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机组经济性,采用"热重-红外光谱"的方法分析实际煤种的挥发分(CO)析出规律,研究磨煤机温度提升对煤粉着火能的影响,以验证磨煤机出口温度提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磨煤机出口温度提升后,磨煤机运行安全可靠,锅炉排烟温度下降,锅炉效率提高,发电标准煤耗降低约1.17 g/(k W·h),机组年节约费用约人民币128.2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可为同类型燃煤机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下对富动24煤进行分析,富动24煤的CO开始析出温度约为265℃,低于265℃时只析出H2O和CO2。结合热平衡计算,认为中速磨煤机磨制富动24煤时只要保证进口热风温度低于265℃,制粉系统可安全运行。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对温州电厂300 MW机组进行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试验,磨煤机出口温度由75℃升至95℃时,磨煤机进口热风温度升高到261.4℃,磨煤机出口煤粉气流中无CO存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二次风温度均有所下降,炉膛燃烧和运行参数变化不大,排烟温度降低7℃左右,锅炉效率提高0.37%,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1.17 g/(kW·h)。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典型混煤及印尼煤热重-红外特性、中速磨煤机内温度分布、可燃性气体析出及爆燃问题的基础上,对某1 000 MW机组成功实施了提升磨煤机进、出口气流温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于磨煤机及煤粉管道内的可燃性气体通常不会发生爆燃问题;一次热风在进入磨煤机研磨区域后迅速降低为接近磨煤机出口气流的温度;以热重着火温度与红外CO析出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磨煤机进口热风的理论控制温度暂时较为妥当;磨煤机的出口气流温度从75℃提升到96℃(三仓优混煤)、65℃提升到76℃(二仓稍低热值印尼煤)、66℃提升到79℃(一仓稍高热值印尼煤)时,排烟温度可以下降约6.3℃;现场试验时的磨煤机出口气流温度虽然都突破了原有规程的限值,但仍过于谨慎,在理论与实践中其出口温度均可以更高。  相似文献   

4.
在某电厂2号660 MW机组上进行了提高HP983磨煤机出口温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磨制多种烟煤及印尼煤时,煤粉气流中CO、CO2和O2的浓度,并比较了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前后磨煤机和锅炉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磨煤机磨制烟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82~100℃,磨煤机磨制印尼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75℃,可保证制粉系统及燃烧器喷口安全运行;随磨煤机出口温度升高,煤粉细度会略微变粗,NO排放值略有升高,磨煤机功率明显下降,机组运行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分析了磨煤机通风量、动态分离器转速和液压油加载力对磨煤机工作特性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了一次风量和磨煤机出口温度对排烟温度的影响.通过适当降低一次风量和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6.
某发电厂长期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运行,大幅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经济效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磨煤机爆燃问题威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该电厂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提高HP1003中速磨出口温度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了防爆治理措施,对同类型磨煤机提高出口温度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少峰 《浙江电力》2010,29(11):46-48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将直吹式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从75℃提高到95℃,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可为同类机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磨煤机运行参数直接影响着燃煤机组的运行安全和燃烧性能,实时在线监测磨煤机出口CO体积分数并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和赫里奥特(Herriott)多次反射池开展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法测量精度及检测限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1~10μL/L内CO测量值与配气值一致且检测限可低至5.2×10–3μL/L(300 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随后基于原理实验研制痕量CO体积分数在线测量系统,并结合烟气恒流稀释高保真预处理技术,将研制的痕量CO体积分数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火电机组磨煤机现场,采用多点轮测方式实现了单台火电机组5台磨煤机出口CO在线监测及安全预警。最后结合磨煤机出口温度等监测数据对一次风温进行调整,可在确保磨煤机安全运行基础上提高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锋  郭娟 《电力建设》2011,32(7):79-83
目前,直吹式制粉系统已经成为大型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探讨某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配套制粉系统的性能,对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特性、磨辊加载压力调整试验和磨煤机出力特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对影响磨煤机出力和单耗的因素如磨煤机出口温度﹑通风量﹑磨碗差压等也进行研究,得出该磨煤机的经济运行参数,可以在保证合适的煤粉细度和均匀指数的情况下,提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制粉系统单耗,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再热蒸汽温度直接影响电站的经济性。锅炉的煤质特性、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吹灰效果、主蒸汽温度和炉膛火焰中心高度等因素均对再热蒸汽温度的高低有较大影响。通过对一台 670 t/h锅炉优化运行方式的试验,系统地分析了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原因, 提出了机组的优化运行方式。试验发现: 选用灰分较高、低位发热量较低的煤种, 提高炉膛火焰中心、加大磨煤通风量, 以增加煤粉细度和提高一次风速, 并使上层燃烧器对应的磨煤机出力偏大一些, 优化吹灰方式等均可以提高再热蒸汽温度;当采取炉膛出口氧量维持在 3 10%以上、保证主蒸汽温度在 535℃以上和后屏出口蒸汽温度达到设计值等措施时再热蒸汽温度可以维持在 535℃左右。该试验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粉系统作为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探讨华能海门电厂2×1 036 MW机组的锅炉配套制粉系统的性能,对动态分离器转速特性、磨辊加载压力调整试验和磨谋机出力特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对影响磨煤机出力和单耗的因素如磨煤机出口温度、通风量、磨碗差压等也做了分析,得出该磨...  相似文献   

12.
