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捷鹏  余治中 《炼铁》2011,30(3):36-39
阐述了高炉大型化以后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特点,总结了高炉大型化以后工艺及冶炼特点发生的变化和应对措施,认为原燃料采购与管理、生产与技术管理、设备采购与管理是大型高炉管理的关键,提出了大型高炉的事故预防与处理和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点检模式及故障处理方法难以做到事前有效预防、事后短时快速查找。因此,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最低的维护成本来预警防范设备故障,以及设备故障发生后能在众多的可能性中快速锁定故障点查出故障原因,是确保高炉高效稳顺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自动化L1与信息化L3有效结合起来,在高炉生产过程中高效预警防范设备故障,设备发生故障后快速锁定故障点查明故障原因已能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芜湖新兴铸管1号1280m3高炉首次采用砖壁合一的薄壁内衬结构。针对薄壁内衬高炉的技术特点,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重视上下部调剂、优化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完善冷却体系管理、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狠抓设备点检等措施,高炉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通过不断地摸索,在薄壁炉衬高炉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芜湖新兴铸管1号1280m~3高炉首次采用砖壁合一的薄壁内衬结构。针对薄壁内衬高炉的技术特点,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重视上下部调剂、优化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完善冷却体系管理、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狠抓设备点检等措施,高炉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通过不断地摸索,在薄壁炉衬高炉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9,(5)
川威两座1750m~3高炉长期冶炼钒钛矿,2013—2015年高炉长期陷入难行、悬料、炉况失常的被动局面,数月利用系数低于1.7。认为高炉要建立适合自己原燃料特点的工艺技术路线,以高炉稳定生产为中心,不断消除任何阻碍"高炉顺行"的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强化高炉操作管理、提高设备稳定运行率等措施,2016年高炉开始进入良性循环阶段,2018年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80,燃料比521.2kg/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韩亚非 《冶金动力》2010,(Z1):92-93
本钢5~#高炉煤气洗涤水处理系统,因高炉扩容,处理能力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悬浮物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解决了设备老化以及能耗大的问题,运行管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5,(3)
对韶钢7号高炉炉役后期操作维护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高炉本体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优化操作、维持高炉顺行、加强设备管理、加强炉缸维护、稳定炉体各段冷却设备冷却水量等措施,为高炉炉役后期的安全、稳定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肃冶金》2021,43(2)
高炉生产连续性非常强,它的稳定顺行离不开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设备故障和迅速处理故障显得尤为重要。炉顶节流阀作为高炉放料系统最关键的阀门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高炉的精准布料,进而对高炉生产造成影响。结合节流阀的控制原理,详述节流阀的故障分析及处理过程,为无料钟高炉炉顶设备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韶钢7号高炉(2 500 m3)在生产近8 a以后,炉体出现了炉缸侧壁温度升高、铜冷却板烧损、炉体涨高及炉皮开裂、冷却壁管头拉裂和烧损等现象,通过采取了优化操业、控制入炉有害元素、加强冷却设备管理、加强高炉炉缸维护等措施,改善了炉体状况,为高炉后期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周帅 《冶金与材料》2021,41(6):123-124
高炉炼铁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炉炼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钢铁生产工艺以及整个流程保障而言也具有其重要意义.由此,文中通过分析高炉炼铁设备常见故障内容,对其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了解到高炉炼铁设备一些常出现的故障因素,使用好新的故障排除方法,加强对于其转子不平衡、齿轮故障、滚动轴承故障分析.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筑建起新的故障诊断防控线,基于改造与提升技术完成钢铁企业生产内容的优化.通过不同设备故障诊断管理,实现钢铁企业工业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道林  黄峥嵘  何晓生 《炼铁》2006,25(1):39-42
对新钢公司8号高炉冷却设备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加强原料管理、改善操作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高炉冷却设备的破损。  相似文献   

12.
对酒钢1号高炉炉役后期的生产维护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加强护炉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强化炉体维护、控制适宜煤比和富氧量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炉效果,炉体冷却设备破损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炉底温度及炉缸水温差稳定,为高炉炉役后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对八钢新区A高炉风口破损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炉缸堆积是风口破损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进操作和强化管理等措施,风口烧坏得到控制,保证了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4.
马钢2500m^3高炉强化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欢 《炼铁》2000,19(5):1-5
马钢2500m^3高炉化强冶炼过程中,冷却设备破损加剧。通过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加强高炉操作的维护、降低生铁含硅量等措施,高炉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刘孝华 《重钢技术》2001,44(1):8-12,19
本文介绍重钢5高炉(1200m^3)新建竣工投产以来的生产概况和高炉炉役末期的生产及维护措施。5高炉在提高生铁产量、改善质量和降低消耗的同时,针对高炉炉役末期的设备状况,从稳定高炉顺行、加强护役末期的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生产及维护措施来确保高炉达到安全生产和延长炉役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天钢2000m3高炉由于原、燃料劣化,导致高炉稳定性变差,燃料比升高,也使有害元素增加,对高炉稳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通过采取清筛网以将小于5mm的粉末控制到最低、缩小矿批增加料速、布料调整矩阵以"保证中心,适当控制边缘为主"为原则、加长风口缩小风口面积、降低负荷、降低煤比和加强炉前管理等措施,达到炉况顺行,维持高强度冶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武钢6号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低耗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细化高炉操作管理、精料管理、炉型控制管理、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Si]控制水平、加强设备的点检和维护、规范炉前出渣出铁管理、做好高炉特护等措施,实现了炉役中后期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7,(1)
阐述了高炉操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认为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除炉料和设备正常外,工长的日常操作非常重要,工长是高炉操作的核心人物。工长要深入理解高炉操作"语言",如高炉冶炼过程的风量、风压、风温、顶温、顶压、料线,以及各部位的温度、压力等主要参数;要重点认识和掌握送风制度、煤气流分布的调剂和控制方法,以及高炉失常现象如管道等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我厂在进行冶金部点检定修制的试点工作中,运用以现代应用数学为基础的ABC分析法,将全厂生产设备划分为ABC三个等级,设备运行试行分类管理。取10~15%为A类设备,20%为B类设备,其余为C类设备。对A、B类设备实行岗位点检、维护点检和专业点检维修,对C类设备实行岗位维护点检和事后维修管理。1989~1991年,在高炉设备日益陈旧、老  相似文献   

20.
上料主皮带是高炉正常运行的主要设备之一,其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高炉的生产。以某钢铁厂1166m^3高炉主皮带设计为例,着重论述高炉主皮带设计中必须保证输送机运行可靠,控制操作方便的同时,需注意安全措施、备用、检修手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