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雷达吸波涂料用混合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由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确定了该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峰顶固化温度和终止固化温度为分别为60.55℃、97.0℃和131.79℃,为固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由Kisserger方程求得共聚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5.6kJ/mol;根据Crane理论求得固化反应级数为0.91,接近于1级反应;通过Arrhenius公式求得不同升温速率下固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K值由0.276增大到0.983,反应速度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16,(1):67-70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PVC皮革用胶黏剂,借助非等温DSC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共聚乳液的固化过程。使用Kissinger方程、Crane方程和T-β(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计算共聚乳液体系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固化温度。结果表明,共聚乳液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1.71 k J/mol,指前因子为2.79×106S~(-1),反应级数为0.889,最佳固化温度为295.4 K。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67-70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PVC皮革用胶黏剂,借助非等温DSC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共聚乳液的固化过程。使用Kissinger方程、Crane方程和T-β(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计算共聚乳液体系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固化温度。结果表明,共聚乳液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1.71 k J/mol,指前因子为2.79×106S(-1),反应级数为0.889,最佳固化温度为295.4 K。  相似文献   

4.
赵明  杨明山 《广州化工》2009,37(4):69-71
研究了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苯代三聚氰胺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邻甲酚醛环氧树脂(o—CFER)被固化剂苯代三聚氰胺酚醛树脂(BPR)固化,采用非等温扫描方法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用来确定其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以及最佳固化工艺条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不同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方法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63.6kJ/mol,根据Crane理论计算得到该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899。固化反应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分别为Tio=102.95℃、Tpo=132.16℃、Tpf=166.6℃,为确定苯代三聚氰胺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建  李伟 《广东化工》2012,39(5):270-271,26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N-乙基邻对甲苯磺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晌,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N-乙基邻对甲苯磺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下,体系固化温度有很大差异,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温度增加。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90℃,固化时间为4~6 h,固化体系的活化能为29.1 kJ/mol,反应级数为0.81。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的动力学。用Kissinger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该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8.1 kJ/mol,指前因子为5.83×106 min-1。通过Crane模型得出固化反应级数n为0.884,表明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属于复杂反应。根据特征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得到前固化温度为110℃,固化温度为130℃,后固化温度为150℃。在实际应用中,为确定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配比的聚醚胺/酚醛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在25~230℃范围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5℃/rmin、10℃/min、15℃/min、20℃/min)研究了以聚醚胺/酚醛胺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行为,对其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度进行了分析,采用T-β外推法得出该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峰顶固化温度和终止固化温度等固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胶粘剂中固化剂的含量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聚异氰酸酯含量的增加,固化放热量增加。当聚异氰酸酯的含量达到1.2份时,固化反应放热量达到最大值;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体系固化温度有很大差异,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温度升高。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108℃,固化时间为6—8h,固化体系的活化能为43.31kJ/mol,反应级数为1.17。  相似文献   

9.
不饱和聚酯/复合引发体系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不饱和聚酯/复合引发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通过T-Φ外推法确定了该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分别为102.7℃,124.0℃和196.5℃。通过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DSC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16.88 kJ/mol,碰撞因子A=7.35×1014,反应级数n=0.945,并由此得到了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晌,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聚异瓤酸酯/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胶粘剂中固化剂的含量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聚异氰酸酯的增加,固化放热量增加。当聚异氰酸酯的含量达到1.2份时,固化反应放热量达到最大值;不同升温速率下,体系固化温度有很大差异,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温度增加。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体系最佳固化温度为108℃,固化时间为6-8h,固化体系的活化能为43.31kJ/mol,反应级数为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