锅炉发电厂磨煤机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普通存在一次风量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正常投入。针对神华九江公司1000 MW机组的一次风控制实际需求,研究基于一次风压双向智控的锅炉经济运行关键技术,适用于机组深度调峰及全负荷工况一次风优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在确保机组AGC及各磨煤机一次风量、风速及出口温度的前提下,提高各磨煤机热风门开度,减少一次风压力损失,有效降低了一次风机功耗和机组供电煤耗。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年来投运的部分超临界机组锅炉存在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的现象。对部分超临界机组锅炉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表明随锅炉压力与给水温度的提高,锅炉尾部需回收的热量受到制粉系统所需干燥热量的制约。采用热量与质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对燃用不同水分与挥发分的烟煤及贫煤的两台锅炉尾部热量与制粉干燥出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给水温度提高的条件下,磨煤机出口控制温度偏低、省煤器出口烟气与给水温差偏大等因素是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而省煤器出口水温的进一步提高则会加剧传热恶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影响锅炉制粉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问题,重点对磨煤机掺入冷风、煤粉细度动态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空预器换热面积和型式等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从而提升锅炉制粉系统运行的效率,为火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琦  孙文杰  杨宝宏  贾晖杰 《热力发电》2006,35(8):31-32,35
通过试验分析了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所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辅助风投运对锅炉排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锅炉运行期间只要磨煤机一次风管不堵管,就无需投入磨煤机辅助风,辅助风仅在启动前和停磨煤机后吹扫管道时投入即可。不投辅助风,锅炉效率可提高0.6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磨煤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口温度偏低且大幅波动的基本原因,通过对磨煤机冷、热一次风调节风门的改进以及风量的调整,从设备结构、控制参数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磨煤机运行参数的稳定性,并在改造后对锅炉燃烧工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锅炉运行中存在着排烟温度高、再热器事故喷水量大、热偏差大,水冷壁高温腐蚀等影响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诸多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增大磨煤机再循环管径、增大下层燃烧器二次风出口截面积和改进给粉机控制系统等技术改进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予以实施,通过冷热态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排烟温度降低20℃,再热器事故喷水量减低约15t/h。锅炉效率明显提高,炉膛出口热偏差减小53.29%,再热器调节受热面壁温下降34.13℃,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中速磨煤机入口调温冷风流量大且磨煤机出口风温受轴承许用温度限制无法提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热一次风掺混调整送粉温度的解决方案。利用商用EBSILON软件对该系统投运后掺混热风比例对磨煤机入口风温、调温冷风流量、锅炉排烟温度、磨煤机风环风速、磨煤机出口风速和掺混后粉管风速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磨煤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热一次风掺混调整送粉温度方案可大幅减少磨煤机入口调温冷风流量,从而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粉管温度和风速,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该模拟结果可为同类系统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波 《电工技术》2020,(19):100-102
为了降低NOx和CO排放量,某公司对63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的燃烧器进行了改造。主要针对改造后的燃煤机组进行优化,通过对运行氧量、配风方式、排烟温度、磨煤机组合等一系列锅炉侧的调整试验,得出了不同负荷下的最优运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煤种掺配、配风方式、消旋拉杆位置、运行氧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炉膛火焰温度、温度分布等优化调整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W型火焰锅炉燃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燃用无烟煤的机组R90明显偏高,是导致飞灰中碳质量分数偏高的重要原因;配风优化调整后,多处局部的CO体积分数由(3 000~5 000)×10-6降低至350×10-6以下,飞灰中碳质量分数降低,锅炉效率提高,NOx排放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燃用无烟煤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可在118℃安全稳定运行;消旋拉杆优化调整后,锅炉效率提高,过热器减温水可降低10 t/h以上,飞灰中碳质量分数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