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邢巍 《建筑工人》2003,(2):46-46
为了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位间的电位差,并消除从建筑物外经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卫生间宜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目前我国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连接的实施尚在起始阶段,等电位连接用的金具和端子板,尚无定型产品供应,建筑材料、设备和一些铸铁管也尚未配置等电位连接用的接线端子,给施工安装增加了一些困难,也影响了连接的美观。结合某建筑住户卫生间多并分散的特点,依据多年建筑电气施工经验,对住户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连接的作法是,在住户卫生间四周距地0.2m处采用-25×4镀锌扁钢沿…  相似文献   

2.
基于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必要性,通过多年施工经验,浅述卫生间局部等电位作用及工作原理,并就卫生间局部等电位施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柳立宁 《山西建筑》2003,29(18):102-103
对进行住宅等电位联结的必要性作了分析,阐述了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具体内容设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出总等电位联结是保证人身安全,减少电气火灾,减少设备电气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辉 《建筑电气》2009,28(3):43-45
分析了住宅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系统及装置施工不理想的原因.阐述了现代住宅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和新疆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住宅建筑电气安装》(新05D802)中住宅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后者的做法更符合当前住宅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谢维锺 《江苏建筑》2002,(Z1):73-73
文章阐述了在住宅卫生间内作局部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针对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联结的作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让人们了解卫生间是一个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地方,以及通过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卫生间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宣 《山西建筑》2014,(9):130-131
针对住宅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从预埋件制安、等电位端子板制安、保护管敷设等方面对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的施工工艺作了论述,详细解析了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以保障居住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等电位联结原理的解释,说明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而引起电气设计、施工及工程验收人员的重视,以减少电击事故,提高住宅居住的安全保障系数。  相似文献   

9.
在浴室潮湿的场所内,人体皮肤完全湿透,人体阻抗大幅度下降,金属管道、结构等种种原因传导来的十几伏的的电压就可能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死亡。可以说,浴室等电位联结是十分必要的。等电位联结的原理是将该场所内所有导电部分的电位都同时升高到同一电位水平,不出现电位差,可避免电击事故发生。根据《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和经验积累,作者分析了浴室电气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在施工中浴室局部等电位的具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气施工中不可忽视的等电位联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琪 《山西建筑》2010,36(12):186-187
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等电位联结的施工方法,提出了等电位联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等电位联结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现场施工时存在的几种认识和施工上的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仁梅 《福建建筑》2012,(3):110-111
等电位连接技术是建筑物内防止雷电感应和电气安全保护的重要措施,它分为总等电位连接、楼层等电位连接和局部等电位连接。本文从电气施工图的设计审核入手,针对新建建筑物中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的接地设计,提出"浴室内局部等电位联接示例"图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工程机械综合性能传动试验台的开发和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工程机械变矩器、变速器和驱动桥的性能,提出了面向工程机械3大传动部件在一台综合性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的思想。研制开发工程机械综合性能传动试验台,试验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共用动力、冷却装置、加载设备及检测装置。详细介绍试验台的功能、系统组成、软硬件的实现及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安装调试方便,满足设计要求。颠覆以往单部件单试验台的传统设计思想,节省试验台的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当前,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检测市场不规范的现象,政府质监部门在对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及检测行为监管尚存不足之处,需借鉴境外建设工程或国内其它行业质量检测监管措施,结合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实际情况加以改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境外建设工程及国内其它行业的质量检测监管措施,归纳总结了可作为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借鉴启示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代庆 《城市建筑》2014,(18):137-137
由于钻孔灌注桩一般在地下或水下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难以控制其施工的质量,并且工程出现问题很难发现与治理,所以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将探讨如何控制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以及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15.
扼要介绍了振冲密实法的原理 .并以西安某场地地基处理为例 ,分析了该方法在加固液化砂性土地基时桩的设计、施工及施工后地基的检测 .结果表明 ,振冲加密处理液化性砂土地基是行之有效的 .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建(构)筑物载荷主要是靠地基岩土支撑,通过岩土检测试验为建设工程(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参数。经地基岩土检测试验实践分析研究,认为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样品的质量及代表性是关键,给出了建设工程地基岩土在不同的试验检测项目中所需样品的数量质量信息化标准。研究结果为建设工程岩土地基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京地铁四号线菜市口车站工程,介绍了钢管柱桩基的施工方案论证、技术措施和检测试验技术。详细阐述了人工挖孔与机械钻孔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并简化了试验程序,满足了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海龙 《建筑技术》2014,(3):240-243
北京市朝阳区某工程根据地基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和场地现状,采用先换填级配砂石再进行CFG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完毕后通过级配砂石荷载试验、压实系数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证明这种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可有效控制地基变形且可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4,44(2):127-138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of an application of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for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a seawall construction on soft ground improved by sand drain. Effective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such a soil structure requires a systematic way to collect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ess of consolidation and gain in soil strength.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is proposed concerning cone resistance measured by a cone penetration test and the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of the 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e resistance and the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tate of consolidation of the groun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correlation found in this study, gain in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during construction can be accurately evaluated by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This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cone penetration test to monitor the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of the improved ground. Also estimated by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are aging effect, classification of clay layer and strength increment ratio in normally consolidated state. Aspects geotechnical behavior of the ground are discussed such as the process of strength increment, aging effect, sequence of various shear tests to examine change in strength and considerations on shear strength of improved ground after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learly show that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is a very useful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has high applicability for construc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谢兆耕  傅先华 《施工技术》2006,35(11):18-20
介绍紧邻地铁隧道进行超长深层搅拌桩施工实例,通过试验,找出了对地铁隧道影响最小的施工参数,总结出一套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