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填补主流BIM设计平台铁路信号专业BIM设计软件空白,解决BIM传统翻模设计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对铁路信号专业特点和信号BIM设计需求的分析研究,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铁路信号BIM设计技术路线;充分整合既有辅助设计软件成果和新技术,利用三层架构、数据库、云服务等关键技术及电缆自动布设算法、数字工程技术,开发基于Microstation的铁路信号BIM设计平台。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提升了铁路信号设计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积极推动了铁路行业BIM正向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设计模式下手工设计效率低、二维图纸不直观、协同设计难开展及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针对生态河湖工程设计阶段涉及的河道堤防、水工建筑物、生态景观及多专业协同,通过 BIM 技术建立更加真实的三维地形模型,进行参数化、联动式河道堤防设计,再建立水工、景观等建筑物 BIM 模型,利用多专业协同技术,对模型进行整合,构建 BIM 技术全流程设计体系。该体系贯穿整个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构建可实现各参与方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同一数据模型,设计更快速高效,整个工程项目更加直观,可提高项目设计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工程生产效率、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美国查尔斯·伊斯曼教授是BIM(建筑信息模型)研究的先驱,在三维数学的基础上,做出综合项目的基本数据模型,管理和完善工程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营.最先BIM广泛运用于欧美国家的工程项目中,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大型工程崛起,也逐渐开始引进应用BIM技术,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能节约资源成本.住建部明确提出要将BIM推进到工程建设工作技术应用中.在实际操作中BIM不但只适用于建筑施工建设,还能运用于建筑节能、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所以分析证明BIM在海洋工程领域是否适用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4.
摘 要:公路立交工程自身空间结构复杂、曲线交叉繁杂、跨桥线路复杂、桥面高程变化 繁多等特点,给建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大型立交桥的设计建模工作一直是工程界亟待解 决的问题。采用 BIM 相关软件,针对公路立交工程的特点,通过将 BIM 相关建模软件与可视 化编程插件——Dynamo 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实时可编辑地形模型、主体结构精度模型 以及批量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快速搭建方法。并通过具体操作实例证明该方法能提高公路立交 BIM 模型的搭建效率,可推动 BIM 技术在公路立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二维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缺点逐渐突出,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 BIM 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使各专业之间达到整体协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基于此,从逆向设计的技术路线、平台配备软件及模式等 3 个方面,介绍基于 BIM 技术的水利水电各专业的逆向设计实施模式,并通过逆向构建 BIM 模型和相关专业,如建(构)筑物、管线及堤防、金属结构和电气等专业的精细化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各专业之间信息共享,使各专业之间达到整体协同,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各专业的设计及施工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基于 BIM 技术的逆向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水利建设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数字化转型,以崇明岛堡镇港等 4 座水闸外移工程为例,基于 BIM 技术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与应用,通过协同设计、参数化模板库、精细化建模、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实现 BIM 技术在数字设计中的全要素和全过程的应用,推动水闸建设的数字一体化设计的发展,提升设计品质和效率。另外,通过构件数据编码与数字化模型管理平台相连通,实现模型构件、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传递,为全生命周期内的智慧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有效推进设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后续其他水利工程项目的 BIM 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鱼岗  秦德福  孟平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0):2458-2459,2463
Inventor是Autodesk公司推出的面向机械设计的三维CAD软件,属于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软件.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模式,利用三维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具有直观、快捷、易修改的特点,因此目前利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以成为一种趋势.针对当前抽油机新产品开发的现状,对三维软件在设计制造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抽油机新产品开发的实践,介绍了Autodesk Inventor的一些特点、功能.利用这种三维软件可提高抽油机设计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开发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欧特克(Autodesk)于日前宣布推出其下一代制造业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制造业公司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全面的二维和三维设计与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9.
日前,Autodesk发布其Autodesk DWF Composer软件的最新版本,重命名为Autodesk Design Review。Autodesk Design Review2007软件添加了丰富的新功能,并改善了扩展产品开发团队之间的协作,以满足制造、基础设施和建筑行业客户的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相比于之前的版本,该软件在2D和3D审核、测量和标记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与所有Autodesk设计产品紧密整合,这一点在针对Autodesk Inventor软件客户定制的新版本Autodesk Inventor11DWF Extension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介绍,Autodesk Design Review2007软件的创建目的就是集成审…  相似文献   

10.
