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春芳 《印染》2007,33(8):14-15
介绍了改性涤纶/莱卡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包括水洗、前定形、染色、烘干、后整理。染色采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为110℃;热定形温度控制在150℃;根据生产实践,说明了各工艺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针对氨纶纤维的特点及其对染整加工工艺的要求,给出了棉/氨纶双纱棉毛弹力针织布的染整工艺条件。其中退煮漂采用纯碱代替烧碱,染色温度60℃,定形温度130—140℃,柔软剂用量3%。  相似文献   

3.
赵春芳 《印染》2007,33(9):19-20
尼龙/莱卡混纺织物在高温热定形条件下会泛黄,在加工过程中需加入合适的抗氧化剂。介绍了尼龙/莱卡混纺织物的水洗、前定形、染色和烘干的具体工艺条件和注意事项,比较了抗氧化剂A、抗氧化剂B和Solpon SPDX的抗氧化效果。实践表明,Solpon SPDX抗氧化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士龙  熊磊  张旺笋 《印染》2007,33(17):17-18
四面弹力网花边属于敏感性织物,加工条件要求严格,尤其定形整理具有较高的难度。通过试验,探讨了四面弹力网花边的定形工艺及调节方法。结果表明,合理设定定形整理工艺参数,并选用适当的生产设备及配置以有效控制工艺条件,可以得到满意的定形效果。  相似文献   

5.
棉/PBT弹力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BT纤维弹性伸长率接近氨纶纤维,可替代氨纶生产低弹织物。根据PBT纤维耐热性较差的特点,分析讨论了棉/PBT弹力织物的烧毛、低碱冷轧堆、定形和染色等染整加工工艺及生产注意事项,认为定形温度以150—155℃为宜,染色温度则以120℃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6.
李淼官 《印染》2006,32(17):10-12,18
针对竹/棉/涤弹力机织物的特点,优选染整工艺。前处理采用冷轧堆练漂,改善弹力织物在湿热处理过程中坯布门幅过分收缩造成的折皱和卷边;通过适度的前定形,解决成品面料纬向缩水率与弹性回复性的矛盾。前处理冷堆液碱浓度36—40g/L,双氧水用量10~12g/L;丝光碱浓度200~210g//L,车速40m/min。中深色染色选用分散染料热溶法染涤纶,活性染料套染纤维素纤维;浅色则直接用士林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7.
锦纶厚弹力网眼织物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跃男 《印染》2010,36(13)
针对锦纶厚弹力网眼织物因氨纶纤度大和含量高,采用常规工艺加工,成品易产生布面直条和卷边现象,对该产品的前处理和定形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织物前处理后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在后整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定形温度190~200℃,车速30 r/mi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天丝/PBT交织弹力面料染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丽 《印染》2011,37(13)
天丝/PBT交织双色弹力面料染整加工主要包括烧毛、退浆、定形、碱处理、原纤化、酶处理、溢流染色和后整理等工序.试验表明,前处理采用酶退浆工艺可减少纤维损伤;定形工艺条件为170℃×30 s,以稳定纬向尺寸;碱用量70~80g/L,浸碱时间40~45min,可提高天丝得色率,减少后道工序产生擦伤等疵病;采用纤维素酶进行抛光处理;采用分散/活性浸染工艺,分散染料染色温度控制在110℃;后整理选用柔软整理剂、功能性整理剂,以改善织物手感,获得特殊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9.
叶雅君 《印染》2004,30(19):19-20,22
对PET/CDP交织物减量染色重现性差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碱减量工艺不合理是造成含CDP纤维织物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应采用间歇式碱减量机减量,避免采用减量促进剂,以防止减量时阳离子型促进剂吸附在织物上,造成染色时对阳离子染料的缓染。要注意预定形条件的一致性,采用烘干后再定形的工艺;控制减量率的一致性,提高织物上纤维染色匀染性。  相似文献   

