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朝阳沟阶地肇源一裕民鼻状构造的录井资料解释标准,开展对该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归纳该区在含油性、物性方面录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气测、岩石热解、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定量及半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该区18口井40个试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轻烃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这两项资料在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上的谱图形态特征。上述各项资科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该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8.9%。油层、油水同层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区块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艳茹  杨雷 《录井工程》2014,25(3):46-50
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用于常规油质储集层的解释评价主要是依据其谱图形态特征来实现,对于稠油油质储集层而言尚不适用,必须针对稠油储集层分析其谱图特征及其他录井手段相结合综合解释,才能实现有效评价。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稠油储集层为例,在详述热解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常规储集层与稠油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不同表现特征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13口井25个试油层的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的谱图形态特征,结合岩石热解含油气总量、轻烃分析谱图、荧光显微图像实现了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稠油区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伟  刘深艳 《录井工程》2015,26(2):46-49,91,92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低电阻率油层,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通过分析渤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低电阻率油层采取气测录井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等录井方法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探索。气测录井利用全烃及烃组分以及气体比率L_M、L_H和H_M曲线在油水层的组合形态来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利用检测的碳数分布特征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建立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标准。综合应用这两项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了渤海地区BZ油田群等多个油田50余口探井共计62个低电阻率油层.其中油层和差油层42层、油水同层12层、含油水层8层.经试油论证.总体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误判和漏判。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大,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油水层界限模糊,易造成部分油层的错判或漏判。为解决该问题,应用轻烃录井技术,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以长9段已试油的32口井80个试油层的不同储集层轻烃谱图特征为统计分析对象,形成了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谱图特征以及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反映油、水特征的敏感参数分析,通过参数优选,建立了甲苯与正庚烷比值(Tol/nC7)和正庚烷与甲基环己烷比值(nC7/MCYC6)轻烃录井解释评价图板。生产实践表明,轻烃录井谱图特征识别与解释评价图板相结合,可实现该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5.
姜锐  潘桂芹 《录井工程》2011,22(2):39-41
吉林探区储集层原油性质复杂,低显示油层和高显示水层普遍存在,单纯靠常规地质录井难以准确进行油水层解释评价。针对该情况,通过大量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对比,应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谱图形态识别法、油性指数划分法,实现了储集层原油性质的有效识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性指数与相当油含量解释评价图板。实例验证表明,利用该图板可准确评价不同原油性质储集层,对低显示油层、高显示水层和一般显示油水同层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75.0%左右提高到89.6%。  相似文献   

6.
潘桂林 《录井工程》2009,20(4):17-21
吉林油田陆续发现了荧光显示级别低的油水层及生物氧化降解重质油显示油气水层、残余油显示油水层、束缚油显示水层的特殊疑难层,该类疑难层应用常规录井难以识别,解释评价符合率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和罐装气分析技术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方法。对于轻质油造成的荧光显示级别低的储集层。给出了解释评价标准和辅助识别图板;对于生物氧化降解、残余油和束缚水显示的特殊疑难储集层,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参数(S0+S1、PR)、定量荧光相当油含量、核磁共振PK分析束缚水含量和自由流体含量等参数,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和定量荧光谱图特征可进行有效识别与解释评价。