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在环境监测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范波  苗伟 《通信技术》2009,42(12):170-172
概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若干重要协议,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贵重武器及农作物环境监测中的一些应用概况。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之一-电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一些概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快快  张东 《信息技术》2014,(1):131-134
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市场需求,搭建了软硬件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TI CC430F5137的433MHz无线传感器网络,从而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描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起源和特点,对比了其常用技术ZigBee和433MHz。同时基于CC430F5137的典型应用,提出了整个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及网络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前提下,对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充分的展示,最后验证了其在节水灌溉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CC111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今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以CC1110芯片为核心设计了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介绍CC1110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实现方案。在性能实验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给将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提供了高性能的节点。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网络,它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由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备感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军事、环境、医疗保健、空间探索及各种商业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的研究领域,文中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展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帅  廖晓纬 《信息技术》2006,30(12):1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复杂的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拥有大量的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为了研究复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了神经元描述了WSN的网络节点,用神经元模型表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给出了无线待感器网络节点的神经元模型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可以使得复杂研究变得简单,利于开展WSN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市场需求,搭建了软硬件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TI CC430F5137的433MHz无线传感器网络,从而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描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起源和特点,对比了其常用技术ZigBee和433MHz.同时基于CC430 F5137的典型应用,提出了整个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及网络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前提下,对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充分的展示,最后验证了其在节水灌溉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对其物理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UWB技术由于低功耗、定位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中物理层的候选协议。本文介绍了UWB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念、应用及其对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问世和潜在应用前景,大有引发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势头。由于具有节点数量巨大、分布密集、布设灵活以及自组织组网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充分体现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在未来电子战/信息战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描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组成及其在电子战/信息战领域的可能应用,分析研究了这种网络的薄弱环节及对抗的可行途径,并据此建议,在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其军事应用和关键对抗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健 《电子产品世界》2007,(12):146-148
基础元器件催生新应用 TI高集成SoC扩展无线传感器网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无线技术的新应用热点,引起了众多硬件厂商的关注。近日,德州仪器(TI)推出集成了USB控制器的1GHz以下RF SoC产品-CC1111,它结合了RF收发器(CC1101)、增强型8051 MCU、8/16/32KB系统内可编程闪存以及全速USB控制器多个器件功能,提高了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并在PC与RF间建立了快捷的桥接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WCSN)可以定义为无线认知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它感知事件信号,机会地使用频谱空洞,并采用多跳方式,完成信息的动态协同通信,最终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文章分析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WCSN)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给出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研究了Ad Hoc式、分簇式、异构分级式和移动式四种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列举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层簇式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密钥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最关键的技术之一。该文分析比较了各种密钥管理方案,认为组密钥管理更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在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组密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层簇式密钥管理架构,并解决了这两种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而组间通信则采用基于(t, n)门限方案的密钥分割机制来实现。该新方案能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需求的同时改善执行效能。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无论采用哪种框架模型和算法,对其性能评估都需借助于模拟的实验平台。在这个模拟的实验平台中,数据流量模型成为评估入侵检测系统性能客观而全面的重要因素。根据监测区域内目标检测点的覆盖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应用的包流量模型,并通过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流量模型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流量构建了一种数据源模型,根据实际流量负载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不仅精确度较高,且易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翟巍  刘成  田永春 《通信技术》2014,(2):221-225
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和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具有感知和路由的功能,是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单元。针对传感器节点的特点,基于双核架构OMAPLl38为核心设计了一种低功耗高性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在介绍OMAPLl38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实现过程,包括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方案。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  相似文献   

14.
张勇军 《无线电工程》2012,42(12):4-6,19
针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性能特点,特别是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以及当前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能量、通信、计算和存储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节点芯片设计、三维场景的覆盖、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安全等还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验需要,设计并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深入探究.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网络层协议和MAC层协议的分类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为后续人们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对小型、微型移动设备的支持,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主要讨论了为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一个自适应的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中,使用了一个区域和核心路由节点相结合的多层结构的方法来增加无线移动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可扩充性和可靠性,并降低网络的能耗,这样就可以适应无线移动网络的高度动态性和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探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夏少波  许娥 《通信技术》2010,43(8):18-20,23
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与编程技术于一体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论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的构成,阐述了WSN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特点。同时,结合实际应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架构、网络通信模型结构以及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作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最后指出了当前WSN关键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跟踪更精细可靠且及时隐蔽,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中没有中心控制机制,无线通信的带宽有限,这就要求采用合理的跟踪策略,高效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算法。将“ad hoc跟踪群”的概念移植到面向跟踪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作为传感器的组织策略,并和适用范围较大的粒子滤波相结合实现跟踪任务。仿真实验证明,在不影响跟踪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此方案能够降低通信能量开销。  相似文献   

19.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daily life like ubiquitous city and healthcare services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monitoring such as environment pollution, tunnel monitoring, earthquake diagnostic, and so on. To increase us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llected sensor data,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hould be required to apply a variety of mobile devices to give the information at anytime and anywhere to users. Thus, we present multi-sensor centric smart sensor network architecture using general mobile devices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efficient and valuable sensor network application and services. The proposed system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IEEE 802.15.4-2006 standard with smart mobile devices. We also show some scenarios with on-demand request and real time event driven data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using five kinds of sensors such as magnetic, photodiode, microphone, motion and vibr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w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has the potential as smart mobile devic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