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工装备技术》2017,(3):54-57
介绍了大型反应器制造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主要包括钛-钢复合板材料控制,钛-钢复合板材料焊接及热处理,复合板封头成形,管板管孔的加工与控制,以及反应器的重要检验与试验。  相似文献   

2.
《化工机械》2016,(4):522-525
补板修复是一种常用的输油管道焊接修复技术,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残余应力,在应力水平较大处,管道易发生失效。基于有限元法,采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和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参数,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以管道穿孔后补板修复为例,分析了补板焊接修复过程应力、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却后补板和补板周围的残余应力最大,残余应力主要由焊接热循环引起,管道内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化工装备技术》2017,(3):58-60
介绍了钛-钢复合板塔器的制造工艺,包括关键零部件的制造、钛-钢复合板的焊接、焊缝质量检验、热态循环试验和阳极化处理等,对钛-钢复合板类似设备的制造、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化工装备技术》2017,(2):51-55
对12 mm厚Q235试板进行手工电弧焊试验研究。采用3种不同焊接电流参数对3组试板进行焊接,以研究不同焊接电流下焊接接头所产生的残余应力。3组试板均采用双面焊。分别对正面填充焊和盖面层焊采用155 A、165 A、175 A三种焊接电流。焊完后采用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235钢在175 A电流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比165 A电流下大,155 A电流下最小。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接残余应力升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钛-钢复合板制压力容器的设计特点,主要对筒体、接管、法兰复层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分类概括,并总结了钛-钢复合板制压力容器的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法开发顺次耦合的弹塑性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程序,对304不锈钢复合板补焊残余应力进行分析;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讨论焊缝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最大焊接残余应力出现在热影响区。由于覆材和基材强度的不匹配,在基材和覆材的界面产生了不连续的应力分布,对开裂影响很大。随着焊缝层数增加,变形增加,导致部分残余应力释放,使得残余应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15MnVNR钢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应力松驰行为的热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GLEEBLE—1500焊接热模拟试验机上,对15MnVNR压力容器钢接头热影响区的过热区在不同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应力松驰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焊接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主要决定于焊后处理工艺温度,而保温时间在超过30分钟后残余应力已趋稳定。试样经580~650℃焊后热处理,保温1小时,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75~85%。  相似文献   

8.
采用盲孔法对4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热焊板进行了残余应力的测量,获得了这4种热焊板焊趾区的残余应力数据,结果发现,ABS经过热焊成型后容易在焊趾区形成较高的残余应力,随着测量时间的延长,热焊板焊趾区的残余应力逐渐增大,在测量7 min后释放完全。为了验证盲孔法应用于塑料热焊板残余应力检测的可行性,对ABS热焊板母材区和焊趾区以及热处理前后焊趾区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同时测试了4种热焊板的焊接强度,发现母材区的残余应力低于焊趾区,80℃热处理后焊趾区的残余应力比热处理前的低,残余应力较低的热焊板具有较高的焊接强度,这些结果均表明盲孔法对塑料热焊板件残余应力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P91/12Cr1MoV异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残余应力均出现在P91钢侧的内表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ANSYS耦合单元对压力管道焊缝残余应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预热和焊接速度对焊缝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对试件进行预热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较快的焊接速度也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该优化分析为进行实际焊接过程提供了指导,为焊接前节省了大量实验时间。实际焊接过程中也验证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和最后焊接后实测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钛-钢复合板预热器管箱制造的技术要点。对管箱的焊接、坡口形式、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以及焊接环境、焊材的选用、气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钛一钢复合板预热器管箱制造的技术要点。对管箱的焊接、坡口形式、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以及焊接环境、焊材的选用、气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闫萍  王国庆  林娜  修宁 《化工机械》2009,36(4):291-293
介绍了采用逆焊接加热处理的方法对16MnR钢抗应力腐蚀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将16MnR钢试件分别进行250℃和350℃加热处理,再用冷水对焊缝处进行快速冷却,使焊接区获得比相邻区低的负温差,实现调整和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热处理对于金属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压力容器进行焊后热处理,可以使焊接的残余应力大大降低,能够使焊接接头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本文就压力容器设计中热处理问题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热处理问题;二是介质为液氨的容器如何进行热处理的问题;三是对于复合板容器如何进行焊后热处理的问题;四是对于替代材料的热处理问题;五是焊后热处理的相关方法,旨在达到相互促进,不但提高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爆炸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技术有很多优点,不受结构大型化、材质多样化的限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本文通过对XX厂大型常压槽罐焊缝采用爆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该技术;通过与其它热处理方法相比较,突出其特点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烟管与管板连接处环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文章基于ANSYS软件中的APDL语言、单元生死技术以及热-结构间接耦合法对烟管与管板焊接结构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结果表明:在焊缝区环向应力较大,容易造成焊缝环向开裂而失效;相邻焊缝的焊接对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大小与分布规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常规焊接会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换热器长期处于腐蚀性介质环境中,因此易产生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通过内孔焊接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这类腐蚀风险。以Q245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对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管壳式换热器内孔焊接的残余应力分布、设备变形情况,以及不同内孔焊结构残余应力和变形程度的差异,总结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深孔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全对接型接头的应力集中范围更小,设备应力分布更均匀、变形量较小,焊缝质量较高、承载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拉伸试验对304不锈钢管板进行结构强度测试,同时使用扫描电镜方法探析了钎焊接头的内部结构以及力学特征。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真空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及应力分布情况。研究后发现,管板连接处往往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管板连接处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炼油厂再生塔顶冷却器的管板和管束焊接处受到残余应力和H2S等共同作用,会导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针对这一现状,以管板和管束焊接处为研究对象,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法,对20#钢,Q345R钢,321不锈钢进行腐蚀试验研究,得出应力腐蚀特性。  相似文献   

20.
《聚酯工业》2017,(4):50-51
焊后热处理是目前压力容器行业中被各方都能接受的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针对这一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是否需要焊后热处理、爆炸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其他方式代替设备的整体热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