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欧洲核学会《核新闻网》2000年1月14日报道】美国政府一份新的报告强调了美国对核能日益增加的依赖有助于其与全球变暖现象的斗争。根据能源部(DOE)能源信息管理署(EIA)的资料表明,美国103座核电站均无温室气体排放,几乎减少了一半的温室气体。EIA的报告显示,电力行业报告的因利用核能带来的排放削减较以前增加了43%,达到1亿立方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美上报的2.12亿立方吨二氧化碳当量的47%。美国核能研究所(NEI)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JoeColvin说:“任何认真阅读过这份新报告的人都将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各国若要实现其在1997年京都… 相似文献
3.
核能是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及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关键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核电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与指南要求,提出了核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思路。从核算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研究、退役个案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电行业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核电链生命周期的放射性物质排放,不仅包括铀矿开采和水冶、铀纯化和转化、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电站运行、后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等活动的直接排放,也包括水泥、钢铁和电能消耗的间接排放。本文结合厂址环境特征,对核电链生命周期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3年期间,我国核电链生命周期流出物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所致的归一化公众集体剂量分别为7.88、6.31、4.63 人•Sv•(GW•a)-1。直接排放所致剂量水平远高于间接排放,其中,集体剂量的90%来自铀矿开采和水冶,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采铀工艺技术,减少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核电拥有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10年4月刊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发电技术中,核电具有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6.
【欧洲核学会《核新闻网》2000年11月20日报道】 美国参议院3个重要委员会的主席敦促克林顿总统不要“破坏”国际上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所作努力中对包括核能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利用。 3位主席在写给克林顿的信中说,美国尤其应当“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以控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危险”。这封信经由3位主席Bob Smith(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James Inhofe(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清洁大气分委会)、Frank Murkowski(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签名。 他们的意见是在几天前OECD总干事Donald Johnston发表的核能必须要在对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核电装机规模的不断增长,核电在我国能源生产和供应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核电对我国电力供应的贡献对促进核电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电力资源优化模型,定量计算了当前如果没有核电,在总发电成本最小化、碳排放约束的情况下,由其他能源替代核电引起的电力结构变化;以及2020年、2030年核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对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提出了保持核电开工建设速度、给予核电与清洁能源同等发电权和调度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力生产活动中,从燃料开采、运输、发电到废物处置,及设施建设和退役的过程都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影响,例如排放污染物、辐射等对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和生态系统等的损害,传统的能源价格中没有包括上述对环境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反映在现有的货币或市场交易中,这部分就是能源的外部成本。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在能源发展决策中,仅考虑能源生产的内部成本是不全面的,还应考虑能源的外部成本。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 90年代中期我国现有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 1)对健康的影响。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4 2 0人·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8.39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50倍。就非辐射而言 ,煤电燃料链约比核电燃料链高 1个数量级。对工作人员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90人· 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8.91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10倍。从尘肺看 ,煤矿为 2 1.6例 ( GWea) -1,铀矿为 4 .4例 ( GWea) -1,煤矿为铀矿的 5倍。煤电燃料链急性事故死亡率为 35人 (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0 .6人( GWea)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60倍。 ( 2 )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电燃料链 ,可观察到排出 SO2 和NOx 等对森林、农作物等的明显影响。对核电燃料链未发现可察觉的影响。 ( 3)对气候的影响。煤电燃料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约为 130 2 g等效 CO2 ( k Weh) -1,核电燃料链为 13.7g等效 CO2 ( k Weh)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95倍 相似文献
11.
12.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GNARD2.0)是一个核电站事故场外辅助决策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在线和实时评价和预测事故后果的能力,能够计算风场,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剂量,进而给出超过干预水平的区域及区域内的人口,应急设施等信息,并能对应急防护行动实施进程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出可防止剂量以评价行动的有效程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后果评价模式,总结了系统开发经验,并对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分析了国外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职业性照射的特点及有关的防护标准;提出了与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对应的设计指标,建议采用的限值为:个人剂量当量2.5rem/y,人均剂量当量0.5rem/y,集体剂量当量500人·rem/1000MW_e·y;并以图示概述了减少核电站职业性照射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建筑物辐射屏蔽因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核积分方法计算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建筑物对地面沉积源的屏蔽因子,计算中考虑了地面沉积源,外墙沉积源及屋顶沉积源对室内计算点剂量的贡献,还考虑了用0.5MeV,0.75MeV,1.25MeV三组能量光子分别代表软、中、硬三类光子,计算结果给出了一层尖顶建筑物,老式二层楼房,新式三层楼房和多层大型办公楼房对平面沉积源的屏蔽因子推荐值分别为0.22,0.15,0.10和0.03,文中对外墙厚度,门窗面积与外墙总面积之比较及光子能量对屏蔽因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田湾核电厂核事故场外后果评价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江苏田湾核电厂核事故场外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的概况。该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管理子系统,数据传输、气象数据预处理与风场诊断模块,风场预测模块,大气弥散模块和剂量估算与干预措施模块。TW-NAOCAS系统能在30 min内给出评价区(近区为20×20 km2、空间分辨率500 m,远区为80×80 km2、、空间分辨率4 km)的风场以及设计基准事故(DBA)和超设计基准事故(BDBA)释放的69种核素在各网格的浓度、预期剂量、隐蔽与撤离的可避免剂量及其区域等信息。文中简述了主要物理模块的计算模式,最后介绍了风场预测、大气扩散与剂量估算三个模块及例题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大亚湾核电站运行辐射防护的工作实践和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提出了我国在辐射防护领域急需解决的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现场辐射防护实践中处理好辐射安全与核电生产和效益的关系 ,以及实现辐射监测设备和防护用品国产化等三个问题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