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铁车站周边建筑密集条件下,车站施工地下市政管线迁改可利用空间是有限的,迁改管线的横断面设计会影响管线迁改的可实施性和车站基坑的安全性。论文总结了有限空间条件下地铁车站管线迁改横断面设计遵循的3个原则:基坑安全、管线安全净距和施工便利,并以福州地铁2号线具体车站为例,论述了地铁车站管线迁改横断面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为了更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很多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在地铁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做好线路的勘查工作,对原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和保护,更好的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的影响因素和地铁前期施工中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实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在繁华的城市市中心建设,牵扯到各种各样的管线迁改工程。现场管线位置与物探资料位置、埋深等出入较大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地铁前期管线迁改施工非常困难。为保护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安全,避免被破坏,管线权属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积极沟通,互相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管线。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19)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一线城市已经使用轨道交通方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地铁通信作为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其通信管线通常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其通信光缆线路质量极易受到不利影响,为此亟待通过管线迁改来改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就地铁通信管线迁改施工进行探讨,在介绍地铁通信管线迁改相关原则的基础上,以某地铁工程通信管线迁改为例,结合其具体迁改方案,进一步分析地铁通信管线迁改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地铁创造更好的通信条件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地铁建设工程当中,管线的改迁问题是地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铁建设中改迁设计的是否合理及施工是否正确,将直接决定地铁建设的效率和地铁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对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施工的策略。本文以某市的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为实例,利用现代经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地铁建设中的管线迁改工程过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阐述了在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利益矛盾。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迁改方案和模型,以达到提高地铁建设中管线施工的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地铁6号线唐家墩站工程实践为基础,研究探讨了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在不迁改高压电力管线情况下的围护结构施工方法。主要从围护结构施工前对电力管线的处理和保护、围护结构施工时对电力管线的保护、高压线下方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装配式钢板盒保护电缆,钻孔桩围护缺口补强,地墙长臂挖机与改装抓斗成槽、电缆下两笼拼接、整体浇筑"的一套施工措施、方法。施工过程中管线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基坑围护结构无渗漏,实现了高压电力管线原位保护情况下的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避免了高压电力管线迁改造价高、工期长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管线产生影响,部分管线迁改难度大,如110k V高压电缆管沟在地铁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悬吊支托保护,从而对管线的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文中以深圳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临海路站西端110k V电力管沟支托为工程背景,研究分析110k V高压电缆管沟支托保护方案设计与施工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施工顺序为先管线迁改施工、然后交通导改施工、最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管线迁改施工需要较长时间,但为加快施工进度,在道路路幅较宽及周边有可利用地块等有条件的路段,应考虑管线迁改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基于此,以福州地铁5号线浦上大道站为例,对管线迁改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交通导改进行研究,论证了同步施工的可行性,同步施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浦上大道站的施工进度,节省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铁火车东站站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既有管线只能改移至紧邻河边,鉴于改迁管线埋设于临河软弱土层,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容易引起管线产生较大变形,由此,该工程采用拉森钢板桩对迁改管线进行保护,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铁建设会导致既有市政管线的迁改,市政管线具有管网数量多、服务范围广、埋设深、管径大、迁改难度高等特点。结合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对地铁管线迁改工作思路、基本方法、迁改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了市政管线常用施工措施如明挖、支护开挖、顶管、拖拉法及泥水盾构等的适用条件;介绍了地铁6号线典型管线设计思路,提出设置出入口位置或改变其出口爬坡形式避让埋设深排水管、排水管道合理改渠道等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明挖法交通隧道施工中常遇到众多的既有管线,通常采用临时迁改的方法进行基坑施工。某过江隧道大型明挖基坑工程遇到了难以临时迁改的大型主供电管线,为保护城市供电管线的安全以及基坑工程能安全顺利施工,详细介绍了工程施工中采取的总体保护原则与思路,以及原位保护的施工处理技术措施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原位保护基坑开挖技术安全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2.
市政排水管线敷设在道路下,具有管径大、埋深大等特点,排水管线与地铁共用地下空间,地铁建设不可避免会导致既有管线的迁改。论文以郑州地铁10号线西流湖南站DN2 600 mm雨水管道、DN800 mm污水管道迁改为例,对管线迁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介绍了顶管施工竖井的工法、施工顺序以及监测方案;探讨了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以及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叶家成  梁嘉韵  温喜廉 《建筑施工》2023,(11):2276-2279
为实现在不影响地铁车站正常运营前提下,更好地完成地铁车站风道结构及其附属冷却循环水管线的迁移改造,该施工技术通过BIM应用重构风道结构和冷却循环水管线的三维模型,并基于此进行复杂施工工况下风道和管线迁移改造的施工策划。经方案比选分析,优先把需迁改的管线迁改至可保留的原有风道结构上,再进行原风道结构的拆除改造,最后以“部分原有风道结构+型钢内支撑+新浇支护墙体”的形式重新构筑保护迁改管线的临时管廊。这使得地铁车站冷却循环水管线迁改的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上无紧前工作,更有利于把该部分工作的施工工期控制在寒冷季节完成。  相似文献   

14.
城区地铁车站周边管线复杂,部分管线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迁改。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时,部分未迁改的管线在地下连续墙上方,导致地下连续墙无法正常施工,需采用逆作法,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进行逆作施工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深圳地铁9号线文锦站的既有管线处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逆作施工情况,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曾辉 《河南建材》2021,(6):31-33
地铁工程中经常遇到横跨基坑而又难以迁改或者避让的重要市政管线.管线位置围护结构和止水帷幕不能施工,基坑无法封闭.文章以宁波市轨道交通某车站附属基坑为例,介绍了挡土钢板与MJS全方位高压旋喷桩在横跨基坑的市政管线原位保护中的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永 《建筑施工》2021,43(5):886-88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T1—S1下穿通道项目不停航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内包含大量的重要管线,如何对诸多机场运营中的管线进行保护是非常大的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线,通过前期对管线的详细探摸,分析施工进度与机场运营要求的相互关系,在保证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深入策划施工方案、采取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并与机场各管理部门积极协调,顺利解决了机场管线保护及迁改的难题.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为今后机场建设或其他重要区域中出现的类似施工难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长治路道路工程管线综合在长风街地铁车站处的设计,阐述了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对现状管线的保护和迁改、规划管线的近远期接合设计的必要性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铁车站建设与城市市政管线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地铁建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管线迁改模式和成本控制方法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线迁改模式的选择以及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实施阶段过程中对不同的管线迁改模式与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其选择模式与成本控制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线迁改模式选择及成本控制方法做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某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该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了车站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周边环境及管线迁改的影响,指出采用钻孔灌注桩方案施工,可满足地铁施工工期、质量及结构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主要是在城区施工,地下管线事故发生的频率比较高,损失比较大,原因也比较复杂。其中基坑工程施工受城市管线影响较大,管线的迁改、损坏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工期和安全风险。为保证基坑连续墙在上方有管线障碍的情况下顺利施工,文中介绍了掏槽法施工技术在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大涌站附属风亭上方1.2 m大直径给水管原地保护方案中的应用,得出了掏槽法在管线原地保护中的适用性,为后续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连续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