd、Sn、Pb),方法灵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及其影响,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增强农用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修武县七贤镇废弃露天矿山为例,分析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山体破损、地形地貌景观严重破坏等。基于此,提出了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渣堆及危岩清除工程、场地整理工程、挡土墙工程、覆碎石、土工程、道路工程、截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技术手段。研究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地貌,提升了植被覆盖及其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锡盐共沉淀法从铜电解液中脱除砷、锑、铋,考察了锡价态、反应温度、锡用量、反应时间和溶液酸度等因素对杂质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174.04 g/L、铜浓度48.14 g/L、砷浓度16.54 g/L、锑浓度96.77 mg/L、铋浓度44.24 mg/L的电解液中加入锡盐,当净化条件为Sn(Ⅳ)/As质量比1.0、温度80 ℃、搅拌速度500 r/min、反应时间30 min时,As、Sb和Bi脱除率分别达到82.54%、86.63%和98.39%,而Cu和Ni损失率均小于0.2%。  相似文献   

15.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一直是制约部分地区发展的瓶颈。以人口较为密集的河南省济源市玉川产业聚集区内的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综合研究等方法,总结了研究区内比较典型的地质环境问题,即露天采坑、渣堆、废弃石料厂、废弃石灰窑、废弃平硐、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并且以比较典型的 NJ4′治理区为例,该区内发育地质灾害主要有露天采坑7个、渣堆7处、废弃石料厂4处、废弃石灰窑11座、废弃平硐12处、采空区3处、地面塌陷坑2处。采用“采空区浅部回填,深部地表设置警示牌+高陡边坡上部大坡比放坡回填至坡脚+采坑内挖高填低呈斜坡平整+截排水+道路+覆土植树+灌溉工程”的综合治理对策,为与该地区相似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程监理企业面临的尴尬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影响建筑工程监理企业面临的监理企业权力不到位、收费偏低、承揽业务方式扭曲、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人员的素质等问题,采取了对监理企业的宏观管理、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对执业人员的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某镍基废旧高温合金酸浸液中含有Cr、Al、Fe等杂质元素, 采用“水解沉淀初步除杂-萃取深度除杂” 法处理此浸出液。水解初步除杂过程中, 水解温度为80 ℃, 氧化剂用量系数为30, NaOH浓度为10%, 水解终点pH=4.5, 机械搅拌速率为300 r/min, Cr、Al、Fe的除杂率分别为97.8%、98.6%和99%; 萃取深度除杂过程中采用常温下10级逆流萃取, P204的浓度为15%, 正丁醇加入量为5%, 萃取相比O/A=1/2, 萃取初始pH=1.0, 萃取时间2 min时, Cr、Al、Fe除杂率分别为93.8%、90%和92.0%。该工艺有效实现了杂质Cr、Al、Fe与Ni、Co的分离, 除杂后液可直接进行镍钴分离, 回收镍、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盖层研究的深入,其评价方法有了不少新转变,从物性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超压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烃浓度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微观角度分析法等,到现在BP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规划聚类法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配合测井资料定量综合分析研究区珠一坳陷盖层的质量,选取了盖层累计厚度、盖地比、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砂量、突破压力7个参数进行评价,得到研究区盖层质量等级:珠江组下段以及文昌组、恩平组为Ⅰ类盖层;珠海组和珠江组上段为Ⅱ类盖层;韩江组为Ⅲ类盖层,其分析结果与实际勘探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稀散金属产业的生产、应用、资源与市场状况.铟锡氧化物靶材、砷化镓晶片、锗红外材料、铼高温合金和硒在电解锰及玻璃的应用等已成为稀散金属的主要应用领域.稀散金属的产量快速增长达到历史高位而导致了市场的失衡.以GaInP_2/GaAs/Ge,CIGS和CdTe为代表的非硅系太阳能电池是稀散金属的新兴应用领域,将给稀散金属带来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河南省南召县田家庄饰面用花岗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覆盖层及风化层地质特征,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其特征、断裂及节理和裂隙分布发育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围岩及夹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区内岩石类型简单,矿体及围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块状结构,地质构造简单,不会形成岩体滑动,矿体与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为第二类简单型。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但在矿山开采时会对原有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存在一定的不良地质灾害隐患。矿区地表附近无污染源,无放射性异常,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研究可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