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龙羊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的主要因子有黄河上游的洪水起涨特点、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过流能力、龙刘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等几个方面。龙羊峡水库的预泄模式宜采用固定预泄的方式,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为7 d,预泄判别流量为1 500 m~3/s,预泄流量为2 000 m~3/s,相应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2 588~2 590 m,在此区间内水库进行动态调蓄运用,视上游来水预报和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出库流量。水库水位超过2 590 m时,水库按常规防洪运用方式运用;水库水位超过2 594 m时,水库按设计防洪运用方式运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故县水库主汛期入库洪水特点,对其主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防洪调度判别条件、动态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动态控制运用后的防洪风险进行分析,认为对5年一遇以下洪水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的风险较小,并依此制定了故县水库主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径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三峡水库汛期分期,并分别研究了两种防洪补偿调度方式下的各分期汛限水位。初步分析结果认为,在满足原设计防洪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对荆江河段防洪补偿的调度方式,则三峡水库汛期汛前期汛限水位155 m,主汛期汛限水位维持145 m不变,汛末期水库运行水位为155 m;对兼顾城陵矶地区防洪补偿的调度方式,则汛前期汛限水位151 m,主汛期汛限水位维持145 m不变,汛末期汛限水位为147 m。这样的分期控制汛限水位不仅可以满足防洪要求,而且可以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模糊推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面向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水库实时防洪调度的主要方式之一,以碧流河水库2005年“8.8”实际洪水过程为例,根据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新理念,研究实时防洪调度中考虑综合信息的模糊推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并与常规调度方法及实际调度过程进行比较,同时进行风险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推理方法在不增加水库及上下游防护对象风险的前提下,能抬高汛限水位,增加水库蓄水;与“8.8”洪水实际调度过程取得效益基本相同,比常规调度方法能多蓄水0.37亿m3,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0万元。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滩区防洪是当前中下游洪水调度的难点,研究利用小浪底水库拦沙期较大的库容兼顾滩区防洪安全十分必要。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黄河中游洪水分期特点及近期变化,提出了适宜的保滩流量和分期分级洪水保滩库容需求量,研究以小浪底水库为主的中游水库群应急保滩运用方式,分析了水库应急保滩能力。结果表明:扣除大洪水防洪所需库容,前汛期小浪底水库现状汛限水位235 m以上库容可保证5 a一遇“上大洪水”下游不漫滩,“下大洪水”因小花间无控制区来水量较大,故难以保证下游滩区洪水不漫滩;后汛期现状汛限水位248 m以上库容可保证10 a一遇洪水下游不漫滩。实时调度中结合预报小浪底水库提前预泄腾库,保滩能力可进一步提升。但随着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逐渐淤满,水库兼顾下游滩区防洪的能力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合肥市董铺和大房郢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对 2020 年 0717 号洪水典型防洪调度方案及其防洪效果。董铺水库削峰率 78.9%,最大拦蓄水量 0.385 亿 m3,大房郢水库削峰率 67.4%,最大拦蓄水量 0.361 亿 m3,系统总结了南淝河流域面对极端降雨条件的防洪调度措施;分析了在历史极值降雨强度下分别以安全取水位、安全供水水位及主汛期汛限水位为起调水位进行不泄洪调度方案,在历史最大 1 日与历史最大 3 日面降雨量情况下三种起调水位最高水位均低于相应设计洪水位。结果表明:在 1~3 日极值降雨情况下,若下游城市河道南淝河和巢湖防洪排涝压力大,可以采用不泄洪的调度策略,为推进水库优化调度,统筹合肥市城市防洪安全与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故县水库分期洪水的特点,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研究了水库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的实施程序;分析并随机模拟了导致故县水库洪水风险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了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不同频率的模拟洪水过程。根据模拟洪水过程在不同汛限水位方案下的调洪结果,估计了不同汛限水位方案的防洪风险。结果表明:①典型洪水的选择、预报误差及调度滞时是水库防洪调度中的主要不确定性影响因素;②水库分期运用汛限水位抬高是水库洪水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故县水库的汛限水位前汛期可以抬高到532.0m,后汛期可以抬高到534.3m。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防洪的重点是保荆江安全。在此背景下分析长江中游当前防洪形势和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和防洪要求,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远小于长江中游超额洪水,动态防洪库容小于设计静态防洪库容,有效防洪库容更小;长期河道演变使城陵矶等地同流量水位显著升高;中游蓄滞洪区建设规模严重偏小,而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已有蓄滞洪区使用困难;当前大规模清水冲刷没有降低洪水位,反而荆江向洞庭湖分洪减小、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萎缩;三峡水库2008年按正常水位运行以来,连年拦中小洪水和超汛限水位运行,大量占据防洪库容和压低下泄洪水流量,使下游河道长期得不到洪水塑造,行洪能力和堤防得不到检验和考验。考虑到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现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建议:切实维护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目标和防洪调度方式,严格控制汛限水位,积极采取优化调度增加水库防洪能力;尽快完成三峡工程规划要求的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建设,采取政策措施保证分洪与发展兼顾;改变和优化金沙江下游4大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方式;加强三峡库区岸坡治理、提高水库防洪调度灵活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护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稳定。  相似文献   

9.
