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处理过程中关键环节进行不同水平比较,建立了简便、实用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联机(SPE/HPLC/UV)快速测定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在微囊藻毒素浓度为0~1.8 mg/L的范围内,HPLC峰面积与藻毒素进样量呈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可达0.01~0.05μg/L.对藻毒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后,运用此方法测定了铜绿微囊藻中的藻毒素含量,取得了理想的分析效果,三种藻毒素异构体的回收率均不小于94%.  相似文献   

2.
使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业已日益得到认可,研究检测结果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对于保证隧道衬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现场大量工作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研究,分别研究了判别二衬厚度、钢筋钢拱架分布和混凝土是否密实的方法.并以某隧道为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与设计参数,结果表明提出的判别方法比较有效,可以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细胞内毒素,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细胞裂解后才释放到水体中,因而建立可靠、敏感、快速的分析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显得极为必要。抽提微囊藻毒素的溶剂系统有5%的乙酸、正丁醇-甲醇-水和甲醇,其中以甲醇系统应用最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批C40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超声波检测及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检测的超声波声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利用该曲线测定超声声速可推定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超声波检测方法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是可行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藻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急性和慢性毒性,会对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带来威胁.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能够有效破坏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并且其降解产物没有毒性或生物毒性极低.介绍了目前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化学性质、目前的处理方法、降解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降解产物及其毒性和可见光催化降解等方面的内容.今后应重点研究微囊藻毒素的降解途径和具有良好可见光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以及开发应对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泥基灌浆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结构加固等行业.但是,由于水泥基灌浆材料强度前期增长较快,在现场确定强度等级比较困难,所以需要一种现场快速检测其强度的方法.该文通过研究不同品牌水泥基灌浆料试块回弹法测试值和试块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一种快捷检测强度的方法,实现了用回弹法检测其抗压强度的目标,可为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早期混凝土超声波测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脉冲法是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常用于成熟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检验.随着对混凝土早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利用超声波波速法和剪切波反射法对早期混凝土(7d内)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饮用水中呋喃丹、甲萘威、莠去津、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PVDF针式过滤器后,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7um×2.1×50mm),0.5%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实验表明4种有机物在0.1~10u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0.034ug/L;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4.8%~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0.8%~6.3%。该方法灵敏,准确且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适于实际水样中呋喃丹、甲萘威、莠去津、微囊藻毒素检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直接电位法是一种利用电极来检测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电化学方法,具有速度快、适用性广等优点,既可用于试验室检测,又可用于现场检测。文中的试验设计了四种浓度的NaCl标准溶液;并以此绘制了三种E-lg C关系曲线;对四种已知浓度的试验溶液分别采用三种E-lg C关系曲线进行推算;并对推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选用与待测溶液浓度相适应的标准曲线进行推算,将极大地提高氯离子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是目前唯一能用于现场检测微囊藻毒素(MC)-LR的技术。现场使用GICA存在藻细胞内MC-LR无法检测、检出限随环境温度变化、基质效应等问题。为方便水源现场MC-LR总量(TMC-LR)的调查和预警,开发了“煮沸—浓缩—PES膜过滤—调p H(可选)”前处理方法并优化了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检测卡能耐受2~12的p H、2 g/L的蛋白和200 g/L的多糖。该方法的最佳煮沸时间是30 min,浓缩1倍能保证在10~37℃环境温度下1μg/L的检出限。用卵囊藻模拟进入藻华预警阶段的水体,采用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了方法技术性能确认,结果满足筛选检测要求。该方法可用于现场快检地表水中的TMC-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