实际应用表明,不同录井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上述疑难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提高了吉林油田油气层的整体解释评价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虽然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酒东盆地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解释方法单一,仅依靠样品峰积分面积大小和谱图形态判别油水层,人为因素对解释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录井解释水平,通过对14口井32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阐述不同储集层基本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多样和邻井同层系油样组分体积分数与碳数分布对比图,刨建了轻重比与样品峰积分面积交会图板,确定了以基本谱图与派生谱图相结合的定性解释和应用交会图板的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为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向斌 《录井工程》2017,(1):55-60
红台构造带储集层录井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钻井工程上PDC钻头、复合螺杆钻具等钻井工艺的应用,使岩屑细小,甚至呈粉末状,岩性识别困难,油气显示难于发现;二是轻质油储集层孔渗条件差,产层难于定量评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属于低磁场核磁共振范畴,适用于轻质油储集层物性参数的分析和油水性质的识别。在阐述核磁共振录井主要参数求取原理与t_2截止值确定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台构造带轻质油储集层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试油结论井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以及相应参数的统计分析与实验研究,分别建立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干层的谱图特征识别法,特征参数法和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图板法。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这3种方法的解释结果相互印证、综合解释,可实现该构造带轻质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常规气测录井过程中,由于油质轻烃类组分随钻井液返出井口后挥发逸散严重,所检测的钻井液中烃类组分含量失真,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以相对能真实反映轻质油储集层烃类组分含量的岩屑或岩心样品为分析对象,可完成一般为C8—C37各个单体烃的检测和样品谱图分析,实现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通过对台北凹陷多个区块29口井不同轻质油储集层样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特征评价参数(碳数范围、主峰碳、Pr/nC17、Ph/nC18、OEP)的统计,结合不同储集层谱图特征,对照试油结果,建立了适用于该凹陷不同轻质油储集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芳  邹筱春 《录井工程》2012,23(1):30-33
在江汉油田应用饱和烃气相色谱录井技术过程中发现,准确识别储集层的含水性有一定困难,部分油水同层气相色谱谱图形态特征与油层特征十分相似,难以辨别。通过对原油组分中姥鲛烷Pr、植烷Ph判断储集层性质的理论基础的分析,鉴于Pr、Ph结构稳定,油水混相中原油不易氧化的特征,通过对饱和烃气相色谱录井,分析Pr、Ph参数、谱图形态以及其他特征,结合常规录井方法,研究储集层中不同流体的表征规律。此外,根据江汉油田潜江油层盐湖相沉积特点,建立了潜江组饱和烃气相色谱Ph值与孔隙度交会图板,应用气相色谱谱图形态特征及Ph参数进行油水层的判别。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录井油气层解释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法。目前,该方法巳在多口井得到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白秋阳 《录井工程》2014,25(3):56-59
吉林探区让字井地区水平井录井作业捞取的岩屑细小、混杂,加之钻井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润滑剂,造成部分井录井过程中岩性和油气显示识别困难,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符合率低。针对该地区水平井录井的局限性,结合水平井试油井段测井、录井综合解释和试油结论,分析了油水同层、差油层和干层(水层)的轻烃分析谱图特征,并在轻烃录井解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15个轻烃解释评价图板的可行性(其中相当一部分图板属于拓展性尝试),从中优选得到4个适合该地区泉四段扶杨油层的轻烃分析解释评价图板,其解释符合率为80.56%~88.90%。虽然轻烃谱图特征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将其与图板法结合进行综合解释仍可实现准确识别。新钻水平井RP 2井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不但解释结果与试油井段试油结论相符,而且对较长试油井段内不同储集层的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北部玉北区块深层二叠系稠油储集层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微弱,呈C_1相对含量低、C_2相对含量较低和重组分含量高的特征,岩石热解分析以S_1、S_2峰为主,属于一种特殊烃组分的储集层,采用常规气测或岩石热解单一录井方法建立的图板难以有效识别流体性质。在分析该区块10口井15层试油层不同流体性质储集层气测与岩石热解录井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应用气测与岩石热解各自常规图板类型统计分析,筛选出区分油层、差油层、干层明显的两个特征参数——C_1/C_3和P_g,建立了气测与岩石热解参数综合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为该区块稠油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回判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6.7%,2015年新井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7.5%。虽然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但有时会出现油层与干层重叠的特殊情况,可结合录井的荧光分析、岩心观察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确定解释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3.
