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晓宝  王东城  张龙  刘宏民  曲义振 《钢铁》2016,51(11):55-60
 轧辊是钢铁企业的重要消耗品,降低轧辊消耗是当前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要求之一。硅钢断带和粘钢容易引起支撑辊辊面掉肉及裂纹,造成支撑辊磨削差异大、配辊难。合理设计配辊辊径差可方便轧辊管理,减小支撑辊下机后不必要的磨削量,显著降低辊耗成本。但是支撑辊是影响轧制稳定性的重要部件,为此从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工作辊驱动的UCM轧机上下支撑辊辊径差异对加减速过程驱动力矩的影响,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分析了上下支撑辊和中间辊压扁量差异对带钢厚度设定和控制精度的影响。生产应用最新配辊方案表明,合理的配辊策略不仅不会影响生产,而且方便轧辊管理,降低辊耗成本。  相似文献   

2.
对河钢集团衡板公司1#1 050六辊可逆轧机轧制过程中,上下中间辊频繁窜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更换内衬板、修整磨床、调整调零装置及改造横移机构等措施,彻底解决了轧机窜辊的问题,轧辊辊耗由1. 23 kg/吨钢降至1. 09 kg/吨钢,设备月故障时间由375 min降至205 min,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轧机板型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矫直作为棒材生产中的精整工序的重要一环,能够通过矫直机带来的塑性变形,优化棒材的平直度,为下道精整工序做好准备,可以说对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转型进入特钢行业,两辊矫直机的作用也随之愈发重要.文章基于在南钢精整厂使用两辊矫直机情况,对矫直辊磨损的不同情况下的矫直调整分析.研究其中的客观关系,论文结果对企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辊径和辊距是辊式矫直机最重要的基本参数。从矫直质量出发,分析了咬入条件、接触应力和强度条件对辊径和辊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条件是影响辊距和辊径的关键因素,是确定辊式矫直机辊径和辊距重点考虑的因素,其他因素可用来评价由强度条件确定的辊径和辊距的适用性。该结果对辊式矫直机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矫直辊支撑辊平行度影响到在线矫直质量,而结构上为八组成套装配,一共32支支撑辊,在现有条件下平行度难以调整到装配技术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介绍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创造出辊光辊测量平行度的方法,保证了平行度测量准确性,提高了装配质量和在线矫直质量。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西南铝加工厂压延分厂是铝及铝合金板材的生产单位。铝扁锭经轧成铝卷,在预剪机列切成板片后精整交货。预剪机列是生产薄板的必经之路,设计通过量每月为1,700吨,该机列配有一台五辊矫直机,矫直机速度0.33~1米/秒,工作辊辊径φ150/180毫米,工作辊辊身长度2,800毫米,工作辊个数5个,支承辊径φ155毫米,支承辊辊身长度900毫米,支承辊个  相似文献   

7.
8.
六辊轧机辊系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六辊轧机在不同传动方式下轧制时辊系的受力情况及其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四辊板带轧机的辊型设计的计算方法、参数选择、注意事项,辊型调整方法,弯辊装置主要参数弯辊力的计算方法及辊型调整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武钢中厚板分厂立辊轧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基于西门子TDC的立辊辊缝自动控制原理(AWC),重点介绍了立辊6个液压缸的同步以及短行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旧矫直机上将单向双曲线辊型改成双向圆弧辊型后,不仅保证了矫直精度,便利整体换辊,还降低了噪音。  相似文献   

12.
推导了辊系受力的解析表达式,结合小辊径轧机控制特点给出了双轴承支撑的设计思路及具体实现方式,并采用有限元计算手段对双轴承和单轴承支撑的小辊径工作辊进行了挠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双轴承支撑设计显著提高了小辊径工作辊抗挠曲能力,这种方法对工程设计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六辊冷连轧机中间辊横移过程辊间接触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  黄涛  李友荣  熊勇 《钢铁》2017,52(1):43-46
 为了使轧机板形控制性能适应带钢规格材质变化,用于连续轧制高档冷轧薄带钢的六辊冷连轧机大都采取中间辊可横移技术。但是,中间辊横移必定使辊间接触压力分布更不均匀,导致出现接触压力尖峰。在中间辊横移过程中,辊间接触压力和横移阻力都会随横移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可能导致辊间接触压力在轧辊端部形成更大的压力尖峰,从而造成轧辊磨损不均匀并缩短轧辊的使用周期。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以仿真模拟获得中间辊横移过程中辊间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后,优化设计轧辊辊形,并且提出使用非对称弯辊力的方法,实现了辊间接触压力的分布均匀化,降低了辊间接触压力尖峰值,并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于斌  王义栋  杨旭  郭宝安  何安瑞  刘宏民 《钢铁》2014,49(11):42-45
 根据板形控制理论和现场实际工况,研究了1 58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机型配置,基于中值弯辊力,开发了与各机架机型适配的支承辊和工作辊辊型,扩大了弯辊力对辊缝的调节能力,建立起与工作辊辊型匹配的窜辊工艺制度,形成了正弦工作辊VCR支承辊、长行程窜辊和强力弯辊这3项控制的组合技术方案。生产实践表明,长行程WRS技术分散了轧辊热变形,使工作辊磨损曲线平缓、光滑,结合辊型与弯辊技术可以保持承载辊缝形状正常和可控,实现了热轧带钢板形和断面形状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5.
六辊CVC辊系辊间横向轧制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辊轧机的辊间横向轧制力分布直接影响有载辊缝的形状和板形控制的结果。运用影响函数法建立了1850mm六辊CVC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及辊间横向轧制力分布的物理和解析模型,并对中间辊窜辊、中间辊弯辊和工作辊弯辊变化对横向轧制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计算机仿真程序,给出了辊间横向轧制力分布的规律。分析结果为六辊CVC轧机确定合理的板形控制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获得良好板形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轧制角钢过程中,成品辊发生断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轧辊断裂都发生在凹轧槽,而凸轧槽很少断裂。角钢成品辊的断裂与其孔型形状和受力特点有关。本文从上述两方面对轧制角钢的成品辊发生断裂进行分析,并给出断裂判据。 1 角钢成品辊的断裂形式角钢成品辊的材质为球墨铸铁,属脆性材料。轧辊在辊身部位断裂几乎都发生在凹轧槽的最底部,即轧槽的尖角处。而且在轧制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轧辊的断口较为平齐。通过对某轧钢厂φ250轧机轧制3~#角钢的成品辊断裂后的观察,可见在轧辊断裂的横断面最边缘一周有一宽  相似文献   

17.
压力辊     
鞍钢中型厂轧钢连广大革命职工高举《鞍钢宪法》伟大旗帜,在厂党委和亲人解放军的亲切关怀下,在连党支部领导下,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创造成功压力辊。使第二架完全取消升降台,代用铁笸箩,大大提高轧钢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四辊破碎机辊皮使用寿命,对辊皮堆焊修复工艺进行了改进,对车削装置的传动系统链轮进行了改造,车削装置由人工手动车削改为自动车削。改进后,辊子的更换周期由1.5个月延长到5个月,每年减少设备成本1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对辊距实现优化设计,分别以总矫直力之和矫直力为目标函数,以辊距为设计变量,利用Matlab软件优化设计出辊距相对值,以轧件与辊子间的接触应力为约束条件,进一步获得最佳辊距实际值。在满足矫直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变辊距实现了减小矫直力和矫直功的目的,对矫直过程的节能降耗及减小薄壁构件由于矫直力过大产生的矫直缺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基于SIMATICTDC控制器的某热轧厂工作辊窜辊控制系统,介绍了窜辊装置和控制,讨论了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并分析了系统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