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影视抠像技术是现代影视作品后期处理不可缺少的—项技术。本文通过对影视抠像技术含义和应用的分析,针对影视抠像技术具有静态与动态抠像的特点,提出对影视抠像静、动态应用的详细研究,从实际画面的抠像处理中了解影视抠像技术。最后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影视后期制作中抠像技术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实用,更加大众化。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影视特效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已不再满足过去仅限于现实的拍摄影像,而是追求那种超出现实达到自我完美的想象意境,而这样的意境需要在现实拍摄的基础上加以影视后期技术的修饰才能实现。本文从静态和动态抠像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影视抠像技术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制作影视特效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抠像"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影视特效技术,这项特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电视节目生产,本文将探讨抠像是如何实现的,在电视节目生产中运用抠像技术又能带来哪些便利。  相似文献   

3.
SE-3000HD,sD16通道切换台画中画抠像的步骤整体方法是:采用SE一3000的色彩抠像功能,将所需的画面在PVW预监画面上抠像完成,然后通过SE-3000的SWITCHERPVWOUT输出功能:再把这个抠像合成的信号当成一路信号源,通过线路连接到SE一3000切换台输入端。然后通过FlexSource功能,做为画中画的一个讯源,进行指派。这样行程所需的画中画带抠像的效果。接下来是进行LumaKey设置,将所需的字幕进行LumaKey或者DSK设置,合成最终的画面输出。  相似文献   

4.
杨铭民 《现代电视技术》2007,(6):118-120,137
本文针对影视特效中的抠像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premiere、Sobey-cy21、Photoshop三种软件对抠像流程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分析,将影响抠像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定位和研究,为实现精细抠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虚拟演播室概述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视频技术结合的产物,虚拟演播室因其独特的制作手段、绝妙的视觉效果并且省时、省钱、省力,更换背景快捷,受场地空间影响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电视台及其他影视制作机构的重视。虚拟演播室是在传统视频色键抠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播室节目制作技术。传统的色键抠像由于前景人物与背景图像不能同步协调变化,经常失配,使得最终看到的合成画面不真实、不自然、视觉效果差。虚拟演播室可以弥补传统色键抠像的这一重要缺陷,它将高速图形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与现场拍摄的前景人物进行实时合成,保持前景背景…  相似文献   

6.
影视特效制作中抠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志强 《电视技术》2006,(Z1):105-106,109
针对影视特效中常用的抠像技术,从理论到实践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抠像流程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分析,将影响抠像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定位和研究,为实现精细抠像提供了可靠的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杂动态抠像实现方法 本文使用的是设置不同的型板形状关键帧方法,笔者在由希望电子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影视编辑合成演练教程》一书中将应用该方法获得结果应用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视频合成实例中。读者可以在该书的配套光盘中找到下文中的所有文件和实例。至于为动态的track matte层设置traveling matte(移动遮片)的方法,在该书中也作了介绍。 这里先要交代一下,所谓的复杂抠像是由两个视频素材实现的,这两个视频素材分别是:视频片段1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Motion Tracking(运动跟踪或称动态跟踪)技术,主要运用在影视合成中.该技术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视频合成编辑中的动态抠像,或者说利用动态跟踪技术可以实现传统的特技跟踪键的功能,因此它是进行高级视频编辑时,经常要使用的一项技术.比如说有时在进行影视合成中,我们可能需要为某个运动的物体或者人物附加上一些东西,就象为某些人或动物附加上光环或者翅膀等等事物,而这些附加的事物,可以通过绘画或图像处理程序来制作.由此可以使合成后的影视片段产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虚拟演播室作为现代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与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把现场视频图像与计算机生成的影像按照一定的透视关系实时无缝地合成在一起,虚拟出真实演员置身于“真实”场景中的画面输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电视演播室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After Effects具有强大的合成功能,利用其抠像功能可以实现实拍元素与计算机图像的合成.本文中笔者选取印象派油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作为背景,利用AE的抠像、层处理、摄像机等功能,制作人在油画中划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航空等领域,它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出虚拟的现实世界,利用人机交互手段使人感到置身于真实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教育、影视等领域,虚拟演播室就是虚拟技术与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虚拟演播室是在色键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色键系统中,物体被放在不变的背景前拍摄,这种“蓝屏”画面经过色键处理后,与新的背景画面合成到一起,天气预报节目就是色键系统的典型应用,色键系统的主要不足在于:当摄像机运动即前景运动时,背景却不能做出与…  相似文献   

12.
案例四:黑衣大盗 这一节我们将学习影视合成最重要的方法——抠像。 所谓抠像,就是将前景的某一种颜色去除,而将其它的颜色都留下,合成到后景图层上。各种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有抠像功能。但诸如Premiere等软件本身的抠像的精确度比较差,达不到播出要求,所以必须依靠强大的板卡(比如DigiSuite卡)的硬件特效进行实时抠像。此时,非线性编辑系统就相当于一台特技机。而Digital Fusion 3.0的抠像功能非常强大,且精确度高,不需要任何硬件支持就可以达到广播级甚至电影级要求。还记得《泰坦尼克号》上男女主角在船头做出飞翔姿势的那个镜头吗?拍摄的时候用的就是蓝幕,而后期合成用的就是Digital Fusion。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影视后期制作中,越来越频繁地用到画面合成技术,画面合成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多个素材通过电脑技术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效果,比如将人物、背景、灯光、电脑制作的图像等素材通过电脑软件合成的手段,使它们能够自然地糅合成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抠像特效是影视后期处理经常使用的技巧,本文介绍了Premiere CS中经常使用的亮度、色度抠像两种常用技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DirectShow技术,提出基于PC机和DirectShow技术的视频抠像及合成系统;其次对视频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比较选取Alpha抠像算法.  相似文献   

16.
杨铭民 《电视工程》2007,(3):39-40,38
本文针对特效中的抠像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premiere、Sobey-cy21、Photoshop三种软件对抠像流程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分析,将影响抠像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定位和研究,为实现精细抠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调色是影视后期制作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合成软件、三维软件之间的优劣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介绍节点式合成软件Digital Fusion和层级式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的抠像调色的制作思路,说明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应该了解和掌握不同软件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8.
虚拟演播室系统是图形处理技术与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把现场视频与计算机生成的场景影像按照一定的透视关系实时无缝地合成,虚拟出真实演员置身于虚拟场景中的画面输出。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跟踪技术和色键技术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基本的环境即虚拟演播室的蓝箱,蓝箱是主持人活动的实际场景,是虚拟制作的依据,蓝箱对后续的虚拟制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航空等领域,它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出虚拟的现实世界,利用人机交互手段使人感到置身于真实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教育、影视等领域,虚拟演播室就是虚拟技术与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DFS-700A切换台是索尼生产的一款较简易的演播室用切换台,对于多机位画面切换,特技转换、字幕叠加、抠像等都能够轻易实现。但遇到“字幕+抠像效果”与“字幕+第三机位画面”切换时,按照通常的做法,是不能通过在背景母线上直接切换来完成的,必须同时按下CUT键。经本人多方尝试,找到了实现两组合画面一键切换的方法。 具体如下:图1、2、3分别是三台摄像机送入切换台的画面,图4是字幕机的信号,图5为3号机画面叠加字幕,图6为2号画面抠像叠加到1号后叠加字幕,需要实现图5、6两个组合画面的切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