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笔者赴德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经历,研究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揭示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过程中的统一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实施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简要介绍德国"双元制"的内容,引入新加坡借鉴"双元制"的经验,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利用"双元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分析了我国职业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照中国当前的国情,在学习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在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类专业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结合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NC学院合作办学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阐述"双元制"校企合作机制下提升学生应用技能水平的启示与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双元制"下职业教育仍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全球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整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难以全套照搬,但是其中的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是完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做好职业开放日活动、多渠道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类职业教育引入"绿色建筑"、借鉴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较多,主要体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而对德国"双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德国"双元制"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异同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明确分层提升的培养目标,拓宽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建立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采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双元制"是德国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并成功移植到当地职业教育中,必须明晰"双元制"模式内涵,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践平台,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专业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开拓师资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职教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核心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认真吸取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以现代职教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特色,通过学习借鉴"双元制"模式和巴登公司员工培训经验,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实践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几个显著特点,并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谈了几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校企互动模式较多,其中以"双元制"为主要代表,如何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依托邮电行业特色,深度融合行业企业,打造校企共同参与的"双元制"教学互动模式,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德国"双元制"是当今世界上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分析了双元制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构建了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其项目教学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习的典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标准构成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校企合作培养的重要性。基于项目问题的课程标准开发过程表现了政、企、校、协会四方对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严谨和重视程度。通过对德国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以期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课程标准开发的参考经验,以推动我国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几个显著特点,并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谈了几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德职业教育在政策体制、教育对象认知和学习能动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建立"X证书标准+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举措,提升校企双元育人质量。为推进和指导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双元制”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模式及中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对比,指出了目前国内高职高专教育在实践教学,特别是顶岗实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双元制"模式对中国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的启示,提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与德国"双元制"相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尝试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引入到汽车底盘构造课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做出了相应的改革。经过教学实践表明,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参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各国长期学习的榜样。文章从"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特色出发,结合我国的教学条件,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项目启发-讨论实践-综合展示"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电缆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CBE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MES教学模式和5阶段教学模式的评介,对4种模式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转换教学方式、实现课程融合、加强企业的作用等3方面提出了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双元制"为最突出的特点。本文梳理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脉络,并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最后总结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英国学徒制作为一种跨界合作有力支撑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是美高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头戏;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其"双元制"办学模式。梳理英、美、德等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有诸多启示,首先要加快职业教育中关于产教融合的法律建设;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予法律和政策的许可;激发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让企业参与专业标准的制定成为产教融合的主体;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