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松软岩土层防渗所提出的"自下而上、浆体封闭、高压脉动灌浆"新工艺,在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进行了近一年的施工实践。本文介绍了该新工艺的技术要点与工艺流程,在灌浆施工中采用的浆体封闭材料配比、施工分段与压力、浆液配比与变换、灌浆结束条件等技术参数,灌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与处理对策,以及质量检测方法与灌浆效果等。施工实践结果表明该新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本低、质量好的特点,取得了常规灌浆工艺难以达到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灌浆质量,通过对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特点、流程及施工质量控制、工艺要求等进行探讨,对帷幕灌浆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确保工程质量,帷幕灌浆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重点对孔位、孔序、孔斜、孔深、浆液变化、吸浆量、不返浆、结束标准、压力封孔等过程实施全方位控制。结果表明:帷幕灌浆施工质量问题通过采取措施是能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马家岩水库大坝岸坡接触灌浆工程受坝体砌筑交叉施工影响和坝体砌筑平台的限制,需创新施工技术、科学安排施工、狠抓施工质量,才能保证灌浆效果,达到施工目的.主要措施是:合理布置钻孔及埋孔口管,与坝体砌筑同步延伸孔口以上钢管,等来年3月灌浆施工;灌浆施工中要保证灌浆管路安装、灌浆参数试验、灌浆压力控制、浆液比级变换、灌浆结束标准等环节技术水平;还要精准分辨钻孔变层位置、通水平压防串浆、封堵廊道结构缝渗浆、减少灌浆中断等.  相似文献   

4.
居甫渡水电站帷幕灌浆中多次遇到漏浆量大、无压无回、灌浆难以结束的情况,采取降压、限流、浓浆灌注、加速凝剂、间歇灌浆等方法后最终按要求结束了灌浆.另外,对遇到的带压涌水问题综合应用压力屏浆法、闭浆、浓浆结束、待凝、缩短段长等方法,有效遏制了渗漏水,灌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构皮滩水电站渗控左岸EL500灌浆平洞K0+245是黄泥充填溶洞,吸浆量较大,难以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为了达到切断该部位帷幕灌浆时溶洞黄泥及水泥浆液向塌方后形成的大空腔串漏线路,缩小溶洞处理范围、尽早形成有利的灌浆升压条件的目的,在该部位采用膏状浆液进行加强固结灌浆的施工方案。另外,左岸EL640灌浆平洞在做防渗帷幕时,由于岩层较复杂,吸浆量较大,灌注水泥砂浆待凝多次仍无压无回,为此,也采用了膏浆封闭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高浓度水泥膏浆的性能,探讨了掺加外掺料降低水泥浆液的造价,并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研究了利用膏浆解决大孔隙地层的灌浆难题。研完表明:水泥膏浆新拌浆液一般可用宾汉姆流体模拟,随着灌浆过程的进行,浆液的固体持性逐渐得到体现,其将控制浆液在一定灌浆压力下的最终扩散距离。另外,对于大孔隙地层进行水泥膏浆灌浆处理采用大动力立式强制搅拌制浆,螺杆泵泵送,射浆管置入被灌孔段的纯压式灌浆方式,以及定压和定注入量的灌浆结束标准等对于大孔隙地层水泥膏浆灌浆处理是简单易行的。而且几个工程的应用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膏浆技术运用于灌浆工程具有工艺简单、可控性强、结石强度较高、孔隙充填饱满及工程工效快、造价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怀绍衡铁路沅江特大桥桥墩围堰防渗处理中的特点及难点,采用"速凝膏浆+稳定性浆液"的控制性灌浆技术进行防渗处理。建立二维计算模型,对汛期帷幕体的渗流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速凝膏浆和稳定性浆液灌浆材料特点、控制性灌浆施工工艺及灌浆控制参数及进行介绍;并结合现场施工及检测情况,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控制性灌浆技术对于桥墩围堰防渗处理是有效的,可节约大量堵漏成本和施工工期,可为类似防渗处理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2002年冬季开始、2003年6月结束的渭河下游第三次劈裂灌浆试验表明:①进行劈裂灌浆后,堤内形成了连续、竖直的浆体防渗帷幕;②浆液充满了堤身的洞穴等,提高了堤身整体质量;③堤基被劈开并形成浆脉墙,与堤身浆脉连成了整体。通过试验,对施工中的孔距、孔深,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9.
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蓄浆施工分为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高压灌浆生产性实验是为后续灌浆提供技术支持和各种参数;高压灌浆生产性试验收,对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灌浆的各种参数如压力、水灰比等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高压灌浆生产性试验在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灌浆施工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苏鲁平 《人民长江》2001,32(1):41-43
依据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放空隧洞及引水隧洞水泥灌浆施工监理实践,针对水工隧洞水泥灌浆的特点,讨论了有关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并对现行规范(SL62-94)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议。认为,不能以回填灌浆弥补混凝土厚;灌浆端部封堵,不可忽视;灌浆压力,宜取较大值。关于固结灌浆,纯压式灌浆在孔口回浆;浆液比级建议明确定为5级;越级变,建议明确标准;结束标准应放宽。并将钢管道及蜗壳接触灌浆、环锚孔道封孔灌浆增列在现行规范中。  相似文献   