OPSAP1综合运用有限元分析、非线性规划、最优化准则法等先进技术,密切结合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形成了一个适用于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优化设计程序系统。OPSAP1采用商品化的非线性规划程序OPB2和有限元分析程序SAP5作为软件基础,显著地提高了结构优化设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结构以及在工程中应用的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上海市2018年水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及水务重大工程2019年建设计划,上海市水务水利工程数量、体量和复杂度逐年增加。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及水务局关于推广BIM应用技术的文件精神,顺应政府工程监管信息化的发展,缓解工程管理监管难度,上海市水务局在前期已开展的相关BIM模型轻量化展示、3D GIS等关键技术预研的基础上,决定建设BIM数据中心及相应的水务应用管理协同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云架构,大数据,BIM,3D GIS,无人机数据采集等技术,系统基于B/S结构,BIM模型轻量化采用WebGL 3D绘图协议,实现二维与三维结合、实景和BIM模型结合。该平台在模型共享、工程数据共享、工程展示及监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gun to abandon the tra- ditional manual drawing, calculation and design methods for the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views or models of certain projects, us- ing BIM software technologies such as Revit, ArchiCAD, and VectorWorks.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errain scenes such as roads, bridg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will be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digital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work quality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河湖管理效率,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观测范围广、获取空间信息速度快等优点,在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河湖水域岸线监管不同需求,从目前无人机的多种监测方式入手,结合岸线监管应用,分析适用于河湖监管的 3 种监测方式。具体应用结果表明:1)低空摄影技术适合于小面积河湖岸线日常巡察,获取航拍照片。2)常规摄影测量技术是将外业获取的影像、POS、控制点数据,采用 PhotoScan 软件生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结合 GIS 软件,快速生成一些专题图,适合于中小型涉水侵占行为监测。3)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适合于大型涉水建筑监测,对涉水建筑构建真三维模型,精准获取违建区域面积、侵占防洪库容等几何信息。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河湖岸线监测,能够有效制止侵占岸线的行为,为河湖岸线安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is now a global digital technology which is widely believed to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s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has been mainly a result of worldwide government initiatives promoting BIM uptake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deliv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ush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release of a tremendous amount of BIM software systems which are now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Although this can be seen as a positive development, one cannot ignore how it has overwhelmed many professionals who cannot easi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uses of these software systems. Previous studies about different BIM systems have generally been limited in scope focusing predominantly on operational issues. This study aim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critical appraisal of a wide range of BIM software systems currently being used in manag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To achieve this, five main methods are adopted. These includ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ction learning,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email surveys. It has to be noted that, although it is impossible to examine the totality of BIM systems, the study adopts a holistic approach looking at most of the major BIM system categories and 122 application examples which are common in th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AEC)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BIM 正向设计能够减少部分建模环节、降低劳动和信息交换成本,其优点得到业 界的广泛认同。随着国内BIM 技术的不断推广,现有的BIM 咨询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 应用需求,正向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工程经验和文献调研总结了正 向设计存在的问题,如:①缺乏与之适应的标准;②国内环境的制约;③技术链和产业链不够 成熟等,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以出图为导向的正向设计是BIM 技 术应用的过渡性策略,需补充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加大国内BIM 软件和云平台体系的开发力度、 促进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正向设计的推广不仅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管理模式的不 断创新,为BIM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下地形测量在河湖管理、采砂监管、岸线利用及河道治理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河道生态的持续稳定发展,将多波束技术应用在淮河流域水下地形测量中。通过对水下多波束、侧扫声呐等测量技术工作原理的研究和分析, 提出无人船水下多波束三维测量的应用模式。根据水域面积、深度及水中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测区,结合无人机的正射影像,利用多波束无人船测深系统进行水下扫描,再通过软件合成获得水下三维影像,直观地反映出河道区域地形地貌,与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结论,并将多波束技术应用在淮河流域河段养护项目和疑似偷采、盗采情况的水下三维测绘。实际应用表明:多波束技术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可获得精确的水下地形数据和水底地貌影像,解决水下地形地貌无法实景还原展示的难题,提高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相关河道治理和采砂监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