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检测供水管道是否出现泄漏,同时针对人工检测精度低、背景噪音难以去除和现有检测设备的实用性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供水管道泄漏声音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水下机器人的供水管道内部声音实时采集系统,并利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UDP/IP)通信技术将该系统采集的声音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并对供水管道内的声音进行泄漏和不泄漏的划分且制作成数据集,提取泄漏音频和不泄漏音频样本的梅尔谱特征图,根据实时性选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ShuffleNet V2进行训练和识别;其次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到网络模型中,并对ShuffleNet V2的Unit1单元进行改进,提出了Unit1_y单元;最后将改进后的网络与MobileNet V3、ResNet18等轻量级网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相较于其他的模型对供水管道漏泄声音识别效果最佳且参数量低,占用上位机...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复杂场景下卷积网络压接管检测精度和速度,减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改进轻量化神经网络的野外复杂背景下压接管视觉检测方法,使用小波分析去除图像噪声,主干网络使用轻量化GhostNet模型,并引入全维动态卷积增强主干特征提取能力,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模型复杂度,嵌入改进的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关注重点特征提高模型精度,使用K-means++算法聚类锚框尺寸并线性变换,加快目标框收敛速度,使用CIoU-NMS提高检测速度与精度。实际检测结果表明,与YOLOv4模型相比改进YOLOv4轻量化模型大小大幅降低了199.7 MByte,精度仅损失2.98%,且检测速度提升了3.4 Hz,达33.9 Hz,边缘部署效能指标更优,因此,改进轻量化网络模型在检测精度、模型大小和检测速度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最后,野外复杂背景多场景下的检测效果也表明算法能很好满足工程实际任务中的检测需求,具有较好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元器件装配过程中由于元器件体积小、外观相似,导致工人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下极易误识别、误装配元器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ETS-Net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快速准确检测。算法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运算量,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出一个轻量化高性能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具有分辨力的抽象特征,采用K-Means聚类并微调得到适合本场景的锚框,使用高效率的区域提议网络获取高质量的预选框。其次利用两个并联的全连接层预测类别并再次调整预选框,采用非极大抑制排除冗余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子元器件装配机器人视觉检测任务上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识别出供热管道泄漏故障,以管道泄漏时产生的负压波特征,研究提出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压力数据的管道漏损诊断方法。通过搭建供热管道实验平台,采集了正常、泄漏、调阀三种工况下的压力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原始数据进行小波降噪处理,应用硬阈值的处理方法有效消除了噪声信号,同时在调阀工况中出现了强化特征,增强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针对一维数据特征采用改进的AlexNet卷积网络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及识别。结果发现,在对实验室数据测试中,CNN模型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8.39%。在对实际管网的验证中,三个热力站的泄漏数据均被正确识别,表明CNN模型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是目前进行裂缝图像识别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仍存在卷积神经网络过于复杂、训练参数多、设备配置要求高和检测实时性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CNN的混凝土表面裂缝识别方法。通过搭建轻量化全卷积神经网络(light-weight ful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FNet)解决目前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训练参数过多的问题;采用基于高斯梯度变化的阈值分权法,对存在裂缝的图像进行分析,提取裂缝特征;最后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裂缝宽度算法实现对裂缝宽度分析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LFNet优于目前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其精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函数值三个参数分别达到97.944%、98.277%、98.108%,裂缝宽度特征参数的计算误差可控制在0.5 mm以内。  相似文献   

6.
郎巨林  郑晟 《电子测量技术》2023,46(20):164-169
为提高公路隧道事故异常声音识别的准确率,并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只关注局部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NN-RNN集成的声音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Stacking集成策略将CNN的强特征表达能力和RNN的强记忆能力相结合,并使用门控循环单元减少循环神经网络的计算复杂度,将SIREN正弦周期函数作为RNN的隐式激活函数,增强模型对声音数据的拟合能力,设计多通道卷积细化特征提取的精度,实现全局化特征提取。在异常声音数据集上评估了所提声音识别模型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声音模型的识别性能高于其他模型,且更加稳健,可有效识别公路隧道事故的异常声音。  相似文献   

7.