11.
用“灌浆强度值”方法设计和控制灌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水力发电》1993,45(6):1-12
本文推出和介绍岩体水泥灌浆的“灌浆强度值(GIN)”方法。该方法所独具的特点是(1)整个灌浆过程中只用单一水灰比的浆体灌注,浆体中掺有高效塑化剂以提高浆体的可灌性(水:灰的重量比是0.67:1~0.8:1);(2)采用稳定的低-中等的灌注速率在灌浆的全过程中逐渐提高灌浆压力使浆体向岩体裂隙中逐渐扩散;(3)对灌浆压力、灌注速率,灌注量和可灌性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4)当显示在压力—总灌注量(每m长孔段)图上的灌浆流程线与限制灌浆量曲线,限制压力曲线,或者像在被选定的GIN双曲线(P,V常数曲线,压力X灌注量,所消耗能量的量度上)所给的限制压力曲线之一相交时即结束灌浆。这个方法在几个国家的重点水电工程施工经验表明,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小湾水电站拱坝横缝接缝灌浆施工通过灌浆性能试验,确定采用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较好流动性的0.45∶1低水灰比浆液,且实现大部分灌区采用0.45∶1单一水灰比浆液灌注;对于特殊灌区通过采取"混凝土超冷、降低上游水位、湿磨水泥浆液灌注、提高灌浆压力、补打进浆、排气孔及采用化学浆液灌注"等多种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横缝压紧和多层多灌区串漏等复杂条件下灌浆施工,并取得较好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湿磨细水泥灌浆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灌浆设计、湿磨细水泥灌浆新技术的技术要求和灌浆成果分析等角度,介绍了赣江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岩基防渗帷幕采用普通水泥浆材的湿磨细水泥浆材的灌浆效果。结果表明:湿磨细水泥浆材中颗粒粒径明显小于普通水泥浆材中颗粒粒径;地质条件基本相同时,湿磨细水泥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水泥浆材的灌浆效果,湿磨细水泥浆材对于细微裂隙发育岩体的灌浆效果显著;其成本略高于普通水泥浆材灌浆,但远低于化学浆材灌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尚文水库大坝坝体填土松散、含砂量大、渗透性强的特点,采用劈裂灌浆方法建造防渗帷幕。灌浆结束后挖坑检查表明坝顶以下3.0m处浆脉厚度达30~35cm,注水试验坝体渗透系数是灌浆前的十分之一,墙后浸润线降低1.45m。  相似文献   

15.
1桩端后压浆技术机理及适用条件 桩端后压浆技术是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当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预埋在桩内的注浆管,将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压入桩底土体中,以充填灌浆、渗透灌浆、劈裂灌浆或压密灌浆等多种形式对孔底沉渣、持力层软化、土层扰动及桩端附近土层和泥浆护壁泥皮等起到渗透、填充、压密、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化学灌浆、水泥灌浆、劈裂灌浆、压密灌浆等灌浆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强)风化岩体、松散土层、砂砾层、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等松软透水岩土体的防渗加固工程中存在钻孔易塌孔,灌浆难起压易导致垂向挤密抬动,灌浆易漏浆串浆导致耗浆量大,灌浆过程难控制等技术难题,研究提出“自下而上、浆体封闭、高压脉动灌浆”新工法,技术之一是基于以浆止浆的理念,钻孔后,在灌浆管与孔壁间注入封闭浆体材料,在注浆过程中达到消能阻浆的目的,技术之二是采用脉动高压实现对灌浆段的有效控制灌浆,使松软地层的土体强度与防渗性能得到较均匀有效提高,可实现自下而上,连续小间隔提管灌浆,极大地提高工效。在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进行系列现场灌浆试验表明,该工法完全可行,且较大地节省成本,提高了工效,可在类似地层防渗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隧洞在混凝土衬砌施工结束后,为提高岩石的承载能力,经常采用回填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等灌浆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由于岩层中的裂隙情况是不可见的,因此施工经验尤为重要。通过经验判断岩层吃浆量的大小,灌浆压力变化后及时调整浆液的浓度,对于完成隧洞灌浆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以某水工隧洞为例,介绍几种灌浆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勇 《水利天地》2013,(8):36-37
一、灌浆技术在基础处理中的应用灌浆是将相关材料配制成浆液,通过机械设备把浆液灌到缝隙或者地层,经过固化之后,达到防渗堵漏或加固地层的效果。在基础处理中,规范技术要求下,灌浆孔的深度要大于60米,并要求进行孔斜测量,通过实际施工工程情况确定孔底偏差的最大允许值,但不得大于孔距。钻进深孔时,其偏差要控制在20米孔深以内,并对深孔每段进行测斜。采用从上到下的封闭法进行灌浆,在灌浆结束后进行钻进,标准的屏浆时间是30分钟。岩层渗透量较大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屏浆提高灌浆质量。另外,还需将灌浆的起始压力控制好,以进一步提高灌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文倬  陈世全 《水电站设计》2011,27(2):96-101,105
对灌浆含义、灌浆修正设计、帷幕灌浆范围、坝基表层灌浆、坝基深部灌浆、灌浆压力使用、涌水孔灌浆、串浆孔灌浆、岩层大裂隙灌浆、高喷灌浆、GIN法灌浆等问题刍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