10.
梅肖瑾 《印染》2007,33(24):13-15
分析了竹粘胶纤维、氨纶纤维和T-400弹性纤维的性能,讨论了竹纤氨/T-400双弹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和生产注意事项,包括烧毛、冷轧堆前处理、定形、丝光、染色和后整理工序.结合生产实践,前处理采用短流程低碱冷轧堆工艺;采用155℃×30 s的定形工艺,以稳定纬向尺寸稳定性,同时减少T-400纤维的弹性和强力损伤;采用分散/活性染色工艺,分散染色温度宜控制在120℃,染浴中加入高温匀染剂和浴中柔软剂,以利于提高匀染性,防止粘胶纤维擦伤;选用亲水性柔软剂后整理,要求改善织物手感的同时,不损伤其吸湿快干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江波  李亚萍 《印染》2013,39(11):14-15
讨论了尼龙/粘胶/氨纶混纺针织物各工艺流程,包括预定形、前处理、染色、成品定形和修色。实践证明,采用160℃小超喂预定形,98℃纯碱和双氧水温和前处理;中深色染色选用一浴两段法,浅亮色染色选用两浴两段法;成品定形采用180℃大超喂定形,加工的成品幅宽、克重、缩水率及水洗牢度均佳。  相似文献   

12.
郭子娇  李悦  张瑞  陆赞 《纺织学报》2022,43(2):74-80
为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维纤维超级电容器,利用碳纳米管(CNT)的液晶态性质和MXene(Ti3C2Tx)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协同制备复合纤维作为电极基体,运用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纤维表面沉积聚苯胺(PANI)制备复合纤维电极。对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获得最佳沉积时间的电极并组装纤维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当沉积5 min时,在5 mV/s的扫描速度下PANI/Ti3C2Tx/CNT纤维电极表现出最大的体积比电容,为113.92 F/cm3;在0.1 A/cm3的电流密度下证明其组装的超级电容器比电容可达65.4 F/cm3,同时在0.8 A/cm3电流密度下循环5 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7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银丕松 《印染》2004,30(2):14-15
针对含有氨纶的涤纶/VILOFT圆筒针织内衣布料的特性,给出合理的染整加工工艺,如酶精练、分散/活性二浴染色、还原清洗以及拉毛整理等。避免氨纶织物弹性的损伤,以获得较高的色牢度和良好的抗起球性,达到保暖内衣的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竹炭/圣麻/天丝混纺面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简述了利用竹炭纤维与圣麻纤维、天丝纤维开发混纺面料的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其在纺纱、织造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并分析解决了纺纱、织造中出现的问题.使最终产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树英  孙静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3):42-43,46
珍珠纤维具有抗紫外线、促进新陈代谢的保健作用,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生态纺织纤维,具有绿色环保、时尚且能够自然呼吸等特点.简要介绍了珍珠纤维、麻赛尔纤维、棉纤维混纺缎条织物的试生产过程,提出了解决经纱断头和开车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莱赛尔纤维及蛋白质纤维的物理特性和染色特点,在弱酸性条件、中性条件及弱碱性条件,对莱赛尔/毛/羊绒面料前处理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各种助剂进行优化实验,进而优化出前处理工艺,以达到色牢度达标,混纺面料得色均匀、稳定,精纺面料防止渗化、轮廓清晰,在得色量均匀丰满的前提下,保证该前处理工艺对面料的损伤较小的目的.最终实现在莱赛尔/毛/羊绒混纺产品上进行数码印花.  相似文献   

17.
吴金波 《印染》2001,27(8):23-24
阐述锦纶/棉(60/40)混纺织物各种印花工艺的选择及其优缺点,认为活性/中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羊毛/锦纶/腈纶纤维同浴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印染》2007,33(19):19-21
在羊毛/锦纶/腈纶多种纤维的同浴染色中,选用弱酸性染料染羊毛和锦纶,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同时在染浴中加入适量的沉淀防止剂和锦纶阻染剂,以提高染料在染浴中的稳定性。染浴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始染温度为40℃,升温至98℃保温染色,此工艺可确保三种纤维具有优异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羊毛、蚕丝、山羊绒三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性能的分析,认为这三种纤维有机组合,可突出其各自的优点;导电纤维的加入,解决了精纺面料静电大、吸尘贴身的弊病,产品穿著更加自如舒适,使面料达到舒适化、功能化、时尚化的效果。同时对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及技术关键、解决办法作了重点阐述,对产品开发及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