地下管廊中管道的泄漏检测是管廊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实现管廊的自动化运行,并针对传统检测方法的灵活性不足、信息交互性差的缺点,本文基于STM32F103设计了一种挂轨式管道泄漏检测机器人。机器人搭载MIC声音传感器作为泄漏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信号利用神经网络进行音频特征的识别,监控主机对判断结果做出报警或其他措施。经过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实验平台测试,机器人系统运行稳定,对于管道泄漏的检出率达到93%,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捕获风能的关键部件,风机叶片受制造及运行载荷影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会直接影响风机运行可靠性。为防止风机叶片持续损伤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需要开发1种快速简便且非植入安装式的检测方法来识别风机叶片的损伤情况。根据叶片损伤和叶片运行噪声间存在的物理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信号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风机叶片损伤检测方法,将时序声学信号转换成二维频谱图片,结合健康频谱图生成残差频谱图,并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来识别风机叶片是否存在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消除了叶轮旋转产生的固有叶片扫风声音对损伤识别的影响,提高了识别精度;以某地风机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算法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分类精度达到了96.9%,验证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变压器设备声学指纹的不停电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Mel时频谱-卷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铁芯声纹识别模型。首先,通过铁芯模型振动与噪声试验平台,研究铁芯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声信号,将采集到的振动与声音数据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和比对,验证了声信号同振动信号一样均能够有效反映铁芯的运行状态;然后,对采集到的声音数据进行Mel时频谱预处理降维,并将降维结果作为深度学习的数据集;最后构建了Mel时频谱-卷积神经网络变压器铁芯声纹模式识别模型,通过超参数调整和网络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不同运行工况声信号的准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Mel时频谱-CNN识别模型对3种不同工况的声信号识别率达到了99.71%。论文研究可为电网主设备的数据深度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卷积操作只能提取局部频谱信息,不能有效地挖掘频谱之间相关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位移模块的神经网络。该网络采用密集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并在支路上使用频谱位移模块实现频谱信息之间的交互。利用这种频谱移位取代了频谱间的下采样操作,实现了频谱的全局化特征提取,同时避免了下采样过程中信息的丢失,进一步地提高了频谱特征图质量。并在公开的数据集ESC10和ESC50上验证频谱位移密集模块,在两种数据集的分类准确度分别达到了96.00%和88.75%,与原有的网络相比准确度分别提升了2.1%和2.25%。实验结果表明,和现有的其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网络能够更好有效地挖掘全局时频信息,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检测速度慢,难以应用于实时医疗辅助诊断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型的基于Shuffle-Unet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模型。对轻量级模型ShuffleNetV2进行结构剪枝,剪除ShuffleNetV2结构上最后一层卷积层、全局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简化模型结构;将剪枝后的ShuffleNetV2作为模型的主干提取网络,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模型的运行速度;使用随机通道分离操作模块搭建上采样模型结构,增强网络特征传递能力;使用注意力机制模块将模型的第一层特征层输出和上采样层相融合,分别从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增强模型对有效特征的提取。通过DRIVE、CHASE_DB1两个公开数据集与其他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进行对比,有效的证明了Shuffle-Unet模型具有高分割精度和高检测速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帽检测算法的网络计算复杂度高、在复杂场景下对于远处目标和密集群体存在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轻量化YOLOv5s-GCAE算法,主干网络首先用GhostNet网络中的深度可分离卷积GhostConv,以此降低网络的计算量和参数量。其次在特征提取阶段中嵌入CA注意力机制,填补了引入轻量化网络时精度的缺失。引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网络以有效融合多尺度特征,提高模型丰富的语义特征表示使网络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电力施工现场。最后引入损失函数EIOU,促使网络专注于高质量的锚点以提升在复杂场景下安全帽检测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开源图片和自行收集的图片共9 326张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安全帽检测准确率为93.4%,比YOLOv5s算法高2.1%,符合电力场景下安全帽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时存在提取特征不充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首先利用空洞卷积补全操作提取图像特征,以避免特征信息丢失且保持模型参数基本不变;接着利用池化增强模块进行卷积提取特征的选择,以保留重要特征且减轻传统池化模块对提取特征造成的破坏;最后利用加强通道信息交互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进行特征提取,以保持该模块的参数量较少且能够提高其特征提取能力。在COCO2017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DiteHRNet30算法的AR值分别为77.9%和77.2%;在MPII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DiteHRNet30算法的PCKh值分别为32.6%和31.7%。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人体姿态估计精度和算法复杂度之间能够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工况下管道泄漏信号预处理繁琐、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合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CNN)的泄漏识别模型。所用识别方法采用EEMD将泄漏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稳态性能的固有模态分量(IMF),通过相关系数划分出噪声主导向量并予以去除实现信号重构;提取重构信号的一系列指标特征作为ICNN模型的输入进行特征提取,实现管道多工况分类;ICNN在每个卷积层和池化层之间加入批量归一化层,以此加快网络训练速度。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出停泵、调阀、泄漏、正常工况,且在较少训练数据下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98.25%。与未改进的CNN和SVM分类识别模型相比,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化工业中输气管道阀门的内泄漏故障,将声发射检测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 网络(FCN)的阀门内泄漏声发射信号识别方法。 该方法利用声发射技术采集阀门内泄漏的声发射信号,基于 FCN 搭建阀门内 泄漏分类诊断模型,充分发挥了声发射技术在阀门内泄漏检测领域的优越性,以及 FCN 在时间序列分类任务上的高性能。 该 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识别方法,无需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或繁重复杂的预处理,而是将特征提取的任务也交于神经网络 模型来学习和完成,可实现端到端的阀门内泄漏声发射信号分类识别。 搭建阀门内泄漏检测实验平台,采集并制作阀门内泄漏 声发射信号数据集,建立了基于 FCN 的阀门内泄漏声发射信号的二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 98. 72%,相比较于其他先进的分类模型在数据集上表现出了更加优越的分类识别性能和训练效率,同时对环境噪声具有良好 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全卷积孪生网络跟踪算法在面对相似物干扰、光照变化等复杂环境时容易出现跟踪漂移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与实验基础上提出如下特征强化策略。首先,将改良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16引入跟踪框架来提高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其次,针对单一特征无法充分描述目标信息,且对干扰物比较敏感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特征增强模块,由浅至深融合不同层次语义信息来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提出一种轻量级的三元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自适应关注优势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将上述策略应用到全卷积孪生网络算法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OTB100数据集上,本文算法成功率曲线下面积较基准算法提升了15.1%,距离精度提升了16.3%,在复杂环境下也能对目标进行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