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从IPv4网络逐步过渡到IPv6网络过程中,文章结合IPv6网络建设需求对IPv6路由器和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域网、企业网络、个人用户对IPv6路由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MIPv4与MIPv6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旭  丁岩军 《移动通信》2006,30(2):15-18
文章介绍了移动IPv4和IPv6的工作原理,比较了两者的技术优势,笔者的结论是,IPv4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而IPv6作为新一代协议,具备着先天的优势,有替代IPv4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IPv4和IPv6,指出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IPv4的缺陷和IPv6的优势。并分析三种基本的过渡策略进行的优势和局限,并对当前互联网向IPv6过渡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何平  戴国华  刘兆元 《移动通信》2010,34(17):55-58
文章首先简述了IPv4面临的短缺问题和向Ipv6过渡的必然趋势,随后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几个阶段和几种主要技术,最后重点综述了IPv6终端芯片现状和手机操作系统现状。  相似文献   

5.
IPv6校园网架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校园网部署方案多为初期阶段的研究问题,文章对IPv4(网际协议版本4)校园网过渡到纯IPv6校园网的各个阶段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研究IPv6的基本服务,探讨了以IPv4为主流的IPv6校园网、IPv6/IPv4校园网共存期和纯IPv6校园网等各个阶段可能的校园网架构方案.  相似文献   

6.
IPv6具有很多IPv4所不具备的优点,由IPv4转换一到IPv6是Internet发展的需要,文章对混合堆栈机制,隧道技术以及NAT-PT等实现IPv6的工具进行了分析,虽然有一些故障影响了IPv6的实现,但IPv仍然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7.
杨小钶  刘连昌 《通信技术》2007,40(12):285-287
文章通过对基于IPv4的IPsec VPN和IPv4/IPv6过渡时期网络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IPv4/IPv6隧道过渡机制的VPN网络的解决思路,并对其原理进行阐述。针对过渡时期不同类型的传统隧道网关之间不能通信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过渡技术的多隧道VPN网关以解决异种网关间的通信问题,并对该网关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IPv6的移动性支持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v6技术的稳步发展以及移动IPv4面临移动性、安全性差等越来越多的问题,移动IPv6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目前并未出现移动IPv6的标准,本文根据IETF关于IPv6的移动性支持的草案,首先详细介绍了移动IPv6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3个基本功能:路由器搜索、注册和分组传送。然后,文章对移动IPv6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简单分析了移动IPv6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未来网络将向下一代IPv6网络过渡,并且由于IPv4与IPv6的差异,使得这两个网络之间无法互相通信。为在过渡期间,用户能够同时享受IPv4与IPv6两个网络的服务,运营商必须使用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达到平滑过渡的目的。文章讨论在教育网中如何通过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使IDC机房从IPv4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的一个通信场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IPv4向IPv6演进的技术及应用场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烨  潘崇道 《移动通信》2010,34(18):78-82
文章从IPv6的技术优势出发,对IPv6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对IPv4向IPv6演进的三类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其作了对比;最后对IPv4向IPv6演进的业务场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应业务场景下的演进技术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