t2弛豫谱在核磁共振录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磁共振录井测量过程中,t2弛豫谱是重要的参数,其中包含着孔隙度、可动流体、含油饱和度等储集层物性信息。根据t2弛豫谱分析原理着重介绍了t2弛豫谱形态在不同性质储集层中的特征,列举了油气水层的典型谱图特征:油层的谱图特征为弛豫时间较长,右半部分谱图较发育,可动流体值高、含油饱和度高;水层的谱图特征为可动流体值较高,油信号谱峰低、孔隙中以可动水为主;油水同层的谱图特征为油信号谱峰与水层相比较高,但大部分孔隙空间被可动水充填,含油饱和度一般为10%~40%;干层的谱图特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可动流体、低含油饱和度。进而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t2弛豫谱在储集层评价和油气水层解释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复杂油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攻关,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高含泥储层、气水层识别评价等评价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录井、测井资料有机结合,研究总结出轻质油层、稠油层、残余油水层等油气水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之间具有优势互补性,其综合应用弥补了单项录井技术在油气层解释评价方面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疑难储层评价问题,提高了油气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素芳 《录井工程》2012,23(3):80-84
不同层系的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不同,造成储集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的差异,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储集层具有低渗或特低渗、非均质性强、局部油层电阻率变化大、含油性变化大等特点,发育低电阻率油层、低渗透率油层和消光油层,单一依靠传统的测井技术解释评价油水层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兴起的岩石热解、快速色谱、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录井技术在不同的储集层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快速色谱在现场用于快速发现含油显示、岩石热解与定量荧光用于评价储集层含油性、核磁共振分析评价储集层物性及流体可动性。将各种录井技术的自身优势与镇北地区的录井特征相结合,可以达到评价与识别镇北地区特殊油层的目的,从而提高镇北地区储集层解释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6.
轻烃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系列之一,随着应用实践范围的逐步扩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该项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勘探开发甲乙方的重视,而如何有效提高其解释评价符合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庆油田自2006年应用轻烃录井技术以来,通过不断实践摸索与研究,优选确定了适合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储集层定性评价的特征参数和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谱图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水溶指数(Bz/CYC6)和降解指数(nC7/MCYC6)的分析,结合多口井不同储集层试油结论的统计对比,形成了用两指数交会进行储集层轻烃录井定量解释评价的图板。实例分析表明,定性、定量解释结果准确、可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勘探目标逐步转向油藏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油水层解释评价难度不断加大。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粉、细砂岩储集层形成的束缚油高显示水层,在勘探领域是最难评价的一类储集层,在吉林探区对高显示水层的认识评价不足严重影响了录井综合解释符合率的提高。在系统分析总结吉林探区高显示水层的类型及其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录井科研成果,通过引入核磁共振录井评价技术,应用核磁录井谱图形态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邱斌  雷军 《录井工程》2016,(3):52-58
目前,塔里木轮南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因此在实施轮南二次开发的同时,开展了轮南油田水淹层录井新技术应用研究。根据轮南油田储集层水淹程度不同导致录井发生相应变化规律的特征,以国内常用的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5种录井技术为基础,借鉴东部油田多年来水淹层录井评价研究成果,结合轮南油田的实际情况及各种方法的优势,探索一种综合性水淹层解释评价趋势法,旨在为投产选层和射孔位置确定提供依据。通过对轮南油田现有资料结合完井试油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储集层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谱图水洗特征以及储集层水洗程度定量评价标准。该方法用于轮南地区主力油层三叠系油层组解释13口井17层水淹层,经完井试油验证符合13层,其判别符合率为76.5%,应用效果较好。轮南油田开展水淹层评价应用研究,拓展和完善了该地区录井水淹层评价的思路,对提高采油效率、提升油田开发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Goumeri油气田Sokor.段E1油层组油层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的比值为2.0左右,属于低对比度油层,E2、E8、E1和E5油层组出现的水层一般具有高电阻率特征,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油层和水层难度大。围绕这一问题,分别在分析Sokor1段地层测井、录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特征突出的相关参数全烃、深侧向电阻率和孔隙度,分别建立深侧向电阻率与全烃、孔隙度与全烃交会图板,并据此形成储集层测井、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参照标准。应用过程中,以深恻向电阻率与全烃交会图板解释为基础,结合该参照标准进行解释,可有效实现该区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在提高储集层整体解释评价符合率的同时.既可有效判断低对比度油层,也可准确判断高电阻率水层。  相似文献   

20.
大港油田歧口凹陷中浅层以港东地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港西地区馆陶组为主要目的层.经过40余年的勘探开发,油气关系已发生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对该区中浅层的认识,通过对岩屑、气测、定量荧光等录井参数响应特征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港东、港西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性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认为该区中浅层赋存的油水关系复杂,区域性规律不明显,各断块和各层组的油水层参数界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气测、地化、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可以作为该区解释评价的依据。建议根据港东、港西地区不同层位建立相应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