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外寻的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红外寻的制导技术是当前精确制导技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伴随丰红外探测器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程化应用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成像寻的制导已被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本文概述了即将过去的20世纪红外寻的制导技术发展的历史,展望21世纪红外寻的制导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并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当前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3.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趋复杂,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眼于未来的军事发展需求,结合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红外成像制导将向多波段高光谱、激光主动成像、多模复合成像以及低成本红外精确制导的技术方向发展。提出了红外成像制导发展中所需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技术、成像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多维信息融合处理技术以及系统结构优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导引头发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及成像制导武器,分析了导引头中的技术关键,评述了红外成像导引头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红外成像导引头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史,重点分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技术现状,诸如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模块、实验室仿真和系统测试等,最后结合国内情况,给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并指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抗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自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日臻完善,应用日趋广泛,研究和探讨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几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9.
红外成像制导对探测器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类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所对应的目标和背景特性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精确制导对红外成像器性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确定了探测器的优先选用原则,即满足作战系统对战术技术指标和战场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其性价比.提出了精确制导中探测器应达到的性能、功能和工程指标.另外,结合具体弹种的工作特点和作战环境,对探测器的工作波段进行了比较,对探测器的非均匀性、电荷积分能力、凝视和扫描型的选择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30,自引:25,他引:30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内飞速发展,非制冷焦平面由原来的小规模,发展到中、大规模320×240和640×480阵列,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望获得超大规模的1024×1024非制冷焦平面阵列。像素尺寸也由50μm减小到25μm,提高了焦平面的灵敏度,使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军事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部分型号已经装备于部队,并受到好评。今后,随着焦平面阵列规模的不断增大、像素尺寸的进一步减小,非制冷热成像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轻武器瞄具、驾驶员视力增强器、手持式便携热像仪等轻武器方面,非制冷热成像系统在近年内有望逐步取代价格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等笨重的制冷型热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14.
红外成像寻的用红外探测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分析了红外成像寻的用红外探测器的现状。根据导弹的应用领域、红外成像导引头和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成像寻的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红外光电成像系统MTF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MTF测试技术的概念和MTF倾斜目标靶测试原理,并对MTF测试受狭缝的影响进行了说明,还将红外光电成像系统MTF测试斜缝法与斜刀口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了红外光电成像系统MTF测试技术的要点,旨在提高MTF测试技术促进红外光电系统成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国外光谱探测及识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光谱识别技术在红外制导方面的应用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技术在提高制导精度、抗干扰、降低成本、提高现役武器性能方面的优势和可行性;探讨了红外光谱目标识别技术的机理和方法,特别对红外光谱目标特征、光谱识别模式方法、光谱探测技术途径和整个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几种红外制导光谱识别技术方案,为今后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短波红外可以提供可见光、微光夜视、中波、长波红外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实现短波红外成像,填补微光夜视和中波红外成像之间的光谱空缺,实现在三个大气红外透射窗口的“无缝隙探测”,对在红外波段全面获取目标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于夜视、侦察与监视、遥感、遥感系统、红外成像制导、光电对抗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进行红外成像系统的仿真有助于系统的整体设计,同时也是评价系统性能的有力工具。概述了红外成像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所采取的重要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现状,对现有的几个典型仿真模型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实时红外成像场景生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模和仿真在包括导弹系统在内的宇航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并将在今后二十年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处理能力将提高几个数量级,计算和数据存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且具有余量.仿真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受仿真所涉及子模型的拟真度的限制,而非受仿真所能得到的计算能力的充足性的限制.文中概述了建模和仿真技术在红外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一些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较小的问题,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在系统动态范围扩展方面的研究及其优缺点,介绍了通过自适应调节系统积分时间的工作方式来调整动态范围的方法。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对获得图像进行特征判断的方法获取调整依据;结合LMS自适应滤波技术给出了调整算法;由于积分时间的变化会对系统非均匀性产生影响,结合两点校正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非均匀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整体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证明了自适应动态范围调整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像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