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国富  孟超 《区域供热》2014,(1):116-120
建筑本体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部分,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是建筑本体节能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暖通空调等建筑设备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终端部分,建筑总体节能设计由基础部分和终端部分组成。建筑本体节能设计旨在控制暖通空调等建筑设备的用能负荷,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旨在控制围护结构暖通空调负荷,暖通空调等建筑设备节能设计旨在控制其供用能系统效率,建筑总体节能设计旨在控制整个建筑物的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等相关文献中对上述几种节能设计(参数)的含义、功用与区别表述不甚清晰,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金龙成 《砖瓦》2024,(2):153-15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仿古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而仿古建筑屋面瓦施工技术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其设计理念与施工工程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深入研究了仿古建筑屋面瓦施工技术,探讨其工法特点、适用范围与建筑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同时,通过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环保控制标准与措施的分析,全面掌握仿古建筑屋面瓦施工技术的质量与环保控制。最后,通过效益分析与应用实例,为相关领域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凯 《住宅科技》2012,(11):27-32
ETFE膜建筑是一类新型的膜建筑结构体系,其设计方法与普通膜结构有着较大区别文章概要介绍ETFE薄膜的物理力学基本特性,ETFE充气膜系统构成,给出ETFE充气膜基本设计过程,重点阐述了其设计分析过程与普通膜的区别,以及其充气找形、载荷分析、裁剪分析的特点根据试验资料,给出ETFE薄膜材料参数及设计确定方法;详细分析充气系统设计和压力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工作状态控制设计逻辑,以及管道设计、风机选型、传感器元件、控制系统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邓声祥 《广东建材》2012,28(11):48-50
本文从结构优化设计基本理论及造型控制因素等方面介绍了多高层框剪结构优化的控制因素的特点及其控制要求.从研究和分析可知:结构体系与建筑高度、建筑平面长宽比、竖向高宽比等对结构的优化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建筑传统文脉的建筑元素、建造方式与设计方式三个方面,分别选取窗牖、模数制、烫样,从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传承与演变,进而探索和总结出人为控制的绿色营建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6.
方仲贤  刘煜 《新建筑》2012,(4):57-60
首先由建筑含能的概念出发,从建筑构件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含能的构成、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简要探讨了减少建筑台能的可能途径;其次分别以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与一座木结构建筑为例,基于LCA(生命周期评价)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它们的含能,并将其与各自运行能耗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认为控制建筑含能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我国的建筑中,很多都使用了转换层的构件,但是由于缺乏对转换层结构的充分认识与了解,转换层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建筑中的作用。因此,应对转换层的使用原则与规范做出合理规划,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的效能,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作出贡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转换层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了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对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转换层的竖向设计、合理设计剪力墙、选择合适的结构刚度、轴压比和落地剪力墙之间的间距控制以及转换层的抗震设计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大型综合医院建筑与功能特点,通过对空调负荷的分析,详细介绍了该医院建筑的空调通风设计思想。并着重阐述了医院建筑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医技设备房间和手术室等净化空调系统、各种用途房间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混合仿真系统的仿真精度与全数字仿真基本相同,但其应用于控制开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设计与安装单位和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以项目基本情况和绿色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管理理论为基础,优化配置和整合绿色建筑工程中的人、财、物,进而合理科学控制电气设计与安装在绿色建筑工程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并从根本上提升绿色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绿色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介绍了建筑外遮阳六种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技术的适宜性、遮阳的艺术性、遮阳功能的兼容性和气候的适应性等方面论述了合理的建筑外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以期有效控制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姚跃  蔡军 《华中建筑》2012,30(4):183-188
该文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单栋现代建筑形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市地域历史人文社会等特点,总结优秀历史建筑的形体特征,并通过对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规定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现代建筑形体设计手法,其主要可归纳为“相似”和“对比”两大类。结合大量的现场调研,分析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单栋现代建筑形体设计成功之处及弊病,旨在引发人们对特殊环境申摩筑形体设计的思者.为今后的相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孝。  相似文献   

12.
盛铭 《山西建筑》2006,32(24):15-16
介绍了国内建筑设计协同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重点描述了应用于国内设计软件的工作特点,通过对其优劣两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在建筑设计数字化协同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建构--对建筑本体的还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莹 《华中建筑》2003,21(1):33-35
针对我国现存的建筑设计脱离建筑本体而随意拼凑的现象,结合国外tectonic的理念和我国古代的“营造”思想,试图对建筑的材料、结构与构造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建筑的本体出发,用建造的逻辑去理解建筑和设计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嬗变——日本建筑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之比对这几个特点在日本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谈起,说明日本现代建筑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营养所取得的成就,由此析出当今日本建筑风格形成的源泉,以期国内建筑同行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符号、视觉与审美——消费文化逻辑下的建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华 《华中建筑》2011,29(8):14-16
消费时代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该文从消费文化的层面,对当代建筑设计趋向于符号、视觉和审美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消费逻辑对建筑实践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建筑设计应正视消费文化的时代因素,并以适当的策略加以转化,取得建筑设计与消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洁 《城市建筑》2014,(8):267-267
现代风景园林逐渐发展的越来越快。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使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业建筑面临新世纪挑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费麟 《新建筑》2004,5(3):4-10
回顾中国工业建筑50年来三个发展阶段的曲折历程,总结出中国工业建筑在新兴经济技术开发工业区,旧城工业区改造和高新技术现代工业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国外工业建筑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工业建筑设计面临的世纪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钱雅妮 《华中建筑》2005,23(4):156-159
该文以江南古镇——同里为例,分析了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的表现以及内涵。以期对现代建筑以及城市发展中的秩序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章俊华 《中国园林》2007,23(4):69-74
通过对日本代表性园林作品的分析,从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生态建设3个角度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进行探讨。从传统园林中的现代设计、传统与现代共存的设计、现代设计的传统回归3种园林实例中,指出强调设计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是其设计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分析园林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指出园林在形式和功能上与城市发展同步是其设计风格的第2个特征。最后通过分析重视植物多样性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园林中的运用,提出立足生态设计,重视园林对环境的贡献是其设计风格的第3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靳维  张险峰 《城市建筑》2014,(32):56-56
本文以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不足、空间品质不高的现状,探讨了环境行为学与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的关联机制,从人们行为模式的目的性、复杂性及细节性三个层面,建构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