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景观场所,为提高广场的空间使用率并满足其多功能的使用需求,亚空间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广场中更能满足使用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本文以福州仓山万达广场金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城市广场亚空间不同景观元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是一个被赋予多重行为(文化)意义的地理外观场所的差异性彰显出人的场所感。场所理论在地域文化建筑与本土化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城市景观环境认知与形态塑造等空间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场所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场所的行为文化认知规律切入,结合国外场所理论应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研究趋势.探讨场所理论架构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体系。从而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原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及其实践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3.
李毅 《重庆建筑》2012,(3):21-23
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冲击,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重要性;城市景观是传递城市地域文化与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景观的地域性和场所性的表达是通过文脉延续的方式在景观设计中营造自然和人文环境、体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去运用地域元素塑造城市特有的空间环境和精神场所,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景观空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景观雕塑对空间的重构起着主导性作用,即通过一定的组合设计,可让空间改变自身的属性;另一方面,景观雕塑在空间引导,以及界定景观空间界面上也起着一定作用,例如让雕塑成为景观界面,或者通过雕塑与景观视野之间的对立,让雕塑成为景观空间中的标志物,对整个景观空间场所起着标识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昊 《城市住宅》2016,(11):35-37
正为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和城市雨洪管理问题,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满足绿地景观的同时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元素,让小区绿地景观更生态,更具可持续性。本文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出发,结合住宅小区景观的特性以及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开发应用技术,探索住宅区景观绿地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历史痕迹、场地记忆是一座城市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在分析概括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景观是承载城市场所记忆最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通过引用国外案例及国内外相关保护法规,引申出通过景观表达场所记忆的必要性。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探索城市文脉、场地记忆等在城市更新及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景观表达途径。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景观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昕蕾  肖阳 《风景园林》2019,26(10):72-77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作为儿童与自然连接的最直接空间场所,为儿童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可能性。从实际项目案例出发,遵从儿童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将景观空间打造成适合孩子情境化体验、主题性探索等户外活动空间。探讨如何完善景观空间的功能属性,使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为儿童自然体验提供更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旨在建立场所理论视角下典型校园空间的更新方法,探索校园景观空间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校园景观空间研究进展的梳理分析,确立场所营造介入校园景观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和积极影响;通过对场所理论概念的阐述,以场所空间和场所行为为切入点,分析校园景观中的环境特性。从文化、活动、自然特性方面构建场所理论介入中学校园景观空间更新优化的设计方法,并以唐河县文峰中学为例,提出基于场所理论的校园景观更新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环境质量的方式促进校园场所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我们一直坚信"参与性、开放性、延续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要素,具备自然基底的滨水空间更加能为公众提供游览和逗留的开放场所,更是承载城市公共游憩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本项目中,设计师以改善场所的空间趣味性为核心目标,努力提升项目对市民的吸引力。以建筑"轻干预"与景观"重参与"为准则,通过建筑功能的新定义、景观环境的新塑造、漫游路径的新梳理,让场所变得更易于到达和停留,更具公共性、开放性、自然延续性,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体验,最终使这片曾被遗忘的公园滨水区的活力再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标在城市整体风貌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对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进行研究,引入视觉空间界面的概念,考虑不同的场所特质,对视觉景观进行量化分析,总结了视觉景观的不同空间界面类型,为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开然 《园林》2014,(5):28-31
城市设计中最为人关注的设计内容通常是空间格局设计和场所焦点设让空间格局设计是指实体空间的组织分隔和围合,以此创造各种类型的使用空间、感受空间和暗示空间,而场所焦点设计则是指关于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品、景观构筑物和动态焦点的设计这可以囊括从水景、雕塑,到事件景观、表演舞台等所有能够创造焦点效应的内容。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反而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城市设计中的景观表皮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河流廊道是城市中景观较好的区域,同时也是很多动植物栖息场所,其在城市中呈线型或带状布局,在空间分布上也起到连接较为孤立和分散的不同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的功能。河流廊道在整体空间结构上使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更加完善、系统内部联系性更强,在环境治理、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城市人群休憩需求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城市河流沿岸的连续性景观空间生态需求不断增加,对滨水空间亲水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城市综合体定义、发展、功能、特点等分析及对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原则、策略及设计元素等介绍,说明城市综合体景观具有城市性公共景观空间的特点,在环境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创造有特征、有个性、有体验感的场所。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得到多方面的广泛重视,但在城市景观特色层面的探讨则较少。本文即从城市景观特色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城市景观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前提下,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和保护战略,进而以南京云锦为对象分析了文化元素落实到空间场所的实现途径,试图探索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特色塑造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感知也在不断提高,良好的城市体验是人们对城市印象最直接的体现,其中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形象最具特色的组成元素之一。城市滨水空间又是人文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集中表现的空间场所,而人们在滨水空间中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空间中植物景观的营造,因此,如何打造出合理、美观的植物景观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对滨水空间植物种类、种植方式、植物搭配、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旨在为建设合理、美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水区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廖容 《四川建筑》2012,32(3):63-64,6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于对城市美化的考虑,现代艺术正在一步步介入城市空间中,城市景观中的现代艺术正成为大众性的一种艺术。文章从公共艺术和场所精神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罗斯福总统纪念公园和都江堰广场两个例子,揭示现代城市景观空间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成为了一处营造公共情感体验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周详  李哲 《新建筑》2024,(1):148-154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研发现诸暨市城市广场的儿童景观空间存在活动设施千篇一律、植物配置单一、场地缺乏教育意义等问题。文中阐述基于“八项智能教育理论”,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激发儿童的八大智能,打造一个促进儿童多项智能全面发展的儿童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0)
现在城市居住模式逐渐催生各种类型的居住区景观。生活的便利、商业的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弱;随着居住区内道路的集约化,绿化率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交往空间逐渐减少;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也对居住区内的景观环境设计提出挑战。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居住区景观的确需要转型改变。为了回溯国人自古以来尊崇的礼仪之道,探寻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人情味,生态合院式景观概念被提出。它给予人们日常生活更多交流的可能性,从而使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质,促进居住区环境的健康发展。生态合院式景观运用多种概念演绎居住区景观,打造出布局简单但有机交互的各个节点场所,从而实现从结构序列、空间序列、功能序列到情感序列的递进和深化。在用地范围内以最为简单的体块关系营造景观序列,综合运用植被、软硬铺装、水景等景观营造元素,实现空间与人的互动。生态合院式景观概念呈现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园林》2017,(7)
正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农业时代,底层院落和自然天地给儿童提供了游戏娱乐的场所;工业革命后,密集的居住形式侵占了儿童的游戏空间;如今,城市越来越密集,儿童游戏空间越来越局促,且安全性越来越得不到保证。战后很多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城市儿童空间的建设,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中国也开始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中国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