漳河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发挥防洪兴利效益,提出动态汛限水位概念.从水库下游河道实际防洪标准和允许水库下泄安全流量出发,在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漳河水库不同情况下动态汛限水位进行研究,得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通过长系列兴利调节计算、实例和定量对比分析,表明水库采用动态汛限水位运行,既可以预防提高汛限水位而带来防洪风险,又可以拦蓄雨洪资源,提高水库兴利效益;可将下游的防洪标准由5 a一遇提高到10 a一遇,增加年均0.30亿元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岔路河流域的星星哨水库为例,基于水库汛限水位非工程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计洪水,洪水预报调度方式,移民淹没线限制,库区淤积,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等,对汛限水位的调整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星星哨水库的汛限水位具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因滁州市某水库特殊的实际运行工况,当遭遇较大洪水时,极易导致水库发生洪水漫顶现象,危害水库安全、降低水库防洪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该水库特殊运行工况及调度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在洪水到来前24 h,按一定预泄流量提前将水库水位从汛限水位降至某个水位,增加防洪库容;在洪水经过时,再根据批复的洪水调度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1问题提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北江大堤的防洪压力,为充分发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效益,需对防洪调度方案作深入研究。目前,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按近期方案运行:对大于20年一遇的洪水,水库控泄流量均为15 000m3/s,直至达到20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采用的是“经验控  相似文献   

13.
龙羊峡水库设计汛限水位为2 594 m,水库建成以后一直未能实现按设计汛限水位运行。近年来,黄河上游防洪运用条件逐步改善,龙羊峡水库下游水电站基本建成,下游河段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逐步完善,现状过流能力逐步加大,为龙羊峡水库按设计汛限水位运行创造了条件。以2019年为现状年,在分析龙羊峡水库下游河段防洪运用条件的基础上,拟定龙羊峡水库不同汛限水位方案和相应的龙、刘水库联合防洪运用方式,在保证水库自身安全和设计防洪任务的前提下,兼顾水库下游河段的防洪需求。经分析,龙羊峡水库现状汛限水位应为2 592 m,利用2 592~2 594 m之间库容,通过与刘家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运用,兼顾水库下游河道防洪需求;龙羊峡水库水位在2 592~2 594 m时,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最大下泄流量原则上不超过2 500 m~3/s和3 500 m~3/s。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发频繁、水资源时空分布更加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为充分利用水库调控水资源能力和发挥工程效益,采用预蓄预泄法对燕山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方案研究,首先基于下游防洪安全,根据降雨与洪水预报信息,采取预蓄预泄方案确定汛限水位上限值;再基于大坝自身安全和水库超泄能力分析确定了主汛期与后汛期的最高汛限水位。与原汛限水位104.20 m相比,考虑洪水预报信息情况汛限水位可调整至104.77 m,考虑降雨预报信息时可调整至105.36 m。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动态汛限水位对大坝自身安全及下游防洪安全影响较小,提高了水资源可利用率,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碧流河水库传统的汛限水位控制及其调度方式即“静态控制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以产流预报的累计净雨量作为判断指标的防洪预报调度方式,并以2011年8月8日迎战9号台风“梅花”为例,介绍了碧流河水库采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进行洪水调度的过程,通过风险分析和效益分析,得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在保证水库及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实现了从抵御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漳河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发挥防洪兴利效益,提出动态汛限水位概念。从水库下游河道实际防洪标准和允许水库下泄安全流量出发,在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的基础上对漳河水库不同情况下动态汛限水位进行研究,得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通过长系列兴利调节计算、实例和定量对比分析表明,水库采用动态汛限水位运行,既可以预防提高汛限水位而带来防洪风险,又可以拦蓄雨洪资源,提高水库兴利效益;可将下游的防洪标准由5a一遇提高到10a一遇,增加年均0.30亿元的防洪效益。此法可为其他已建水库更好地利用雨洪资源、发挥防洪兴利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梅州水库实际调度存在的问题,从水库自身特点及下游防洪的要求出发,对原防洪调度原则及汛限水位进行研究和合理调整,分析论证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及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pula函数的桃林口水库防洪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桃林口水库进行防洪风险分析,采用阿基米德Gumbel-Hougaard Copula连接函数,构建了入库洪峰与洪量的两变量联合分布模型,由随机抽样模拟洪峰和洪量系列,然后基于洪水类别生成洪水过程线。同时综合考虑了水库泄洪能力与水位库容关系水力不确定性因素,采用Monte Carlo法计算桃林口水库在现行常规调度条件下不同风险因子组合对应的水库调度风险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桃林口水库防洪风险系统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是水文风险,水力风险影响次之。降低汛限水位及采取合理的控泄方式可极大地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而该调度方式下水库本身的风险率很小。研究成果为当地水库管理与防汛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规划,为未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探索汛限水位动态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洪泽湖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水库型湖泊,承接上游15.8万km2的来水,同时也是苏北地区主要的水源地,保障下游2600多万人口和3000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和生产生活需要。根据洪泽湖防洪条例,汛限水位是为预防可能出现的洪水,确保大坝及下游安全,在防汛期间洪水来临前水库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是防洪调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防汛、防旱矛盾的结合点。但汛限水位过低,加大泄洪,白白浪费兴利水源和调度资源,还可能造成社会其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棉花滩水库为例,在不降低年防洪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汛限水位分期优化调度。采用传统水文频率分析法推求分期设计洪水,分期洪水组合概率应与年洪水概率一致;建立分期设计洪水频率与相应防洪库容的两变量序列,根据拟定汛限水位的防洪库容插值求得防洪风险率;在分期防洪风险率组合满足年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发电、调洪规则及其它约束条件进行长系列模拟,对各分期进行风险和效益转移,寻求整体最大效益。结果表明:汛限水位前汛期取168.78 m、后汛期取169.58 m,防洪风险率分别为1.217%、0.783%,组合风险率为1.99%;与年防洪标准2%基本一致,同时具有较大的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